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牌汽车:翻开新中国汽车发展史的第一页(组图)

来源:网易  日期:2009-08-07

  

  
解放CA10 即我们俗称的老解放

  网易汽车特别报道 53年前,中国的第一辆汽车CA10诞生。现在,我们都亲切地称之为老解放,这辆诞生于第一汽车厂的4吨载货车不仅见证了新中国发展的历史,它的诞生结束了我国不能自己制造汽车的历史,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也从1956年7月14日开始记录。而由“解放”创造的历史,也是至今所被称道的,当时奔驰在马路上的汽车,每两辆就有一辆是解放牌。直至1986年停产,解放创造了1281502辆产量的历史,这个数字几乎是当时全国汽车产量的一半。
  老解放的历史与中国第一汽车厂的诞生紧密相连。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一直没有自己的汽车。当时连国家元首所乘坐的专车都是来自苏联,其余部分来自解放前缴获的军车。
  新中国成立之后,1949年12月,毛主席前往苏联访问,在参观斯大林汽车厂时,毛主席对随行的同志说:我们也要有这样的工厂。
  1950年2月14日,中苏两国签订了《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敲定了一批苏联援助中国建设的重点项目。1950年为第一批,共50批,其中包括建设汽车厂项目。随后,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建设列入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2年7月,中央正式决定成立汽车工业工厂,代号为652厂。同年末,中央任命饶斌为厂长,郭力、孟少农为副厂长。也正是这一年,国家也批准了一汽年产3万辆4吨卡车的设计书。1953年6月,毛泽东主席亲自签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力争三年建设长春汽车厂的指示》,并为一汽奠基题词:“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十一个大字。1953年7月15日,一汽举行了隆重的奠基典礼,万名建设者汇聚在会场上,由六名年青的共产党员抬着刻有毛主席题词的汉白玉基石进入会场,伴随轰鸣的推土机马达声,埋下了中国汽车工业的第一块基石。在长春孟家屯这块曾是日军“100部队”细菌工厂废墟上,一场规模空前宏大的建设工程迅速展开。
  1955年,土建工程基本竣工后,安装工程也基本完成,而关于汽车厂的命名也曾有过争议。当初苏联方面要定汽车厂的名字,有人提议叫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长春汽车厂等等,后来请示了一机部部长黄敬,他说还是叫第一汽车制造厂吧。
  

  
“解放”二字是毛主席为《解放日报》题字的手写体

  确立汽车厂的名字之后,第一辆汽车的名字也应势而出。1953年下半年,援建一汽的苏联莫斯科斯大林汽车厂提出为新车命名问题,由孟少农转告到国内,当时的一汽厂务会多次研究,一机部也多次开会研究,并搞了征集活动,最终是如何确定为“解放”的车名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由段君毅将讨论和征集的若干名称向毛主席作了汇报,毛主席给新车起了个名字叫“解放”,另一种说法是段君毅在-局会议上提到这件事,朱老总说,我们的部队叫解放军,汽车也叫“解放”吧,毛主席表示赞同,确定新车就叫解放牌。无论是哪种说法,都可以确定最先生产的国产汽车,是由毛主席亲自命名的。尔后,就用毛主席为《解放日报》题字的“解放”二字的手写体,由苏联莫斯科斯大林汽车厂放大后,刻写到汽车车头第一套模子上。这是一汽人的骄傲,也是一汽人的特有的殊荣。因为由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为一种产品命名,这也是绝无仅有的。
  

  
一汽集团存留的第一辆解放牌卡车下线的图片

  1956年7月一汽正式建成投产,7月13日,在长春一汽崭新的总装线上,第一辆解放牌汽车试制成功。7月14日,当装配出的第一批12辆4吨解放牌汽车在欢声笑语和雷鸣般的掌声中徐徐驶出装配线。这标志着第一汽车制造厂的三年建厂目标如期达到,从此结束了中国不能批量制造汽车的历史。
  12辆报喜车绕厂一周后,浩浩荡荡驶向市区。驾驶第一辆国产汽车的老师傅马国范非常激动,女司机王立忠更是引来人们羡慕的目光。此后,第一批下线的解放牌卡车,还参加了1956年的国庆阅兵式,之后一部分汽车在天安门被展出,无数群众争相目睹国产汽车。
  

