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苏战争电影漫谈(第四章)

来源:疯狂俄语 日期:2009-03-24

第四章 (1970--1990) 七十年代初苏联“第三代”战争题材影片的出现;七、八十年代繁荣多样的苏联战争电影

60年代末70年代初,苏联的军事题材文艺创作进入了新的阶段。始于60年代中后期的战争文学“第三浪潮”方兴未艾,文学界出现了一系列新气象:一些专写战争题材的新作家跃入文坛,包括很多在战争中经受洗礼的“前线一代”作家以及在战争中度过童年的青年作家;战争小说的体裁种类多样化,长篇中篇短篇齐头并进,视野广阔的史诗性“全景战争”小说与细致入微描摹局部战斗的“战壕真实”小说各显特色各有千秋,纪实文学、战地书信体小说等体裁也风靡一时;作品的空间领域进一步扩大,前方后方,将帅与士兵,军人与平民,妇女与儿童都成为战争文学作品描写的对象;作品立意有所深化,把战争环境下个人与集体、职责与自由、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对立问题尖锐地摆在每一个人面前,剖析人在战争中经受的道德考验。

文学创作的新思路直接影响着电影创作,反过来电影艺术也对文学也有一定的影响,二者基本保持同步发展的趋势。1972年,苏共中央重新思考了有关电影事业的政策,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发展苏联电影事业的措施”的决议。

在上述背景下,苏联电影迎来了又一个繁荣时期,这一时期被称作“相对稳定和继续繁荣发展时期”,许多过去争论不休的问题日益明确、渐渐平息,不同的风格样式不仅有权利共生共存,而且出现了互相融合、互相渗透的趋势。这一时期苏联电影的美学特征是:1.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理解为自身也在变化发展的“历史的开放的体系”;2.力求克服五六十年代出现的某些偏向,既反对“粉饰”,又反对“抹黑”、反对“非英雄化”,重新提出要塑造英雄人物形象,这种新时期的正面人物不仅要有对共产主义的忠诚、大公无私和坚持不懈的斗争精神,而且还具有高度的文化素养和丰富的内心世界,“人性的魅力”成为构成正面人物的要素之一;3.题材的开掘更广阔更深入,不仅要表现重大的事件和人物的行动,而且要深入到人的思想感情领域,要窥测到人的心灵深处最细微的活动;4.风格样式和表现手段进一步走向多样化,尤其是纪录美学思想的流行,使传统的、严谨的封闭式结构大多被多线索、多层次、多角度的开放式结构所替代,直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传统的情节结构才开始复兴。

在内容上,七十、八十年代的苏联电影作品可以分为四大题材:战争题材,政治思想题材,生产建设题材,道德生活题材。

战争题材电影创作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70年代,苏联电影理论界提出了“第三代战争题材影片”这一概念。1970-1972年问世的《解放》,1972年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1973年的《只有老兵去战斗》以及《他们为祖国而战》等影片都是第三代战争题材电影的早期代表作品。所谓“第三代”战争题材影片是相对于“卫国战争期间及战后初期的苏联战争电影”、“解冻时期的苏联电影新浪潮”这两个阶段而言的,它没有一个准确的范围或定义,它的特征恰恰是作品的多样性:不仅是主题范围的拓展(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并且在阐释主题的具体艺术手法(摄影、剪辑、配乐、表演等等)方面也都达到了新的高度。第三代战争题材影片的繁荣兴盛从70年代初一直持续到80年代中叶。

我们不妨把这一时期的苏联战争电影作品作如下分类(注:这种远非严谨的分类仅仅是为了叙述的便利,而不是参照好莱坞“类型电影”的商品分类模式):

“全景战争”电影,“战壕真实”电影,妇女与战争,儿童与战争。

(一)全景战争电影:

“全景”本身是一个电影术语,然而“全景战争”却首先是一个苏联战争文学的概念。苏联文学界把描写从统帅部的决策到前后方各条战线战斗活动的视野广阔的史诗性小说称作“全景战争小说”,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是人物众多,空间范围广阔,时间跨度长,情节线索纷繁。

同样,“全景战争”电影作品也具有上述所有特征。苏联“全景战争”电影作品具有强烈的历史纪念意义,从规模和成就上看,全景战争电影与战争期间的“战斗电影”及战后初年的“纪念碑”式电影相比有着历史性的飞跃。我们不妨把气势宏大的全景战争影片比作“战争纪念碑综合体”──它们对于苏联人民的意义决不逊色于耸立在斯大林格勒或者布列斯特要塞的气势磅礴的卫国战争“纪念碑建筑雕塑综合体”。全景战争影片的出现还有一个外部原因:60至70年代,英美等国拍摄了一系列战争巨片,如《最长的一天》(1962)、《巴顿将军》(1970)、《遥远的桥》(1977)等,这些影片成功地表现了美英等国盟军部队在二战中的战斗业绩;作为回应,苏联政府要求电影工作者用本国电影作品“宣传武装力量的战斗传统”,展示苏联红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决定性作用,在人民群众中宣传英雄主义、爱国主义精神。《解放》、《围困》、《莫斯科保卫战》等一系列场面宏伟的全景战争史诗电影由此应运而生。

《解放》 1972年,莫斯科电影制片厂耗时4年拍摄的5集战争巨片《解放》宣告完成。每一集的片名分别为:《弧形火力网》、《突围》、《主攻方向》、《巴尔干人》、《柏林战役》。影片的时间跨度从1943年夏天一直到1945年5月:从苏联红军转入反攻的库斯克战役开始,随后是红军强渡第聂伯河,解放基辅,收复白俄罗斯,挺进东欧,解放波兰等东欧国家,直至最后攻克柏林。影片编剧之一、作家尤里.邦达列夫认为影片“有些近似以资料和真实事件为基础的编年史,它描写历史人物,描写广阔的战争背景,从士兵的战壕到统帅部的大本营...人物众多,时间跨度很大”。导演尤里.奥泽洛夫则强调《解放》是一部政治电影。一方面,影片力图表现两种体系白热化斗争的不可调和性,努力突出苏联红军的伟大历史使命--把人民从法西斯奴役下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尽管主要内容写的是解放、是胜利,但影片结束时银幕上出现了一行发人深省的文字:“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接着是各参战国在战争中的死亡人数,有苏联,波兰,南斯拉夫,有英国,美国,也有德国...这使得影片的政治思考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战争对于全人类而言永远是一出悲剧。

《解放》摒弃了赫鲁晓夫时期所流行的一种观念:“红军战士在战场上战斗的动机仅仅是为了保全自己的生命,英雄主义的源泉不是人的思想境界精神意志,而是人的求生本能--‘想活'”。《解放》不是这样认为的,《解放》奏响的是英雄主义赞歌,影片通过茨维塔耶夫、鲁金、雅采夫、扎依采夫、马克西莫夫等人牺牲时的不同描写,强调了红军军人的职责和尊严,歌颂了他们为国捐躯的牺牲精神。此外,《解放》使得最高统帅斯大林的形象重新出现在苏联战争电影中,他的军事才华和历史功绩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肯定。《解放》塑造了交战各方上至统帅部、下至普通战士的为数众多的人物形象,激烈的战斗场面、微妙的外交谈判、惊险的情报斗争、战壕的日常生活,还有那连天的炮火和坦克铁甲的滚滚洪流.....所有这一切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全景战争历史画卷。《解放》是苏联电影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围困》 《围困》是70年代一部颇有影响的战争电影作品,根据作家亚历山大.恰科夫斯基五卷同名长篇小说改编。影片描绘的是伟大卫国战争期间列宁格勒遭受德寇围困的九百天,列宁格勒军民克服种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困难--饥饿,轰炸,疾病,寒冷--保卫了这座“英雄城”并最终打破了德寇的围困。影片以雄浑有力的笔触描绘了这场世界历史上罕见的侵略与反侵略的围城战争。除着重描写列宁格勒被围-死守-打破包围的整个过程外,影片还涉及了同一时期与此相关的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大血战等重大历史事件。

电影《围困》的主题音乐是悲壮的--那是音乐家季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在围城期间创作的《第七交响乐-列宁格勒》,作曲家把交响曲“献给我们的反法西斯战斗,献给我们未来的胜利,献给我出生的城市”。《围困》本身也是一部交响乐,是悲怆,也是英雄,它永远鼓舞着所有那些把自由看得比生命更宝贵的人--无论过去,还是未来。

