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降息条件,已经极为充分,关键点提前到来

来源:A视野 日期:2023-12-18

用爱发电,才是人间真情

这次,北京重磅会议内容还是很有料的。

通稿提及“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过去的提法都是“与名义经济增速相匹配”。

这什么意思啊?

其实,“如何”可以做到货币投放量与经济增速达到匹配的水平?

按照经济学的常识,决定货币投放量与经济增速可以匹配的只有一个关键要素,那就是劳动生产率,也就是单位人工可以有多少产出。

如果劳动生产率无法提高,就尝试人为通过抽耳光实现“匹配”,那只会导致现有的经济效益折损更大,也就是堆砌更多的债务。

很明显,这几年就是这么一回事。

宏观举措是有一个陷阱的,长期目标不能用短期手段去实现,切记!!!

也不要说别的,就像美国现在想要搞死我们(长期目标),却出台了大量的短期极限施压举措,所以,就失败了。

显而易见,这次有形之手有点反省了,将这个策略变更了。

假设我们明年GDP定义为5%,CPI中枢定义为控制在2.5%左右,那么,货币投放量就要按照7.5%或略高的水平去定义投放。其实,有形之手就是这个意思。也就是说:加大放水力度。

聪明的朋友应该看出了,这是有形之手向实际基本面的一次重大妥协,就是认定原本强行要求货币投放量只看经济增速不具有可执行性,甚至还有风险。

当然,经过2023年这么多轮市场利率的下行,当前就算再降准,能够给予全社会融资成本下降的幅度还是很有限了。

这也就提示我们,真正要实现目标,降息已经是不可避免了。

其实,前段时间宣布CPI是负的,这就已经告诉我们,国内的宏观层面已经满足了降准的条件之一。

内需如此孱弱,再不去给点颜色看看,再不去放点水暖暖身子,怕是要凉凉啊。

所以,其实现在只看国内供需循环的角度,降息已经是刻不容缓了。

再来看美国的加息,目前整体态势越来越明朗了,就这样了,折腾不出什么了。这也就意味着,金融战再要拼命收割,美国自己也很难。

大家可以看看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和美债10年期收益率,如果是不断收窄的,那就说明人民币汇率进一步贬值的压力可控。这个时候,有形之手刺激国内的需求侧,是要少了很多担忧。

然而,即便如此,有形之手还是强调,不会水漫金山般的放水。

为何如此?为何一定要始终盯着银根?

次贷危机爆发后,我们当时的全民储蓄率(不是居民储蓄率)已经达到57%了。

有形之手一手的钞票啊,随便拉升基建、城市化、房地产,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但是,经过断断续续的刺激了10多年,现在我们的实际全民储蓄率还有多少呢?

关键是,本轮全球实体经济危机或许还有个10来年,甚至是15年。如果把全民储蓄率全部消耗完,那就是重大经济危机等着我们自己了。

事实上,这就是这几年放水很谨慎的根本原因。

伴随着老龄化趋势,我们的储蓄率只会越来越低。因为,花钱的人越来越多,赚钱的人越来越少,还有一大堆项目要烧钱去应付以便玩转大国博弈。

那么,钱岂能胡乱花?

现在很多基层早已受不了“过紧日子”,然而,这一切才是刚刚开始。

全民储蓄率的加速下行,比高龄少子化本身,更加严峻。中美脱钩,人家也不想让我们用他们的储蓄,而我们自己内部搞低端制造业这么多年积累的这点盈余,其实是不多的。特别是后面这么多退休人员,这就是现实情况。

不要忘记,很多人欢呼雀跃的过去20年繁荣周期,本质上:人口红利 = 人口高利贷。

现在,到了要买单的时候了!谁让我们都透支了?!

一边是短期已经有了降息的充分条件,一边是全民储蓄率的现实压力,怎么办?

宏观经济学之父凯恩斯说过:长期人都是要死的。

你明年资产价格要翻倍,但是,眼前就差1万元的现金流缺口要活不过去了。那么,先对付眼前的问题再说,哪怕要牺牲一点自己手里的资产。

经济史上,类似的长期目标和短期手段之间的严重错配,甚至是相互矛盾,比比皆是。

对于中国而言,眼前最关键的是产业升级成功,没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

要实现这点,在外需不行的情况下,大幅提振内需,为产业升级的大国重器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订单,就是必须做的事情。

其实,这点我们还是要学习美国。

美国2020年3月份实施0利率和国内超大规模的超额福利,难道他们不知道未来会有多痛苦吗?不可能!

那为何这么多精英的美国当时会这么选择?

先把眼前的困境对付过去,同时积极为将来转移国内的矛盾和压力做准备。

先让国内民生保障、居民家庭的资产财富效应等问题得到夯实,提振国内信心,修复购买力。

至于未来拔高的宏观杠杆率,完全可以利用我们正在推进的各种国际合作来想办法对冲。

为何我们现在要积极对外合作?因为,我们正在国际上跟美国抢全球经济势力版图。

冷战后,全球是美国一家独大,都是它的经济势力版图。

现在我们只要不断争取更多原本属于美国的全球经济势力版图,强化对这些地区的资源定价权和出口,甚至发掘他们成为对美的转口代加工出口基地,那么,我们还是有很多办法转嫁宏观杠杆率提高的风险。

对于一个赶超型后进国家而言,不管是产业升级、还是经济可持续性发展、还是严控宏观杠杆率、还是防风险,最终还是要引入外资、强化出口,而不是天天关起门来自己苦练葵花神功。

因此,先一波降息,先把经济救起来,才是关键的第一步。

未来的中国国运,一定是建立在全球化的中国,一个可以有能力重塑全球供应链体系的超级大国。

前提是,不能自己先倒在黎明前。

先来几波降息,先把大A拉起来,让居民家庭的财富效应可以放大,让大家有购买力,盘活内需。然后,等老美必然到来的新一轮金融风暴。

反正是拖时间比谁可以“剩者为王”,谁可以内部稳健的经济增长,谁才可以笑到最后。

所以,降息,2024年中国经济修复的关键。

    A+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