  
毛主席亲自到一汽厂视察解放生产情况

  CA10型是以苏联莫斯科斯大林汽车厂出产的吉斯150型载重汽车为蓝本制造的。而吉斯-150是苏联1943年接受美国的技术转让,仿制美国的斯蒂倍克-US6卡车。一汽建厂初期生产的解放牌汽车的型号是CA10型,包括CA10、 CA10B、CA10C等型号。这个名字也有来历。据权威人士孟少农说:“当初苏联方面要定汽车厂的名字,有人建议叫中国第一汽车厂、长春汽车厂等,后来请示了黄敬,他说还是叫第一汽车制造厂吧。工厂代号苏联定的是A3-1,我们认为应该有一个我们自己的简单代号,于是就提出来CA,A是第一的意思,C既有长春的意思,也有中国的意思。当时后者是主要的。”
  

  
CA10的参考车型:吉斯150

  从吨位上看,解放卡车属于中型载货车。它决定了以后近三十年中国卡车的发展方向。解放 CA10采用后桥驱动,空车重3900公斤,直列水冷6缸四冲程汽油发动机,最大功率71KW,最大速度为每小时75公里,载重量为4吨,可拖带4.5吨重挂车,每百公里耗油29升。以后又生产改进的CA15型,包括CA15K,CA15J等,外形与CA10相似,载重量为5吨,发动机功率85千瓦,最高车速80千米/小时。
  整车结构较之苏联1955年以前生产的汽车做了部分改进。这种汽车具有发动机开动后均匀性好、刹车系统安全可靠、结构坚固、使用寿命长等特点,更适合我国大规模建设和原材料、燃料供应情况及公路、桥梁负荷等条件。还可以根据需要把它改装成为各种用途的汽车,如公共汽车、加油汽车、运水汽车、倾卸汽车、起重汽车、工程汽车、冷藏汽车和闭式车厢载重汽车等。
  1958年以后,一汽还生产了13万辆基于老解放改型的军用高栏板汽车和8.44万辆三轴越野汽车。后来,CA30以及CA30A星军用越野车的生产也缓解了20世纪60年代中期重型大炮和导弹对运输汽车的急需。这批军用越野车,在抗美援越的战中以及后来参加“两弹一星”发射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后来,老解放广为人知的一个标志是在1953年版的壹分纸币上,正面主景图案为一辆满载货物的卡车,这个卡车就是CA10。这辆卡车就是国人早已熟悉的国产解放牌汽车。
  

  
1953年版本的壹分纸币

  1957年第二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上,约旦商人毕特先生购买了三辆解放牌汽车,这是解放牌汽车第一次出口。解放牌汽车还曾大量出口到阿尔巴尼亚等很多国家。解放牌汽车的“身影”还出现在了阿尔巴尼亚流通纸币的图案中。阿尔巴尼亚1964和 1976年版面值5列克流通纸币,背面图案则均为疾驰在大桥上的列车和满载货物行驶在公路上的老式解放牌汽车。
  

  
解放牌汽车身影还出现在阿尔巴尼亚流通货币的图案上

  

  
关于老解放的回忆至今依然记忆犹新

  解放牌汽车的问世,改变了中国城乡交通和公路运输的落后面貌。50年代初期,全国仅有6万多辆民用进口的老旧汽车跑客货运输,解放的出世改变了这种情况,成为城乡交通和公路运输的主力军。解放牌汽车结构坚固,使用寿命长,跑遍了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甚至登上了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
  从1956年7月13日开始,老款解放车一生产就是30年,它实在太老了。到1980年,在长春市郊的荒地里,上万辆滞销的“解放”排成长龙。1986年9月29日,第1281502辆“解放”牌卡车,开下了一汽的总装配线,生产了整整30年的“老解放”最终停产。
老解放:─代国人的怀旧情结
  

  
第一批CA10下线的司机之一:于风年

  第一辆解放的诞生,不仅对于一汽有重要的历史,12辆汽车的下线,意味一汽3年建厂的目标如期达成。它背后更大的意义在于这12辆汽车的诞生结束了我国没有自己生产汽车的历史,中国汽车工业历史的开端也由此拉开了序幕。
  采访对象:于风年,第一汽车制造厂首批司机,首批12辆解放牌载货汽车下线仪式的司机之一。
  【解放CA10型4吨载货车1956年7月14日8时,从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总装线上开出 12辆解放牌CA10型4吨载货汽车,这是新中国生产的第一批国产汽车。这标志着解放牌汽车试生产的成功和一汽的建成。解放CA10的原型是前苏联吉斯 150。解放CA10成为几十年来中国汽车工业的代名词。】
  