《莫斯科保卫战》1985年,为了纪念伟大卫国战争胜利40周年,苏联拍摄了又一部全景战争电影巨作:《莫斯科保卫战》。影片的时空跨度起于1941年6月法西斯德国对苏联发起突然袭击,详细描述了卫国战争初期苏联军民所面临的严峻考验:猝不及防的战争,红军惨重的失利,一个个苏联城市和村庄的沦陷,实力悬殊的战斗,苏军战俘沉重的脚步,逃难途中苏联群众的艰辛困苦......然而,苦难没有压倒苏联人民,苏联人民在苦难中学会了战斗,他们用鲜血和生命筑起不可逾越的屏障,终于把号称“不可战胜”的法西斯德军挡在了莫斯科城外--影片的结尾是莫斯科保卫战的伟大胜利。

《莫斯科保卫战》是苏联全景战争电影中最为杰出的一部作品,它在内容上比同类作品更为注重历史的真实性以及对历史人物评价的客观性,在艺术手段上则综合了过去几十年的电影艺术成就,达到了史诗性与叙事性的完美结合。我们无法忘记,在莫斯科/俄罗斯/苏联生死存亡的时刻,斯大林为鼓舞苏联军民斗志来到红场上检阅红军部队,受阅部队的战士们从红场直接走向炮火纷飞的战场;我们无法忘记,红军指挥员向战士们发出最后的呼喊:“弟兄们,俄罗斯虽然大,但我们已经无路可退,我们的身后就是莫斯科!”;我们也无法忘记,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夫率领红旗合唱团来到阵地前沿,让《神圣的战争》的歌声与红军大炮的怒吼声一起在空中飞扬:“...让最高贵的愤怒象波浪翻滚,进行人民的战争,神圣的战争!”......

每一部苏联全景战争电影都是一座高大雄伟的纪念碑,它纪念着一段英雄的历史,这纪念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二)战壕真实电影

如果说,全景战争电影象一座座气势宏伟的纪念碑建筑雕塑综合体,那么风格迥异的另一类电影--“战壕真实”电影--则好比无名烈士墓前静静燃烧着的永恒的火焰:朴素,平凡,却又催人泪下感人至深。

“战壕真实”也是一个文学概念,它是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苏联卫国战争文学第二浪潮中的主导风格,并且在70、80年代有着长足的延续和发展。作家格里高利.巴克拉诺夫的《一寸土》(1960)书名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战壕真实”的特点--真实描写基层指战员在自己狭小阵地上的具体而微的战斗生活,这片阵地在统帅部的作战地图上有多大呢--仅仅是“一寸土”。借用“战壕真实文学”的概念,在电影领域除“全景战争”、“司令部真实”以外的大多数苏联战争电影都可以称之为“战壕真实”──描写局部的战斗,描写比较小的作战单位甚至于单独一个人所面临的战斗。“战壕真实”不仅仅发生在步兵、炮兵战士的战壕里(《一寸土》),也发生在游击队员藏身的山岳林莽之中(《升华》);不仅仅表现在冲破德军集中营铁丝网的坦克车车舱内(《云雀》),也可以书写在苏维埃祖国被战火硝烟遮蔽的天空中(《只有老兵去战斗》)......

战壕真实电影是一个涵义广泛的概念,符合这一概念的作品数量之多难以估量。因此,逐一列举并介绍战壕真实电影的代表作品是很困难的,笔者只能选择放弃。鉴于“战壕真实”风格的电影和文学有完全一致的思想主题,因此在下面想请大家读一段苏联文学家的文字,看一看“战壕真实”究竟是怎样的精神气质。

巴克拉诺夫的《一寸土》是“战壕真实文学”的名作,苏联电影艺术家把它搬上了银幕。在为这部影片拍摄外景的时候,人们来到昔日的战场上挖掘堑壕修建“掩体”,他们在掘开的泥土中发现了一具遗骨--

“活人站在刚刚挖好的堑壕沿上,而他坐在下面。能够将活着的人相互区别开来的那些特征在他身上已经荡然无存,因此无法确定他是什么人。我们的士兵?德国人?然而所有的牙齿却很漂亮、坚实。

铁锹嘎吱一声铲到了什么东西上。挖出来一个红星勋章。勋章的铜扣环在沙土中已锈蚀得发绿了。人们小心翼翼地传看着勋章。从勋章可以断定:是我们的人。说不定还是个军官。

下雨了。细雨飘洒在演员们在电影开拍前穿上的士兵服装的背上、肩上。三十多年前在这一带进行过战斗,那时候,现在站在这里的人中有很多还没有出生。而这些年来他就一直这样坐在战壕里,任凭深深渗入土中的春水秋雨浸泡,任凭树根草根从他身边吸走这些水分,任凭天空中云朵飘浮。

现在雨水冲洗着他:水珠从发乌的眼眶里流出来,留下黑土的痕迹;雨水从裸露的锁骨和肋骨上冲掉泥沙,那里曾有肺叶翕张,心脏跳动。经过雨水的冲刷,漂亮的牙齿仿佛有生命似地熠熠闪光。

‘用方片雨衣盖上。’导演说。他带领摄制组到这里来拍一部反映过去的战争的电影,他们在早已填平并长满荒草的从前的战壕位置上开挖堑壕。

工人们抓起方片雨衣的四角,把雨衣抻开,雨敲打在上面,好像下得更猛了。这是一场露着太阳的夏雨,蒸气从地面升起。下过这样的一场雨后,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会猛长的。

夜里,满天繁星闪耀。象三十多年前一样,这一天夜里他依旧坐在挖开的战壕里。八月的星星朝他飞落下来,在天空留下道道亮迹。到了早上,太阳从他背后升起。太阳从那个时候还不曾有的城市,从那个时候曾是森林的草原上升起来了,它象往常一样地升起来,温暖着大地上的万物生灵。”

这是小说《永远19岁》的第一章。在后面的二十六个章节中,作家把所有的文字都用来叙述19岁的红军中尉特列季亚科夫在卫国战争期间短暂的、平凡的一段经历:战斗,负伤,在后方疗伤,重返前线,友谊,爱情,还有母亲的家信....直到最后,19岁的特列季亚科夫永远地倒在了战壕里──就是多年后这条被重新掘开的战壕。

“战壕真实”作品不仅是苏联艺术家高超的艺术构思的结晶,更是战争幸存者对那些未能生还的战友的深情回忆。它是一支美丽动人的青春赞歌,也是一支追念死者、抚慰生者的安魂曲。

(三)妇女与战争

伟大卫国战争期间,苏联妇女在前方后方各条战线上与男子汉们并肩作战,她们为保卫祖国作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和牺牲。苏联艺术家在文学作品中、在电影银幕上为这些巾帼英雄描画了一幅幅生动感人的肖像。

最具纪实性的“集体肖像”代表作是《战争中没有女性》 。这是白俄罗斯女作家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西耶维奇在1984年发表的一部纪实文学作品,后来被改编为电影剧本并搬上银幕。作者走访了苏联200多个城镇村庄,听取了500多人的回忆并作了录音和笔记,它既是宝贵的文献资料,又是卓越的艺术作品。《战争中没有女性》的主人公是战争中的妇女,是亲身参加过反法西斯战争的800万苏联妇女中不同年龄、不同兵种、不同岗位的代表人物:医务人员、通讯兵、狙击兵、工兵、侦察兵、航空兵、坦克兵、高射炮手、机枪手、骑兵、水兵、政工人员、游击队员、地下工作者......她们以口述或书信形式讲述了自己在战争年代的亲身经历,真实可信而又可歌可泣。在战争来临时她们并没有做好准备,但是战争中血与火的考验、对祖国的爱和对敌人的恨很快把这些普普通通的姑娘变成了勇敢的战士。这些普通的姑娘在战场上风餐露宿,奋勇杀敌--17岁的狙击兵莫罗佐娃在战争中靠一支步枪击毙了75个德寇;这些普通的姑娘舍身忘我地排险克难、救死扶伤--16岁参军的步兵连卫生指导员奥梅利琴科在塞伏斯克城下的激战中一天就从火线上背回来57名伤员;这些普通的姑娘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几年如一日地做着繁重而艰苦的平凡工作,她们是洗衣兵、炊事兵、火车司机、战地坦克修理兵--“没有打过枪的战士”,她们在劳动中承受着一般人着难以想象的身心重负;这些普通的姑娘以一往无前的气概深入敌后从事游击战争和地下斗争,一次次面临绝境,甚至忍受酷刑含垢受辱但始终坚贞不屈....无数的苏联妇女在战斗中牺牲了,即使幸存下来的女战士也留下了战争的深深烙印,身心遭到严重的摧残:有的肢体不全,终身困在病榻之上;有的失去生育能力,战争永远剥夺了她们做母亲的权利;有的精神上留下无法治愈的创伤,一见到血甚至红色的东西就会难受和恶心;有的在战争中失去了心上人而独自度过一生,更有一些姑娘还没有品尝过爱情的幸福就永远失去了希望,因为战争毁坏了她们美丽的躯体,使她们无法象普通人一样生活......《战争中没有女性》刻画了卫国战争中与男子并肩作战的年轻姑娘的伟大心灵,它是对法西斯德寇发动这场惨无人道的战争的控诉,是为苏联妇女在战争中作出的贡献与牺牲而谱写的赞美诗。

