土耳其威胁要退出,北约遇到硬茬子,搅翻全局

来源:汉唐智库 日期:2023-01-30

1月25日报道,土耳其政界人士宣称:

“由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事集团对土耳其进行“挑衅”,土耳其退出北约的目标可能会“在5到6个月内”实现。

随着矛盾的爆发,土耳其境内也出现了大规模的反北约运动。越来越多土耳其人认为,美国是一个奉行“最敌对和最具破坏性政策”的国家。与此同时,他们“对俄罗斯深表同情”。

土耳其国内反美反北约情绪的崛起,是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的强硬立场的必然产物。

埃尔多安的政治目标就是要成为伊斯兰世界的哈里发、天可汗、苏丹!

随着俄乌冲突的爆发,位于亚欧大陆桥地带的土耳其,国际地位和影响力随之飙升,值得玩味。

一年以来,土耳其抓住俄乌冲突的有利时机,力图在西方世界和俄罗斯之间以第三方身份扮演桥梁和斡旋者的角色。

更绝的是,土耳其在和俄罗斯密切沟通的同时,还和乌克兰进行武器贸易。俄乌双方谁也不愿和土耳其翻脸。令人拍案叫绝!

从国际局势的演变来看,土耳其似乎得到了命运的垂青,好事连连!

2023年1月15日,土耳其官方宣布,在接受瑞典加入北约方面取得进展是不可能的,直到斯德哥尔摩取缔在该国活动的库尔德分子。

瑞典和芬兰加入北约,需要每个加盟国批准。到目前为止,30个北约成员国中仅有只有匈牙利和土耳其尚未批准瑞典和芬兰的加入北约申请。

匈牙利目前的立场是亲俄,所以以拖待变来支持俄罗斯。

土耳其和瑞典、芬兰之间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这就导致瑞典和芬兰加入北约的钥匙就握在了土耳其手上。

这就给了土耳其从中渔利的机会!

1月24日,原定于2月举行的土耳其与瑞典、芬兰就两国入约的三方会议已被推迟。土方宣布无限期取消该会谈机制。

5月份,土耳其将面临大选,埃尔多安连任的手段就是对外强硬!比起欧猪各国领导人,作为一战后被解体的奥斯曼帝国继承人,埃尔多安做到这一步,已经足以赢得国民的尊敬!

乌克兰作为俄乌冲突当事方,领土被占领,人口被吞并,国土被打击,主权虚无化,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意义越来越淡化,成为美国直接控制的殖民地的迹象越来越明显。

欧盟各国作为俄乌冲突的实际参与方,受损最大。政治经济军事全面受挫,简直是一塌糊涂。

相比这些国家,土耳其得到了什么?

1、向乌克兰出售武器,使土耳其无人机一展英姿,打开了国际市场。

2、土耳其在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长袖善舞,不断斡旋,推进和谈,大幅提升了土耳其的国际影响力,改善了土耳其的国际形象。埃尔多安多次向俄罗斯发出停战和谈的呼吁,扮演了和平使者的形象,使美国北约无法攻击土耳其的立场。

3、2022年4月,土耳其宣布,土耳其对伊拉克北部的库尔德工人党武装分子展开了空中和地面打击。在美欧注意力被牵制在乌克兰的时机,出兵打击库尔德武装,还得到了俄罗斯的支持。战机把握能力当事一流!

目前,盘踞在伊拉克北部的库尔德武装遭遇灭顶之灾,困扰土耳其多年的分裂势力一蹶不振。美国丢掉了要挟土耳其的最关键的一个把柄。

4、与俄罗斯共同建设位于土耳其的俄罗斯天然气通道枢纽。

土耳其方面预计2023年开始运营俄罗斯天然气枢纽项目。

2022年9月,连接俄罗斯和欧盟的“北溪”管道遭到破坏。

10月,普京建议,俄罗斯可以通过土耳其向欧洲供气,并在该国建设欧洲最大天然气枢纽。埃尔多安同意在该国西北部色雷斯地区与俄罗斯共同建设一个国际天然气供气枢纽。

原来由“北溪”出口的天然气未来可能全部转由通过设在土耳其的天然气枢纽出口到欧盟。

土耳其借此可以成为新的能源供应中心。

5、远期目标,埃尔多安肯定是要借着欧洲动荡的机会,推进伊斯兰世界复苏。

目前,土耳其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亚欧大陆桥地区和伊斯兰世界,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1月21日,丹麦右翼政党“强硬路线”领导人拉斯穆斯·帕鲁丹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土耳其驻瑞典使馆附近,焚烧了一本《古兰经》。

与此同时,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还爆发了一场支持库尔德人、反对瑞典加入北约的抗议示威集会,发言者举着“我们都是库尔德工人党”字样的红色横幅,公开污辱埃尔多安!

    A+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