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奇闻:成都人看电影需冒生命危险政府派兵保护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日期:2017-01-25

1996年拆除重建前的青年宫电影院,是成都最早的电影院 资料图

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杜江茜、罗田怡,原题:民国年间成都电影院:被扔手榴弹带枪大兵保护

地理坐标

青年宫电影院,位于春熙路城守街49号。其前身新明电影院创立于1924年,是成都第一家电影院。2005年3月,这个地标建筑为配合春熙路改造拆除。2014年,青年宫电影院以新的形式在原址重新亮相。

城市如同一个手掌,布满大街小巷的掌纹。在大多数老成都人心中,春熙路城守街的青年宫电影院,是记忆中最深的纹路。冬日蓉城,站在城守路88号楼下,鳞次栉比的高楼中,今年93岁“高龄”的青年宫电影院变身“青年V幕”,依旧保存着这座城市的光影印记。

64岁的陈万萍至今珍藏着两张旧电影票。粉红的票面有虫蛀的小孔,仅有两张邮票大小的电影票上有青年宫电影院的标记。这是她和老伴第一次约会的纪念,看的是《卖花姑娘》。陈万萍他们那时候,确定恋爱关系的仪式,就是去看一场电影。

时光回溯到民国时期。翻开厚厚的《成都电影志》,里面如是记载:“青年宫电影院前身是新明电影院,修建于1924年。在20世纪30年代,成都四大电影院是新明、智育、昌宜、大光明。”四家电影院中,最早成立的是新明电影院,新中国成立后改为青年宫电影院。

这里的银幕曾经上演历史风云、人间世相;这座影院,也历经近百年沧桑,它前世今生的故事也如一部电影般精彩流传。

前世

成都第一家电影院

看美国片先放中文梗概

民国初年,时髦的成都人已经能被惊险诙谐的美国影片逗得惊呼大笑了,尽管,那可是没有翻译配音的原片。

当时的观众怎么看得懂呢?资料记载,在当时,电影院雇请翻译人员先将影片主要故事情节用中文字幕放出来,然后开始放正片。“那就是看稀奇呀。”在90后小姑娘周林看来,这样先看剧情大概,再跟着画面走的观影模式,简直就让人忍俊不禁。

可不就是看稀奇吗?要知道,在1921年前,成都人还不知道电影为何物,直到在法国通过勤工俭学,学会电影放映技术的吴铁生来到成都,他和季叔平、张镜清等人集资,租用春熙路北段锦华馆毗邻的基督教青年会体育室作放映场所,成都人终一睹电影芳容。

最初放映的是《卓别林》式的无声影片,上世纪30年代后期才开始放映有声片。《成都电影志》中记载,1924年4月,经过一番筹备,新明电影院正式开业。当时报纸广告有“蓉市创始第一家”之称。但是没过多久,房东青年会要收回场地,为此,双方还展开长达数年诉讼,最终以青年会补偿银元5000元而告终。1936年5月22日,新建的新明电影院在城守街49号重新建成开业。

    A+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