描写女战士的还有以下一些电影作品:

我记着的和我热爱的》 作品描写了一个女子工兵营的战斗生活。少尉伊戈尔接受了一个任务:训练一批刚刚参加工兵部队的姑娘。这些姑娘在被围困900天的列宁格勒经受了种种痛苦:饥饿,寒冷,疾病,失去亲人......她们几乎还是孩子,可是她们所面临的是战争而不是读书、考试或者恋爱。战争是残酷的,而对这些每天带着军犬和排雷器的姑娘来说,战争就显得更加残酷无情了。影片中的姑娘们几乎都牺牲了:第一个牺牲的是瓦丽娅,她是最年轻的一个姑娘;然后是缅什科娃,她为了保护战友扑倒在即将爆炸的地雷上,粉身碎骨;...还有尼娜,她“毫无希望”地爱着自己的指挥员,直到身负重伤被担架抬走之前,少尉才紧紧地握住她的手,用深情的目光表达了自己的爱和愧疚,而尼娜却说:“不用这样,伊戈尔,只要你有那么一点点、一点点表示,我就会感到心满意足了......”

狙击手》 年轻的吉尔吉斯姑娘阿丽娅从军事学校毕业了,她和维特基娜、科瓦列娃、舒拉以及其他女同学一起,唱着歌列队行进在通往前线的道路上。途中经过一个小湖,姑娘们被清凉的湖水吸引,脱去军装在水中嬉戏。突然,敌机出现了,在炸弹的巨响和机枪子弹的尖啸声中,很多姑娘失去了生命...湖岸上立起了一排墓碑,女战士们毕业后开的第一枪竟然是为牺牲的战友志哀...团部首长要求女战士们留在司令部工作,但阿丽娅和她的伙伴们坚决要求上前线。在前沿阵地,她们在老战士的帮助下渐渐学会了战斗。这时,德军狙击手用冷枪打死了不少红军战士,一个叫作克留格的德军狙击手最为狡猾残忍,为此,前线指挥员马特维也夫给女狙击手们下达了消灭德军狙击手的命令。老战士斯捷潘大叔想出了挖掘暗壕转移射击点的计策,但他还没来得及使用这个方法就牺牲在克留格的枪下。阿丽娅发誓要为斯捷潘报仇,她独自一人拼命挖掘暗壕,失败了又重头再来。暗壕终于挖好了,阿丽娅用纱布缠好鲜血淋漓的双手,端起了狙击步枪。暗壕帮助她掩藏了自己的方位,克留格无法捕捉目标,他恼羞成怒开枪射击阵地上的一只小猫(那是斯捷潘生前所收养的),--狡猾的敌人因此暴露了身形,阿丽娅在这一瞬间射出了复仇的子弹,打死了这个穷凶极恶的刽子手。红军大反攻开始了,阿丽娅在指挥员的带领下和战士们一起冲锋;指挥员倒下了,阿丽娅担负起他的责任,高喊着口号继续向前冲;最后,阿丽娅自己也倒下了,然而,红军的队伍踏着烈士的鲜血继续前进......。当初一起上战场的四个女狙击手只剩下了维特基娜一个人,她在给后方的人们写信,写下了这些牺牲在战场上的姑娘的故事。影片的结尾,银幕上出现了一幅幅黑白照片,观众在照片上看到的,是那些在战争年代亲身经历了本片故事的红军女狙击手们--这种“真实的还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它是一部深受观众喜爱的电影--不仅苏联观众喜爱,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观众也同样喜爱;它经历了岁月的考验而历久弥新,不仅在70年代刚刚问世时打动了所有的人,即使在30多年后的今天,它仍然吸引着新一代的很多年轻人,让他们为之动容为之落泪。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故事发生在1942年:在基洛夫铁路线、白海运河一带的森林中,红军准尉瓦斯科夫带领5个女战士,与德军伞兵破坏小分队展开了殊死的战斗。在实力悬殊的战斗中,女战士们一个接一个地牺牲了:犹太姑娘索尼娅被德寇的匕首刺穿了胸膛;农村姑娘丽莎在求援途中被沼泽吞没;在孤儿院长大的嘉卡因惊惶失措而无谓牺牲;边防军人的妻子、班长丽达身负重伤,不愿拖累战友而开枪自尽;红军将军的女儿热尼娅,为了掩护战友只身引开敌人,唱着歌牺牲在德寇冲锋枪的扫射下......

女战士们牺牲了,但德国鬼子始终没有能够突破她们守护的阵地--她们守护的是祖国的森林湖泊和土地,是美丽而骄傲的永不屈服的俄罗斯。许多年过去了,湖边的森林里一片寂静,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静悄悄...

中国观众太熟悉这部电影了--《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在某种意义上几乎就是苏联电影的代名词,因此,详细介绍电影的故事情节、人物性格或者思想主题已经没有必要了。在这里,我想引用鲍里斯.瓦西里耶夫本人的一些访谈笔录及作家对读者来信的回答,就作品创作的动机、素材来源等相关情况作一些简单的介绍;同时,对电影导演斯坦尼斯拉夫.罗斯托茨基独特的电影语言作一些简要说明--这对于正确读解电影、充分体会其艺术魅力是完全有必要的。

1. 作家及小说创作背景

鲍里斯.里沃维奇.瓦西里耶夫,1924年5月21日出生于斯摩棱斯克,父亲参加过国内革命战争,是红军骑兵部队的指挥员。卫国战争爆发时,17岁的鲍里斯是一个10年级中学生,7月8日他投笔从戎志愿奔赴前线,作为空降兵部队共青团狙击营的一名普通战士在斯摩棱斯克的森林里和法西斯德军的破坏小组进行战斗(也有资料说是“共青团驱逐机飞行中队”)。1942年曾进入步兵学校学习,毕业后重回战场。1943年瓦西里耶夫(时军衔为中士)身负重伤,伤愈后被送入进装甲兵军事学院进修。1948年毕业,48年至53年在乌拉尔担任运输装备试验工程师(军职),并于1952年加入苏共。1954年瓦西里耶夫开始发表作品,1955年以剧本《军官》初露头角,1956年退役,进入著名剧作家包戈廷的电影剧本写作讲习班,从此开始专职创作,作品包括剧本、电影脚本和小说。1969年中篇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使作家一举成名,小说有17种舞台改编本,包括话剧、歌剧、芭蕾舞剧,1972年由作家担任编剧的同名电影也取得了世界性的成功。1975年作家因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及其舞台剧本获得苏联国家奖金。他的长篇小说《未列入名册》(1974)以及中篇小说《后来发生了战争...》(1984)同样在读者中间获得了热烈反响。1981年首次当选为苏联作家代表大会代表,1984年被授予民族友谊勋章。

瓦西里耶夫的文学创作有以下一些特点。 作品中的的主人公具有纯洁的道德品质:作家主张在当代俄罗斯文学中用“有道德”的主人公取代“有用”的主人公(〈消息报〉1989年1月18日),这句话看似简单,却颇具深意。瓦西里耶夫的作品篇幅不大,情节紧凑,节奏变化、场景切换自然流畅,人物鲜活生动--具有独特的“可视性”,这显然得益于作家在电影剧本写作讲习班的学习经历。瓦西里耶夫还特别擅长描写女战士,这也许是受到妻子的影响:他的妻子是卫国战争中的红军女战士,也是他在装甲兵军事学院的同学--这样的“革命伴侣”真是让我羡慕!!!

瓦西里耶夫将他的三部作品《这里的黎明静悄悄》(1969)、《未列入名册》(1974)以及《后来发生了战争...》(1984)称为三部曲,但这三篇小说内容各自独立,互不联贯,也无共同的环境或人物,三个故事的时间背景与作品发表的时间顺序恰恰相反--既然如此,为什么说是三部曲呢?

