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推陈出新
2011年,美国航天活动总体讲比较顺利,发射了不少新型人造地球卫星。美国航天飞机进行了最后3次发射后全部退役,“国际空间站”也基本建成。美国 “信使”号和“黎明”号探测器分别进入水星和灶神星轨道,顺利发射“朱诺”、“圣杯”和“火星科学实验室”探测器,并把第2架X-37B轨道试验飞行器送入轨道。
俄罗斯 “联盟”火箭。
航天飞机作为人类有史以来制造的最复杂的工业产品,是人类太空梦想的集中体现,它的退役是一个时代的终结。7月8日,“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为“国际空间站”运送一年的给养和大量零备件。14天后,“阿特兰蒂斯”号安全着陆,随后退役,被送到美国佛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的游客中心展出。自此,美国所有航天飞机全部退役。
在空间探测领域,美国依然保持着其长久以来的领先地位。3月17日,美国“信使”号水星探测器成功进入水星轨道,从而成为世界上第1颗水星探测卫星,开始对水星进行为期1年的科学考察。7月15日,首个采用离子推进技术完成实用型科学探测任务的美国“黎明”号小行星探测器进入灶神星小
行星轨道,成为首个对火星和木星之间小行星带中的小行星进行探测的空间探测器。11月26日,美国发射了“火星科学实验室”,它所携带的美国第3代火星车“好奇”号将于2012年8月采用“空中起重机”技术在火星表面着陆,“好奇”号采用核能驱动,可大大增加的行程和使用寿命。
另外,2011年,美国先后发射了多颗军用卫星,包括首颗“天基红外系统”地球静止轨道卫星、首颗“作战快速响应太空”卫星和“战术卫星-4”试验通信卫星等。
虽然美国在航天领域的领先地位无人撼动,但目前美国最大的软肋是航天飞机退役导致的天地往返运输器的“断档”,所以研制新一代载人飞船是美国的当务之急。
俄罗斯:失败连连
2011年,俄罗斯航天活动遭受严重打击,多次发射失败。2月1日,俄罗斯用“隆声”号火箭发射“地球-IK-2”军民两用测量卫星时失败。8月18 日,俄罗斯用“质子-M”火箭发射“快讯-AM4”新型通信卫星时失败。12月23日,俄罗斯用“联盟-2.1b”火箭发射“子午线-5”时失败。
在美国航天飞机退役后,俄罗斯货运飞船成为往返国际空间站的主要交通工具。8月24日,俄罗斯“联盟-U”火箭在发射“进步M-12M”货运飞船时,由于火箭燃气输送管路堵塞而未能进入预定轨道,这也是该火箭在30年发射史上第一次出现失败,这使国际空间站原定的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发射计划被迫推迟。
此外,俄罗斯在11月发射载有我国首颗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的俄罗斯“火卫一-土壤”探测器。但由于“火卫一-土壤”升空后出现故障,未能按计划实现变轨进入地火转移轨道,并有可能在2012年1月左右坠入地球。
俄罗斯航天在2011年的发射次数虽然仍居世界第一,但多次出现发射失败,这对俄罗斯航天业是个沉重打击,对2012年的发射计划也会产生巨大影响。另外,创新不足使得俄罗斯后劲不足,“光吃老本”是不行的。俄罗斯方面表示,今后将把重点由载人航天转移到人造地球卫星方面来,以获取更多的经济收入。
欧洲:平淡无奇
2011年,欧洲没有影响较大的新型航天器入轨,但所有发射都取得成功,唯一的亮点可能要算首批2颗“伽利略-在轨验证”卫星入轨。
10月21日,欧洲首批2颗“伽利略-在轨验证”卫星由俄罗斯“联盟-2.1b”火箭发射,拉开了正式建造“伽利略”全球导航卫星星座的序幕。伽利略定位系统(Galileo)有“欧洲版GPS”之称,也是继美国现有的“全球定位系统” (GPS) 、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及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外,第四个可供民用的定位系统,预计会于2014年开始运作并在2019年完工。
一直以来,欧洲在人造卫星方面强调独立自主,但在载人航天方面还是以国际合作为主,而在空间探测近年没有大的举措。
“好奇”号火星车。
中国:大放异彩
2011年,“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圆满完成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使中国成为世界第3个完全独立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中国航天在 2011年的发射次数多达19次,居世界第2,首次以“在轨交付”的方式向亚洲用户出口卫星。另外,“嫦娥二号”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从月球轨道出发,进入距离地球约150万千米远的拉格朗日2点环绕轨道,这对促进我国空间探测技术发展意义重大。
2011年,我国最重要、最复杂、影响最大的航天活动是实施首次难度极大的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它对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建造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9 月29日,我国先发射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它是我国研制的一种全新的载人航天器。11月1日,我国又发射了“神舟八号”飞船。11月3日,“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圆满实现了我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使我国成为世界第3个完全独立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为以后建造空间站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