  

  网易汽车:是在什么情况下选中您作为首批下线的解放车司机?
  于风年:当时厂里很重视这个事情,一定要选最好的同志参加。于是就在厂里下面各个部门选,都是当时大家都公认的比较好的同志,算是先进的同志才被选中。我当时差不多有4年的驾龄吧,我52年在哈尔滨学的开车,我想这也是其中一个原因吧。当时选中的一共是12位同志,有两个女同志,我是男同志当中最小的,所以下线的时候,我是开最后一辆车,两位女同志在我们的前面。
  网易汽车:当时您在厂里也是天天去看老解放生产过程吗?
  于风年:是啊,那个时候大家都很关注的。毕竟是我们国家自己制造的第一辆车。我就是为了看我们自己生产汽车才到长春来的。原来我在哈尔滨汽车学校学汽修,有一天我看到报纸上说长春要建我们自己的汽车厂,将要生产我们自己的汽车了。我就想,我一定要去,我要看看我们自己生产汽车是怎么回事,所以我就来了。
  那个时候生产解放的时候,厂里的同志都很关注,天天去看,看到底生产到那个环节了,现在是一个什么样子了,什么时候能生产出来,大家都是很盼望的心情。
  网易汽车:在开老解放之前,您开的是什么车?开起来的感觉和后来开老解放有什么不同?
  于风年:我学车的时候开的是雪弗兰的卡车,那个车不是汽油也不柴油的,是烧煤的。后来到汽车厂之后开的是美国的大蒙天,那个车是没有一个完整的驾驶室,它没有顶盖,就是一个雨蓬。你想想东北冬天多冷啊,就一个雨蓬冬天特别难受。我那个时候冬天都是要穿皮衣皮裤,还带着皮帽,裹得严严实实得,可也还是冷。可我们的老解放是有完整的驾驶室的,我后来开解放的时候就没有再穿过厚的皮衣皮裤。
  另外,从驾驶的感觉来说。原来国外的那些卡车我感觉开起来比较费劲,你就总觉得换档特别不顺。但是老解放我开起来就觉得和国外的车大不一样,很多方面都很自如,像换档,一下就换过去了,很轻松。我觉得这也说明当时老解放设计的时候是根据国情根据我们的实际去制造的,这也是为什么后来老解放能够盛行那么久。
  【当时有一首歌《老司机》,描述的就是老解放下线时,当时司机师傅们的兴奋心情。歌中唱到:五十岁的老司机我笑脸扬,拉起了手风琴我唠唠家常,想到年我十八岁学会了开汽车,摆弄那外国车我是个老内行,可就是没见过中国车啥模样,盼星星盼月亮,盼到了国产汽车真就出了厂呦呵呵......”】
  