部分原因在于,这三部作品具有色彩斑斓而又和谐一致的艺术风貌:情节紧张生动,承接转折突厄而又合情合理;举重若轻,把浓郁的抒情色彩、幽默诙谐的语调、浪漫主义激情与悲剧气氛和谐地熔于一炉;时空交错,把揭示主人公思想、情绪的内心独白、回忆、幻想、梦境与现实场景全都和谐自然地穿插在一起。但是,三部曲之间的联系更主要是在于人物心灵上的一致,是心灵上的血肉相连:无论是牺牲在湖边森林中的5个年轻女战士,还是《未列入名册》中在布列斯特要塞地下工事里战斗到最后一息的科利亚.普鲁日尼科夫中尉,他(她)们和《后来发生了战争...》中那些9年级(2)班的中学生是精神气质完全相同的同一代人。三部曲所描写的是这一代人(也就是“前线一代作家”的同时代人)的生活、学习、战斗、牺牲的历程。《后来发生了战争...》是另外两部作品的序幕,也是联结三部曲的关键纽带,它揭示了这一代人奔赴战场奉献自己青春热血与生命的英雄行为的力量源泉之所在:理想主义,责任心,使命感,对公理和正义的坚持,对知识和艺术的热诚追求,对友谊、爱情以及人世间一切善良美好的感情的向往……正如作者所说:“我的一代--这是1923-1926年诞生的一代,‘赴义的一代’,我们实际上都是中学生,遇上了战争,自愿上了前线。这是令人惊叹的一代,我们怀着创造英雄业绩的无限的信念,并为此作好了准备。

这是牺牲的一代,也是胜利的一代。”

谈到《这里黎明静悄悄》的创作动机,作者说这是由于“记忆的推动”。 “前线一代作家”不仅熟悉“赴义的一代人”,而且总是带着一种生者对死者的诚挚的感情来写作的,有时甚至是负疚感--作为幸存者对牺牲的战友的一种难以名状的过失感。苏联诗人特瓦尔多夫斯基的诗歌《我知道…》真切地表达了这种感情:“我知道/别人未能从战争中归来/不是由于我的过错;他们有的年长/有的年轻/永远长眠在他乡;没有人说过/我曾坐视不救别人的生命/没有人说过啊/可是毕竟,毕竟,毕竟……”。

对历历在目的往事的回忆,对一去不回的战友的缅怀,这已经成为包括瓦西里耶夫在内的“前线一代”作家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描写战争成为他们神圣的职责--追念死者,抚慰生者。

关于创作《这里黎明静悄悄》的素材来源瓦西里耶夫曾经作出了一些说明。

小说里的红军战士最初全是男性,但作者后来把原来的人物除瓦斯科夫准尉外全改为年轻的女战士--这样的艺术构思是为了突出生命与死亡、和平与战争的对比反差,从而使作品的悲剧色彩更加强烈。

小说里的战斗是否确有其事?--作家在答记者问时说:“小说情节是有真实基础的(时间、地点、事件),只不过在森林中和德军伞兵小分队殊死搏斗的不是高射机枪排的女战士,而是驻扎在铁路会让站的一支非作战部队,其中大多是伤员、残疾人和老人,装备只有几条步枪;他们一直战斗到援军到来,最后只有一个中士活了下来。”

瓦斯科夫准尉的人物原型是否就是上述战斗中唯一的幸存者?--“不,这是一个综合形象,是虚构的。”

女战士有人物原型吗?--“没有,没有一个女战士是以任何一个具体的现实人物为蓝本的。” 女战士的构思大约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作家在18岁时曾担任高射机枪排排长,负责了2个月的队列训练任务,这个排里全都是女战士;二是来源于作者在共青团狙击营作战时的一次经历--1941年7月9日,作者随部队第一次到森林里执行任务,在林中空地生机勃勃的绿色草地上,看见了两个被德军破坏小组杀害的农村少女,这一悲剧场景给作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上述“记忆的碎片”只是提供了艺术创作的最初动机,归根结底,每一个女战士都是作家在战前的和平生活以及卫国战争的艰难岁月里所见过的、记忆中的苏联妇女的综合形象--这就是作家所说的“记忆的推动”,也是我们常说的“典型”。

2.导演及其独特的电影语言

斯坦尼斯拉夫.罗斯托茨基生于1922年,他和瓦西里耶夫一样,是经历过战火洗礼的那一代苏联艺术家。卫国战争中,罗斯托茨基始终战斗在第一线并多次负伤;战争没有能够夺去他的生命,但却给他留下了终生残疾--他失去了一条腿。战后,罗斯托茨基以顽强的毅力坚持学完电影学院的课程,他把自己的才华献给了电影事业,拍摄了一系列优秀的电影作品,包括:《这事发生在宾科沃》,《白比姆黑耳朵》,《迎风而立》,《活到星期一》,《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我是一个俄罗斯士兵》,等等。卫国战争题材是罗斯托茨基电影创作的主要内容:他在电影中回忆自己的战友,使这些“永远年轻”的人在银幕上获得重生。罗斯托茨基在1974年获得“苏联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于1970年及1975年两次获苏联国家奖,1980年获得最高奖--列宁奖金。

在《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这部代表作里,罗斯托茨基充分展示了电影艺术的独特魅力,在文学作品的基础上用光影与音响语言创造出一部具有独立艺术价值的电影作品。

电影在主题上是完全与文学原着相一致的:歌颂卫国战争中的普通的英雄,那些在“一寸土”上战斗、牺牲的平凡的战士;当这些战士只是一些年轻的姑娘的时候,作品的悲剧感染力就更为强烈了。

小说改编为电影后分为上下两集,下集的名字是《局部的战斗》--这直接揭示了作品的风格--描写“局部战斗”的“战壕真实”。 在战壕真实作品中,“英雄”的含义与传统思想相比是有所拓展的。从传统的“英雄”涵义来看,只有丽达和冉妮娅才是真正的优秀的红军战士、当之无愧的战斗英雄,其余3个女战士则并非如此。但无论是作家、作品中的准尉,还是作为读者和观众的我们,并不认为这些女战士的牺牲无足轻重。她们都是英雄--因为,女战士们的力量再微薄,那也是战胜法西斯德军的力量的一个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战壕真实”作家在作品中一再强调的就是每一个“普通一兵”的微薄力量--正是这些涓涓细流汇聚成了人民战争的力量无穷的海洋。何况,这些年轻的姑娘本来就不该属于战场,应当由男子汉来保护她们;她们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坚持战斗并血洒疆场,这本身就已经是了不起的英勇行为。在电影里,5个女战士全部牺牲后,负伤的瓦斯科夫准尉满怀着悲伤与愤怒去找德寇复仇,导演用出色的运动摄影以及音响元素使得剧情达到了最高潮--准尉悲愤的面容,闪掠而过的枝叶,连续闪现的五位女战士的特写镜头,悲怆、强烈的主题音乐,这一切不仅仅体现了准尉对敌人的憎恨,也体现了准尉内心失去战友的伤痛,还有因为自己无力保护姑娘们而感到的愧疚...

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在艺术手法的丰富多样以及结构复杂程度上远远超过了文学原作。

最引人注目的是电影时空结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空相但是安排得十分妥不使人感到造作也明了易懂。影片共有4空系,不同的时空又是用不同的色彩来展现的(我们不妨称之为“色彩蒙太奇”):(1)影片以束二十年后的和平生活基--是用真实而自然的彩色表出的,并以红色作为主色调(姑娘的红衣服,火红的枫叶)。(2)故事的主生在去的空--是用黑白片表出的,既突出了战争年代的严酷,也增加了历史的真实感。(3)在故事的主空中又有女战士战前和平期的回就是“去的去”的超事空(海中的)但也有人物的幻想所造成的超事空(第(4)种时空)如嘉卡在回基上的幻想。回忆或幻想的时空是用夸张的高调彩色来拍摄的,并以美丽的白色为基调以突出其梦幻色彩,展示了被战争所摧毁的幸福生活和美好希望。也有观点认为存在第5层时空:准尉在战斗间隙对已经牺牲的女战士的回忆--有些用了黑白胶片,也有些用了色彩鲜艳的彩色胶片或者做旧了的彩色胶片,其中彩色胶片以军绿色和鲜红色(红军战士的绿色军装和帽徽上的红星)作为主色调。

去的空地嵌在后的和平生活一框架中同在酷的年代的和平期之、在烈牲的女高射炮手的野餐的青年人之形成了明的比;女战士们对战前和平生活的回、期望以及梦想,与战争的残酷现实及她们悲剧的命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时空套层结构与色彩蒙太奇不是为了“炫技”,而是为了强调所有这些不同时空的对比,在对比映衬中增加艺术感染力并突出思想主题:红军女战士的美丽与勇敢,战争的毁灭性与悲剧性...

