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电影春节档,意义非凡!
虽然围绕电影《满江红》,至今还有许多争议,但笔者今天的文章主题是回到民族英雄岳飞,以及那首《满江红·怒发冲冠》。
今天,关于“岳飞的《满江红》被人教版教材删除替换”的说法上了热搜。
全国老百姓最近都聚焦在岳飞的爱国精神传承问题上,所以都要求人教社的专家给个解释。
今天,负责教材审核的专家向全国网友做出了回应。
“人教版教材从没有删除或者替换过岳飞的《满江红》,真相是全国教材根本从没有收录过《满江红》”。
全国的七零后,八零后与九零后集体蒙圈了。
这是又一次经典的“集体记忆偏差”事件。几乎所有人,都记得自己在学生时代,背诵过《满江红》的全文,甚至还在考试时,做过相关试题。
今天,我们才确认,几十年来原来岳飞精神,以及《满江红》都是我们在课外读本,或者老一辈的“口口相传”中刻入脑海。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许多00后的年轻人与10后的孩子,对《满江红》十分陌生。
人教社教材审核的专家,接下来“两个问题的解释”更是刷新大家的三观。
第一个问题,是记者问:如果全国教材没有收录《满江红》,那么绝大多数人的集体记忆是如何形成的呢?
专家解释:综艺节目、影视、流行歌曲包括历史教材、思想品德教材里,或者个别地方教材以及拓展阅读里会出现这首《满江红·怒发冲冠》,所以大家觉得特别熟悉。
也就是“人教版教材应该做到的爱国主义传承使命”,居然是所有人通过“综艺节目和影视,流行歌曲”完成的。
接着,针对“全国统编教材删除岳飞《满江红》”的问题。
专家严肃回复:统编教材很严肃,根本不可能删除岳飞《满江红》,因为压根没有录入。希望网友不要将地方教材“短期录入《满江红》”的事,嫁接到全国统编教材上!
教育专家这逻辑,先是把我看乐了,然后是心寒。想深一层,才发现全国教材对待岳飞《满江红》的态度,给10后小孩子造成的危害,比去年的“毒教材”事件,大多了!
这帮教育专家理直气壮的辟谣“删除岳飞《满江红》”,理直气壮的说“从未收录《满江红》”。
他们压根没注意到全国人民关注“岳飞《满江红》”什么时候从课本消失,根本原因是绝大多数老百姓,都支持要把《满江红·怒发冲冠》选入教材。
过去几十年,教育专家没有选入岳飞的《满江红》,不是啥“值得骄傲的严肃事件”,这是爱国教育领域的大缺失,大溃败!
甚至对于中华民族史观,中华民族是非观都有极大地影响。
语文课本是否收录岳飞文章,是否宣传岳飞是民族英雄,真的会影响民族历史观和是非观么?
岳飞的《满江红》为什么没有录入语文课本。因为前几十年,包括到今天,还有人认为“如今金国土地,金国百姓都是当今民众的祖先”,因此歌颂岳飞为民族英雄,就是在“内部制造撕裂,制造民族矛盾。”
这一观点长期在民间流传,官方也一直是“回避态度”,导致“历史上抵抗外族侵略,如今外族土地和人口并入”,这英雄还算不算“民族英雄”,这是关乎中华文明历史观的“大是大非”问题。
笔者始终认为,历史人物算不算抵抗异族侵略的民族英雄,一定要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考量,还不能因为今天的“政治正确”需要,对历史进行粉饰。
岳飞作为民族英雄,爱国英雄传承,历史上的“外邦异族”是否介意呢?
实际上,南宋灭亡之后,无论是蒙古入侵中原,建立的元朝,还是满洲女真入关,建立的清朝,这些外族建立的政权,都不曾更改或者取缔岳飞民族英雄的定位。
特别是清朝,自己也是女真部落建立的国家,一直宣称继承曾经的女真人建立金朝的法统,被称为“后金政权”。
可是在大兴文字狱的大清朝,也不曾在任何一个时段将“歌颂岳飞,纪念岳飞”上升到反抗朝廷的程度。
人家满清这个女真后裔都不介意“歌颂岳飞影响民族团结”,我们有什么资格以今天的“政治正确”,去污染岳飞曾经的爱国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