  
第一批CA10下线时,工人们争先恐后来一睹芳容

  网易汽车:和我们说说当时您开着老解放去报捷的情况?
  于风年:说起那一天真的是相当兴奋啊。我们很早就做好准备了,之前也没有经过培训或是先开一会,我们就到厂房去,把这12辆车从线上开下来。先是在厂里绕了一周,那个时候真的是自豪激动啊。我们好多同志都穿得整整齐齐的,有些结了婚的同志把自己结婚时穿得那套礼服都穿起来了。
  后来我们就开到市里去报捷了,我也很纳闷,当时也没有什么宣传,为什么街上有那么多人。街上到处是红旗招展,锣鼓喧天。成千上万的人站在道路两旁,都要看看国产汽车的风采。有些人往车队抛各种颜色的纸花,没有纸花的就拿高梁、苞米、谷子往车上抛。我当时还奇怪呢,怎么开着开着车上多了那么多的高梁谷子,仔细一看才知道,那些农民很激动,也没有什么可表示的,抛粮食就是他们的一种表示。
  后来开到在市政府门前,路被人都堵住了,连一道缝都没有,汽车走不了啦,只能在维持秩序的同志指挥下,用最慢的速度前行。许多人都想坐到车上去,有的人站在脚踏板上,有的人坐在翼子板上,就连前保险杠上也坐满了人。我记得当时我前面开车的是王立忠,一位女同志。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非要坐一下我们的汽车。她就坐在了王立忠开的那个车上,坐在那个踏板的位置上,这是很危险的。我们怎么劝她也不下来。后来没办法,只能让汽车停下来让她坐一会儿后,她高兴地说,我可坐上咱们国家自己制造的汽车了,活得真值个儿。
  当时我的车上坐的是工程师代表,我记得当时他们也很感慨,说我们早就看到了汽车,也学习了怎样制造汽车,但是过去只能修配汽车,直到解放后建设汽车厂,我们才找到归宿。
  后来大家还凑齐一幅对联:“举国翘盼尽早建成汽车厂,万人空巷人民争看解放牌。”
  网易汽车:当时您的心情如何?
  于风年:后来有一首歌不是叫做《老司机》吗?我觉得那个歌就很能表达当时的心情,真的就是盼星星盼月亮得希望能够开上我们自己的汽车。我开上了,就是想一直开下去。
  那首歌怎么来的呢?也是有故事的。那个时候,我们的一位同志马国范老师傅为开第一辆国产车又剃头又刮脸,他表露出的幸福心情被同行刘义注意到了,他把这件事情告诉他搞文艺工作的哥哥,他哥哥刘忠听后也激动不已,就编了一首歌词《老司机》,请作曲家先程谱了曲。就是这么来得,说得就是我们这些老司机的心情。
  【CA10型是以苏联莫斯科斯大林汽车厂出产的吉斯150型载重汽车为蓝本制造的。空车重 3900公斤,装有90匹马力、四行程六缸发动机,最大速度为每小时65公里,载重量为4吨,最大功率为71。整车结构较之苏联1955年以前生产的汽车做了部分改进。在后续的发展中,一汽根据需要把它改装成为各种用途的汽车,如公共汽车、加油汽车、运水汽车、倾卸汽车、起重汽车、工程汽车、冷藏汽车和闭式车厢载重汽车等。】
  

  
一汽后来推出的限量版CA10原车模型

  

  
后来根据CA10改型的洒水车

  网易汽车:老解放批量生产之后,您依然作为开解放的司机,那个时候开老解放和第一次开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于风年:还是很高兴的,但是具体的表现还是不同。第一次开是兴奋激动,后来我们知道这辆车的诞生不容易,工作起来更加有劲。
  我们每天早上5点起来,尤其是冬天,因为冷,我们要早早的去把汽车发动。你要用火把发动机烤热了,汽油车要把机油烤化了,柴油车要把柴油烤化了,齿轮油什么的都把它烤化了之后,才能发动车。发动着了再去吃饭,然后8点就开始工作。每天都是如此。晚上回来之后,把它擦好,整理好,驾驶席什么的都收拾的干干净净再回去休息。
  那个时候我们开车都很谨慎的,很心疼车。按道理卡车是很耐躁的,而且那个时候国内的路面情况也不好,没有太多的好路,可是我们还都是能挑好路走就挑好路,能避开一个坑就避开。大家都是这样的,很爱护这款车。
  

  

  
后人对于老解放的记忆还有一部分集中在雷锋和老解放的故事

  网易汽车:老解放的质量怎么样?
  于风年:我觉得很好啊。从我开老解放开始,到我1994年退休,在我印象中这个车没有坏过。我们当时用它来运输机床、设备,每天都来回跑。后来还从长春把解放开到海南岛去,给他们送车,一路上都没有坏过。我觉得质量非常好。
  我后来还开过沃尔沃卡车,也到他们瑞典的工厂去看过。我们国家的汽车工业发展比国外晚很多,条件也很艰苦,但是以我开的感觉来说,老解放和当时的沃尔沃卡车是差不多的。
  编辑后记:
  对于开老解放的历史,于老记得比谁都清楚。和他交谈的时候,你能感觉到他想用尽所有他能想到的词语去形容当时的心情。尽管于老并不知道生产的细节,但作为老解放的司机,他对解放的感情一点也不亚于当初生产解放的工程师们,因为他们是最直接的体验者。据于老说,他是那12个司机中最小的一个,其他的师傅很多都不在了,有些已经病重。对于他们而言,开第一辆解放的经历是终身受用的,因为这个第一次,让他们的名字和共和国汽车历史的开端写在了一起。
    A+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