影片的节奏变化也相当出色。节奏的变化同样蕴含着一种对比一种情上的、氛的对比。影片上半部《在第二梯队》的节奏是舒缓的,几乎有什么情的展都是一些插曲性的大小事件它起到了介人物和表些女士的乐观主义精神及其不同性格的作用而且尽管在电影的前半部分也有空警也有德寇但充了乐观的情。士享受着炮火中偷的一快乐与轻松。同影片上集又几乎是围绕情展开故事一方面是姑娘回中的或者想象中的情另一方面是中的莎准尉的含蓄的、房太太准尉的朴的等等。沼地是影片中人物的情氛的始安排得非常自然可信使感不到有一分界。但是在此之后前半部的那第二梯队中的氛有了代替它的是酷的局部斗--影片下半部的名字是《局部的战斗》是残酷的战斗是死亡。奏由此从舒演变到这种节奏的加快是通过多种电影艺术手法实现的:演员的动作越来越紧张急促(配合剧情的安排);镜头段落越来越短促(单个镜头长度缩短、镜头切换频率加快);主观镜头与运动摄影的大量运用(配合镜头内部蒙太奇);此外,音响在加快电影节奏上也起了相当突出的作用,音调、音量、音色的变化以及音乐节奏的变化对于表现心理、渲染情绪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片尾瓦斯科夫准尉在林中穿行搜寻德寇以期为姑娘复仇的运动摄影段落是整部电影节奏上升的顶峰,也是全剧情节发展和情绪迸发的最高潮,它成功地运用了上述各种节奏控制手段,充分体现了电影作为一门“综合艺术”的独特魅力。

音乐不仅影响着影片的情绪和节奏,音乐还直接阐述电影的主题,直接体现剧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及精神气质。《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片首的主题音乐是史诗般的、雄浑、悲壮的,它仿佛是战斗的号角,又像是悲壮的挽歌。

片尾的歌曲《寻找》则是轻柔而深情的,它是对战争年代的追思与怀念。电影音乐还以不同的旋律以及不同乐器的音色体现了五位女战士不同的精神气质:丽达的回忆段落是用轻柔的管乐及钢琴来表现的,两种乐器和谐的重奏象征着丽达与边防军军官奥夏宁纯洁美好的爱情;热尼娅的音乐主题是管弦乐队演奏的圆舞曲,充满了热情与浪漫色彩;犹太姑娘索尼亚的音乐主题使用了琴和大提琴它的音明是深沉而悲怆的尤其是大提琴接在琴后面出音乐的悲性更加增了--它象征着犹太民族在战争中的悲剧命运;嘉卡的音乐是普罗柯菲耶夫童话剧及苏联歌舞电影常用的的轻音乐,它象征着这位孤儿院里长大的姑娘充满幻想的奇特性格;农村姑娘丽莎的音乐主题则是用最具俄罗斯民族特色的巴拉莱卡琴演绎的,琴声如泣如诉,使人仿佛闻到俄罗斯乡村新翻耕过的土地的芬芳,听到白桦树的枝叶在风中窃窃私语......

(四)儿童与战争

诗人亚历山大.特瓦尔朵夫斯基曾经说:“战争与孩子--世界上再也没有比把这二者联系在一起更为可怕的事情了”。童年本应当充满欢声笑语,孩子本应当象小鸟一样自由自在,可是,在战争期间度过童年的苏联孩子却是“受伤的小鸟”,被战火席卷的苏联大地就是孩子们的“幼儿园”。苏联战争题材影片中许多描写儿童战争经历的作品是出自有过同样经历的艺术家之手,因此这些作品具有真实而深切的艺术感染力。

1977年,导演尼古拉.古宾科根据自己的个人经历,拍摄了描写生于1941年前后这代人童年生活的影片《受伤的小鸟》。影片的叙事结构是:成年的阿寥沙回敖德萨寻访在战争期间失散的哥哥,他漫步在孤儿院的旧址--一座古老的庄园,回忆起艰辛苦涩的童年。那时战争刚刚结束,5岁的阿寥沙跟着12岁的姐姐到处流浪,他已经记不得父母,姐姐告诉他:父亲死在战场上,母亲承受不了生活的打击而自缢身亡,两个哥哥被别人收养了。阿寥沙也曾被人收养,是在父亲的战友柯里亚叔叔家里,但女主人却容不下这个孩子。他悄悄地离开了,和姐姐一起在人世间四处漂泊。1947年,14岁的姐姐死去了,她永远地离开了阿寥沙。阿寥沙被送进了专门收留在战争中失去父母的孩子的孤儿院。1949年春天,在这座绿草如茵的花园里充满了鸟语花香,但是却听不到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因为孩子们心中没有欢乐,只有深深的创伤。那时,阿寥沙刚刚9岁,他把孤独的心灵中所有的情感倾注在年轻女教师安娜身上,用那双本不该属于孩子的忧郁的眼睛默默地追随着她的身影。孤儿院里来了一个复员军人担任军事课老师,他曾经指挥过一个连,他很喜欢孩子们,孩子们也非常爱他。另一个男教师柯里弗鲁契克则很严厉,脸上很少有笑容,而且手上总是戴着手套,阿寥沙很不喜欢他,因为他经常和安娜老师在一起。有一次,阿寥沙看到柯里弗鲁契克和安娜老师亲吻,气得把玻璃窗砸碎了。正在这个时候,父亲的战友柯里亚叔叔来看望他,并且送给他一柄短剑,剑上刻着一行字:记住你的父亲。阿寥沙非常喜欢这件珍贵的礼物,他把短剑珍藏起来--因为这把剑把自己和父亲联系在一起。

孤儿院附近有一个关押着德国鬼子的俘虏营,阿寥沙的好朋友嘉恩金对他们充满仇恨。有一次,老师在作文课上让孩子们写《我们的父亲们在伟大卫国战争中的功勋》,很多孩子都不知道怎么写,因为父亲牺牲时孩子们还不记事,只有嘉恩金很快交了卷--他对父亲的牺牲记得很清楚。嘉恩金交卷后,脸色苍白地要求提前离开教室。原来,对父亲的回忆激起了他对法西斯分子的刻骨仇恨,他带着偷偷储存的雷管去炸俘虏营的德国鬼子,却不幸把自己炸死了。这个经历了敌人集中营折磨而奇迹般活下来的孩子,却葬身在自己复仇的熊熊烈火中....(我国电影《红樱桃》也有类似情节:罗小蛮在自己点燃的烈火中与德国俘虏兵同归于尽)。嘉恩金死后,老师朗读了他的作文,大家这才知道,他的父亲是1946年在柏林被纳粹残余分子残酷杀害的。鉴于嘉恩金的惨死,柯里弗鲁契克命令孩子们交出私藏的武器,他在阿寥沙的枕芯里搜出了短剑。阿寥沙眼看就要失去把他和被战争夺去生命的父亲联系在一起的唯一的东西,情急之下他咬了柯里弗鲁契克,柯里弗鲁契克动手打了他,孩子愤怒地冲着柯里弗鲁契克大吼一声:“法西斯匪徒!”

院长为此召开会议,军事课老师的意见是:在战争中失去父母的孩子是“受伤的小鸟”,对他们应当倍加爱护,不能再让孩子们弱小的心灵受到伤害;而柯里弗鲁契克打了“受伤的小鸟”,因此军事课老师说自己永远也不会和他握手......。老师们讨论是否让柯里弗鲁契克继续留在孤儿院任教......这时,阿寥沙看到柯里弗鲁契克独自坐在一间空旷的屋子里失声痛哭。阿寥沙第一次看到他没戴手套:那是一双被战火烧成畸形的的手.....

1984年,著名诗人叶夫盖尼.叶甫图申科以编导的身份拍摄了电影《幼儿园》。电影故事是这样的:战火向莫斯科逼近,城里的群众大批向西伯利亚疏散,一片离乱凄凉的景象--一个战士给广场钟楼上的红五星缝上罩套,一辆辆牛拉板车载着难民朝东走去,一个老妇人怀里抱着一只鸡,边走边给它喂食.......十岁的小男孩冉尼亚走在街头,他捧着金鱼缸来到湖边,把小金鱼放入湖里。回到家中,母亲正在为父亲送别,冉尼亚拿起小提琴为父亲拉了一支动听的曲子,父亲把冉尼亚的一张照片放进口袋,就此离开家园奔赴前线。接着,母亲又把冉尼亚送到车站,并取下自己的戒指送给一位女列车员,托她把孩子带到远在西伯利亚的奶奶那里。在列车上,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想要偷走冉尼亚的鞋,两个孩子扭打起来,一位老人劝阻了孩子们。冉尼亚看到那个孩子光着的脚冻得裂开了口子,就主动把鞋送给了他,说自己还有一双。突然,火车遭到空袭,许多人被炸死了--其中就有那个小男孩。女列车员把从小孩尸体上脱下来的鞋还给冉尼亚,但冉尼亚又把鞋送到死去的孩子脚边。

冉尼亚想起了爸爸妈妈。(此时,妈妈正在敌后战场上,她在原野上、在丛林里为游击队员们演唱。而爸爸则不幸受伤被俘,德军军官在审问他时看到了冉尼亚拉小提琴的照片。这个军官是一个喜爱俄罗斯文学的人,他说自己的儿子也拉小提琴,他让手下士兵把冉尼亚的爸爸直接送进战俘营,而没有交给残酷的党卫军。)

列车被炸毁后,冉尼亚和另一个孩子偷偷爬上了一辆开往前线的军用火车,他们想去打仗--结果被铁路警务人员赶了下来。在警务室,冉尼亚见到了很多象他一样“想参军打仗”的孩子。冉尼亚偷偷溜出来,爬上另一辆普通客车,在这里一位好心的大娘把自己仅有的一点食物分给他吃。但也有卑鄙的人--有个逃避兵役的人竟然装瞎子,还让冉尼亚为他拉琴以便卖唱乞讨。孩子渐渐明白:世界上有着形形色色不同的人。在一个小镇的车站上,冉尼亚下了车,集市上有个卖蜂蜜的小贩想用蜂蜜换他的小提琴,冉尼亚不愿意。但孩子饥肠辘辘,终于忍不住饥饿伸手抓了一个女商贩的熟土豆咬了一口,女商贩发现后,喊来卖蜂蜜的小贩父子俩毒打冉尼亚,他们为了报复还把小提琴踩得粉碎。幸亏一个叫做丽莉亚的姑娘搭救了冉尼亚。丽莉亚原来是一个盗窃团伙的人,这个团伙的头子什皮里收留了冉尼亚,开始教冉尼亚偷东西。什皮里一贯欺负弱小,但当手下窃贼偷来一个老妇人的钱包,里面有她儿子的阵亡通知书的时候,什皮里大骂那个小偷:“你这个混蛋,你偷了什么人!你这样干和那些法西斯有什么不同!”他还嚷嚷:“我们是什么人?我们不也成了法西斯吗?”

什皮里派丽莉亚把钱包交还老妇人,谎称是自己拾到的。老妇人发现钱一点都没少,还多出来一条珍珠项链!丽莉亚偷偷把冉尼亚送进一家炮弹工厂做工以便摆脱盗窃团伙,但孩子不久又被抓了回去。丽莉亚为了维护冉尼亚开枪打死了什皮里,她带着冉尼亚逃出贼窝,乘火车赶往西伯利亚。途中,他们应邀参加了一个婚礼宴会,这是为即将开往前线的小伙子们举行的。当新郎们告别新娘走上征程的时候,一些身穿黑衣的寡妇们正从军委办事处走出来,她们手里是丈夫的阵亡通知书。终于,丽莉亚和冉尼亚到了目的地,在奶奶家,他们洗了个痛快的蒸气浴。

奶奶告诉冉尼亚她曾经到车站去接他,有个女列车员说自己没能把孩子带到,非常抱歉,还把冉尼亚妈妈送的戒指退还给奶奶。冉尼亚又开始上学了,他和一个会跳舞的小孩托里扬成了好朋友。托里扬找到一个从列宁格勒疏散来的提琴师,想请他为冉尼亚做一把小提琴。病重的提琴师把珍藏在床底下的一把小提琴送给了孩子,随后就离开了人间。丽莉亚给冉尼亚留了个字条就悄然离去了,因为她觉得即使是农村清新淳朴的生活也难以洗清自己心灵上的污垢。

冉尼亚追到火车站,托里扬把小提琴交给他,冉尼亚跳上一辆军用列车,列车在汽笛声中驶向远方。车上,一些吉普赛人在唱歌,冉尼亚拉起了小提琴,和他们一起歌唱.....列车在奔驰.......

战争结束了,一个年轻的战士把钟楼上红五星的罩子取下,红星闪闪灼人双眼;在胜利游行的队伍中,孩子们拉着小提琴排成行列在红场上走过,走在最前面的是冉尼亚和一个德国男孩(按照作者的构思,他就是那个德国军官的孩子);在战士们的队列中,每个战士手中都捧着一个金鱼缸--这些鱼缸中的金鱼使我们联想到普希金的童话,在童话中,金鱼象征着幸福,象征着希望......

诗人叶甫图什科用他的电影作品为我们描绘了他和他的同时代人无法忘怀的“幼儿园”--从战争爆发到最终夺得胜利的艰辛岁月,从战火逼近的首都莫斯科到僻远的西伯利亚乡村之间的广阔的空间。这是一部尝试性的“诗人电影”(注:诗人电影不等于诗电影,虽然《幼儿园》中有一些“诗电影”的元素,但更多的却是诗人文学想象的内容,因此它不能作为“诗电影”的代表。把它称作“诗人电影”更加贴切。)--从结构、节奏、镜头、剪辑等方面看,《幼儿园》都不能算是一部成熟的电影作品。但这部电影不但表现了“通过一个孩子的眼睛所看到的战争期间的人民”(作者本人的解释),而且把一个诗人的想象(文学的幻想)和银幕语言结合在一起,是独树一帜的,因此值得细细品味。

对于年纪幼小的苏联孩子们来说,战争期间的困苦生活环境是他们的“幼儿园”;但是对于年纪稍大一些的苏联孩子来说,战争时期的祖国大地则是他们奉献自己的汗水、鲜血以至于年轻生命的战场。影片《没有战争的20天》(根据西蒙诺夫小说改编)让我们看到,军工厂里超额完成工作定额的“劳动英雄们”都是些半大的孩子;《早来的鹤》(根据艾特玛托夫作品改编)描写五位乡村少年为生产粮食支持前线而中断学业,承担起力所不能及的劳动重负;《团的儿子》(根据卡达耶夫作品改编)描写了沦陷区孤苦伶仃的孩子万尼亚,他被红军战士们解救并收养,成了“团的儿子”,和战士们一起生活、一起战斗;更令人难忘的是《伊万的童年》里那个总是被枪炮声从梦境中唤醒的瘦弱少年--勇敢无畏的红军小侦察员伊万,他稚嫩的生命最终被盖世太保的绞索所扼杀......

但是,胜利最终是属于伊万和他的同伴们的!

在描写红军小战士的电影中,《自己去看》给我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这是在1985年由白俄罗斯电影制片厂与莫斯科电影制片厂联合拍摄的一部影片,笔者把它看作最后一部可以载入史册的、出类拔萃的苏联战争题材“诗电影”:

《自己去看》 1943年,卫国战争的第3年,16岁的白俄罗斯少年弗寥拉和小伙伴费季卡在村边的沙地上吃力地挖着沙土。沙坑里出现了一条军用皮带,弗寥拉兴奋得大叫一声,拉出了一支半自动步枪和几十发子弹--他当游击队员的愿望可以实现了,因为游击队只收有枪的人。弗寥拉的父亲上了前线,家里只有母亲和双胞胎小妹妹,尽管母亲反对,弗寥拉还是跟着化装成德军的游击队员来到了森林里。在宿营地,弗寥拉对游击队的生活感到很新鲜。队员们笑呵呵的,相互开着玩笑,唱着战争时期的歌曲比如《神圣的战争》,就连伤员也都高兴的拄着拐杖和大家合影留念。那里的气氛和环境似乎很轻松。一天,弗寥拉赤着上身蹲在一口洗澡用的大锅里刷锅,一位似曾相识的姑娘捧着一束野花走过来,把花瓣撒进锅里又转身走开。游击队在战斗间隙的生活给人一种错觉:打仗好像是轻松而快乐的。

然而,游击队实际上面临着被德军包围的严峻形势,队长和政委决定率大部转移,只留下小部分战士组织预备队。弗寥拉被留下,他的靴子也被换给一个要赶路的老队员。轻松的环境气氛就这样消失了,弗寥拉穿着破靴子,拎着箱子在树林里边走边哭。他无意中踩碎了一窝鸟蛋,蛋清和蛋黄流淌在草地上,其中一些蛋里还钻出了初生的鸟雏。林中传来一位姑娘的哭泣声,弗寥拉看到了撒花瓣的那个女孩。女孩叫格拉莎,德军要把她掳掠到德国去做苦工,她逃出来被游击队收留在这里。格拉莎向弗寥拉乞求爱情,她说自己想要生儿育女,但弗寥拉推开了姑娘,因为自己是来打仗的而不是来恋爱的。突然,天空中出现了敌机,那是德军伞兵来偷袭游击队营地。德军的枪炮使弗寥拉看到了战争的惨酷与恐怖,他的耳朵被震得嗡嗡响(直到影片结束他的听觉也没有恢复)。弗寥拉和格拉莎躲进了一个土坑里,他们紧紧拥抱在一起......天蒙蒙亮了,林中一片寂静,一只鹳鸟在草地上轻轻地漫步,空中洒下银丝般的细雨,领略了爱情的幸福滋味的两个年轻人站在雨中,他们摇落树枝上的雨水来洗清身上的泥污,格拉莎在雨中尽情地跳舞......

弗寥拉领着格拉莎来到自己的村庄,四处寂静无声不见人影。家里一个人也没有,只听见苍蝇嗡嗡的叫声,炉子上的汤还是温热的,突然,格拉莎瞥见了地上散落的沾着血迹的玩具,她惊呼出声,拉着弗寥拉奔出屋子。他们奔跑着穿过村庄,在板棚后面看到横卧着的成堆的尸体。他们趟过沼泽来到岛上的沙丘地,幸存的乡亲们都在这里。一个老农民被烧成焦炭一般,奄奄一息,乡亲们围在四周哭泣。老农喃喃地哀求大家把他打死,让他少受些罪。人们告诉弗寥拉,他的妈妈和两个小妹妹已经被杀害了。弗寥拉神经质地退后几步,痛苦地把头埋在泥水里。格拉莎把他从泥浆中拉出来,紧紧抱着他。弗寥拉的脸痛苦地抽搐,但没有哭声,也没有眼泪……

弗寥拉离开乡亲们,在树林里他遇到了3个正在为村民们四处寻找食物的游击队员。德军飞机在他们藏身的树林上空盘旋,一个游击队员死于轰炸,另一个年轻的游击队员不幸触雷身亡,老战士鲁别日当着弗寥拉的面检起战友的一只穿着靴子的断腿时只是叹了口气--因为死亡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情。鲁别日弄到了一头牛,兴冲冲地和弗寥拉一起趁着夜色把牛赶往村民们所在方向,他们希望能让乡亲们填饱肚子。忽然,空中亮起了刺眼的照明弹,子弹在身边呼啸,鲁别日中弹死去,牛也被打死了。弗寥拉在黑暗中哭泣。

天亮了,弗寥拉一个人提着步枪走在旷野上,他找到了一辆马拉大车,告诉赶车的农民自己想用大车把牛运到乡亲们那里。农民忽然发现有德国鬼子走近--德军讨伐队已经包围了这片地域。农民让弗寥拉把军衣和枪弹藏在田野旁的草堆里,又驱车带着弗寥拉回到自己居住的别拉霍迪村。路上,农民教弗寥拉记住他家里每一个人的名字,让弗寥拉在德军面前冒充他的孙子。德军把村民驱赶到广场上,孩子们在哭喊着;德军又把人们赶进一座高大的木质粮仓内。人们号哭着,挣扎着,被德军的军犬恐吓着。仓库的门被从外面锁上了,绝望的人们把门推得不停地摇晃;有的人爬到窗口,立刻被开枪打死;有的母亲把孩子从窗口抛出去,德国鬼子又把孩子扔进来;弗寥拉从小窗户爬了出来,立刻遭到德国鬼子疯狂的殴打,他被打倒,又被迫跪在地上;德国鬼子把一个受尽蹂躏的姑娘扔在弗寥拉身边;一辆摩托在绕圈行驶着,车上的挎斗里放着一个村民的尸体,尸体胸前竖着木牌,上面写着:“今天早上我侮辱了德国士兵”。

德寇开始了令人发指的血腥屠杀,他们向仓库里投掷手榴弹,用冲锋枪扫射,村民们在绝望的哭喊......挤满了村民的粮仓在熊熊地燃烧,浓烟滚滚火光冲天,刽子手们却放起了音乐,站在远处狂笑着欣赏自己的“杰作”。军官什泰因还把自己肩上的宠物--一只懒猴放到桌上用钢盔罩起来,唯恐它受惊。德军军官用枪抵着跪在地上的弗寥拉的太阳穴,让士兵们为他照相留作“纪念”,捉弄够了之后又把弗寥拉扔到沙土地里。刽子手们离开了,目睹这惨绝人寰的暴行的弗寥拉向我们转过头来--在少年的额头上出现了深深的皱纹,头发也变白了--他一下子变成了“老人”。

他在林中独自走着,找到了一卷绷带;他走到田野上,从草堆中取出自己的步枪和军衣;他用绷带把打坏了的枪托缠好;他沿着大路向前走,遇到了游击队的队伍,他跟了上去。游击队包围了德国鬼子,战斗很快就结束了。德军头目什泰因及其走狗试图为自己狡辩,丑态百出。弗寥拉从德军摩托车里拎来了一桶汽油,他要烧死这些刽子手,为亲人、为乡亲们报仇,另一个游击队员拿着火把走过来。一个女游击队员开枪了,接着,所有的枪一起喷出复仇的怒火,处决了这些人间禽兽。这时,镜头摇向游击队员手中的火把:它没有投向德国鬼子,而是扔进泥水中熄灭了。

弗寥拉从白桦林中走出来,快步跟上了行进中的队伍。他对着泥水里的一幅希特勒画像开了枪--这是他第一次开枪。他一枪一枪地射击,伴随着每一声枪响,银幕上闪现出一幕幕记载着法西斯德军暴行的真实的纪录片段落,但这些纪录片都是倒放的:一栋栋被炸毁的楼房从废墟中立起来,一个个伞兵飞回机舱,德军队伍向后倒退而行.......最后,连希特勒本人的照片也从青年回到了童年:那是一个坐在母亲怀中的孩子。弗寥拉望着这个孩子,他手中的枪停下了。

银幕上出现了一行文字:“在白俄罗斯,628个村庄连同村民被烧成了灰烬”。

弗寥拉跟着游击队员们走向远方......

《自己去看》是一部惊心动魄的战争电影。它以一个稚气未脱的少年游击队员的视点展示了白俄罗斯人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悲惨遭遇,反映了战争的恐怖的真实面目。它既不同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攻克柏林》这些正面战场的排山倒海、摧枯拉朽,也不同于《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星》所描写的局部战斗中体现的平凡悲壮,更不是战地浪漫曲,而是降临在平民百姓头上血淋淋的残酷。影片中的血腥屠杀和恐怖场面远远超过任何一部描写德军集中营的电影,令人毛骨悚然,当这些残酷场景通过一个16岁少年的眼睛展现出来的时候,战争的面目就更显得狰狞可怕。然而,《自己去看》不仅描写了白俄罗斯人民的悲惨遭遇,它同样描写了白俄罗斯人民无比的英雄气概--它是为英勇无畏的白俄罗斯人民在银幕上塑造的的卫国战争英雄纪念碑。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个视死如归的游击队员,看到了最残酷的屠杀也不能摧毁的人民的斗志;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弗廖拉这个被卷入战争旋涡经受战火洗礼的16岁少年,必定会成长为一个英勇善战的红军战士,面对死亡决不后退一步。在描写灾难、描写勇气的同时,影片也讴歌了善良的人性和人道主义:游击队员们没有以牙还牙以暴易暴烧死德国鬼子;倒放的记录片镜头表达了美好的希望--希望被战争毁灭的一切都得到复活重生;弗廖拉面对幼年的希特勒照片停止了射击--这是人性在黑暗的战争中闪耀着光彩,因为“人”是永远不会向孩子开枪的。

真实地揭示战争的残酷性并以此映衬人民的英雄主义和自我牺牲精神、讴歌崇高的人性和人道主义思想,这是很多优秀苏联战争影片的共同主题:描写头发花白的格鲁吉亚战士的《士兵的父亲》是这样,描写16岁的白俄罗斯游击队员的《自己去看》也是这样。

《自己去看》是一部卓越的诗电影。它所运用的诗电影手法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简约、凝练、深邃。影片中处处皆是涵义深刻的隐喻象征,却又简洁明了而不是晦涩难懂;影片使用的色彩强烈的节奏控制与情绪化摄影艺术手法始终紧紧围绕着塑造人物并揭示主题思想这一中心任务。弗寥拉和格拉莎的爱情段落不是写实的而是超现实的,是象征意义的,充满了青春浪漫气息,它象征着:战争永远不能阻挡万物苏生,不能阻挡爱情,不能扑灭人的希望。弗廖拉变成“老头”这个镜头也是超现实的:它象征着德国法西斯的残酷暴行对少年儿童的伤害,孩子已经未老先衰,战争无情地将一张稚嫩的孩童的脸扭曲成皱纹密布象老人一样的脸,这张变了样的脸表现的是一个被战争摧残了的孩子的心灵。片尾弗廖拉向希特勒画像开枪的一组镜头极有想象力,表达的思想也很明确:希望时间能够倒流,希望被毁灭的都获得复活重生,希望人们(包括德国人,甚至是“元首”本人)都象孩子一样天真善良。影片的音响也独具一格:对白很少,并且,在弗廖拉被德军的炮火震得失去听觉后,影片一直是用一种耳鸣的嗡嗡响的音效来表现他所听到的话语和声响(一直到影片结束时他的耳朵也没恢复正常)--这种奇特的音效给人以恐怖而反常的感觉--战争就是这样的恐怖和反常。

《自己去看》是“诗电影”,但它又是一部具有高度纪实性的电影作品。影片改编自白俄罗斯作家阿列西.阿达莫维奇(1927--)的纪实文学作品《哈登的故事》。小说发表于1974年,1976年获得白俄罗斯共和国国家奖。阿达莫维奇14岁至16岁参加了游击战斗(他的一部代表作就叫做《游击队员们》),1943年的作家是战斗在白俄罗斯丛林与原野上的16岁的游击队员;《自己去看》故事发生在1943年,小游击队员弗寥拉当时也是16岁--这不是巧合,而是一种纪实--《自己去看》是作家根据真实的切身感受写出来的艺术作品。

哈登的故事是完全真实的历史,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上德军在苏联犯下的累累罪行之一。哈登是距离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54公里处的一座小村庄,1943年,法西斯德军把全村26户居民一共149人包括75名儿童全部烧死。1969年白俄罗斯解放25周年之际,在哈登村修建了一座纪念碑综合体,中心位置矗立着一尊名为“不屈的人”的立像,那是一个老人,他的手中抱着一个死于屠杀的孩子的躯体。综合体之中还有一座“永恒之火”纪念碑,那是一个奇特的建筑造型:在稍稍高出地面的田野上有四块巨大的正方形黑色大理石,其中三块的中心填上土,像个花坛,每个坛里种着一棵高大的白桦;第四块大理石中心没有种树,却有一团熊熊燃烧的不灭的火焰。这种奇持的造型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在卫国战争中,白俄罗斯有1/4的人牺牲,终年不熄的烈火象征着l/4殉难的白俄罗斯人民那永垂不朽的生命;3棵白桦树则象征着3/4的白俄罗斯居民历经战争的煎熬顽强地生存下来,如今又象那枝叶繁茂的白桦,郁郁葱葱,生气盎然。

在苏联无数个“永恒之火”纪念碑中,要数哈丁村的那一个令人特别难忘。 哈丁村的纪念碑碑文是这样写的:“哈丁这样的村庄在白俄罗斯不仅仅有一个,而是186个。”

在战争中白俄罗斯有80%以上的房屋被毁,被摧毁的村庄一共有9200个;村子被烧毁、村民被集体屠杀的一共有628个;其中象哈丁这样全村连人带屋一个不剩全被烧成灰烬的有186个。白俄罗斯人民在战争中遭受了最残酷的考验,但是人民没有被苦难压倒,他们在自己的土地上与法西斯侵略者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仅有800多万人口的白俄罗斯,却出现了1108支游击队,37万4千名游击队员。白俄罗斯各级党委书记全都有游击队员的经历,战后以白俄罗斯党委第一书记职务进入苏联政治局的马祖罗夫、马谢洛夫在卫国战争中都是游击队员。战争中,甚至有一些白俄罗斯游击队在沼泽森林里继续生产,并给莫斯科上交粮食;他们还把数以千计的犹太人从波兰偷运出来;他们为红军的反攻和最终的胜利贡献了宝贵的力量。

永恒的火焰在哈丁村燃烧,在红场无名烈士墓前燃烧,在苏联大地上的无数个角落静静地燃烧。让我们暂时忘记电影,自己去看一看真实的历史:法西斯匪徒彻底地或部分地破坏了苏联的1710个城镇、7万多个村庄、600多万幢房屋,使大约2500万人失去了家园,破坏了将近32000个工业企业和65000公里铁路,使98000个集体农庄、1876个国营农场、2890个机器拖拉机站荡然无存......在卫国战争中,27000000苏联人失去了生命。

请到这不灭的火焰跟前来看看吧,请记住这浸透着鲜血和眼泪的历史。

历史总是在运动、发展的,新的时代来临了,过去的历史有一些永远地留存在人们的记忆之中,但也有一些被淡忘、被颠覆。

80年代中叶,苏联历史进入了一个喧嚣与躁动的时代:“改革”时代, 我们这部“俄苏战争电影发展简史”的苏联部分至此也到了最后一个段落:“改革”时期的苏联战争电影。

1985年,戈尔巴乔夫开始了以所谓“加速战略”、“公开性”和“民主化”为特征的声势浩大的“改革”。“改革”涉及苏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层面,在电影领域内实施的“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放宽了电影创作中的文化意识形态限制,真实反映当代生活、尤其是年轻人思想观念的电影作品大量出现。

2.制作发行批判“斯大林主义”以及讽刺勃列日涅夫时期错误政策的若干电影作品。

3.重新审查过去拍摄的影片。一方面,过去近20年来被禁映的25部影片得以公映(其中不乏优秀的战争题材作品比如《女政委》,又比如丘赫莱依的《晴朗的天空》,后者在赫鲁晓夫时期曾轰动一时,但在勃列日涅夫时期又被禁演);另一方面,审查部门以个别情节“严重失实”为由,把《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等9部影片列为禁片,不允许公开放映。

4.放宽进口电影的限制标准。世界各国的电影基本上都可以自由引进放映,一些以前被禁的流亡西方的俄罗斯导演的作品也在苏联国内得到公映。

5.电影管理体制的初步变革。80年代中后期,苏联观众对电影的兴趣持续下降,从70年代初每年人均20场次下降到80年代末的14次;苏联电影界试图通过“恢复审美的正义”、严格专业性的要求、从行政管理过渡到经济管理等途径重新振兴苏联电影。

上述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苏联的电影创作更为自由,内容更为广泛多样,但同时也导致苏联电影在80年代后期逐渐背离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艺思想,丧失了原有的英雄主义、人道主义、理想主义色彩。

而同一时期苏联社会的整体变化更是触目惊心: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新思维”逐渐失去控制,最终导致苏联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彻底瓦解,导致苏联作为一个国家主体的分崩离析。

1991年12月21日,曾经辉煌一时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宣告解体,“苏联电影”从此成为了一个历史名词。

在结束“苏联战争电影”部分、转入“新俄罗斯战争电影”之前,还有一个独立的单元需要作简单的介绍──经典文学名著改编的苏联战争电影。

把文学名著搬上银幕显然不是俄苏电影史某一个发展阶段所特有的现象(笔者把这一内容安插在“70-80年代繁荣多样的苏联战争电影”段落的末尾完全是为了叙述的便利),它贯穿着俄苏电影发展过程的始终──1908年俄罗斯电影诞生之时拍摄的《塔拉斯.布尔巴》,或者2002年拍摄的卫国战争题材影片《星》,它们都直接取材于文学作品。本文在前面介绍过的战争影片很多都是根据文学作品改编而来,大约占到总数的1/3强。俄苏文学的深厚土壤为电影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内容、情节和素材,成为电影创作的一个取之不尽的源泉;当电影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成熟的艺术之后,它就与文学并驾齐驱,共同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相互丰富、相互补充、相依为伴,进行相互的对话交流。

根据俄罗斯《电影艺术》杂志(1996年第5期)的统计资料,在1918-1995年期间,苏联/俄罗斯电影艺术家根据本国以及外国的文学作品总共拍摄了1817部电影,其中被搬上银幕最多的是契诃夫、高尔基、A.奥斯特洛夫斯基、普希金、Л.托尔斯泰等俄罗斯作家的文学作品。

在这1817部电影中有多少是战争电影呢?没有准确的数据资料,更不可能一一列举。但如果把范围缩小到“经典文学名著改编的战争电影”(注:当代俄罗斯文学界已经把一些苏联文学大师列入“俄罗斯经典文学家”的行列),我们首先想到的将是以下几部史诗电影巨作:《苦难历程》、《静静的顿河》、《战争与和平》。

《苦难历程》三部曲:《两姐妹》,《一九一八》,《阴暗的早晨》

影片改编自苏联文学大师阿列克谢.托尔斯泰的同名长篇小说。这部规模宏大气势非凡的文学巨著的主题可以归结为一句话:知识分子与十月革命。在血与火的革命时代所经历的痛苦、希望、喜悦、失望、颓丧和振奋的历程--这是十月革命中俄罗斯知识分子普遍的苦难历程,也是流亡国外又回归祖国的作家本人所经受的一段苦难历程。小说第一部写于1920-1921年,第三部完稿则是在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国进攻苏联的那一天。三部曲的写作前后历时二十多年,其间几经停顿,因此作品的不同部分在创作方法、人物形象、体裁及语言风格上都有很大变化,但这种变化并不影响前后衔接,反而为作品增添了绚丽多姿的色彩,也使得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更为丰满,性格更为复杂,真实可信而栩栩如生。

出身于贵族知识分子家庭的“两姐妹”--卡佳和达莎,贵族军官罗辛,平民出身的年轻工程师捷列金,作品用这四个主要人物悲欢离合的故事来编织整个十月革命及国内战争的浩大场面,这正是经典文学大师创作史诗小说所特有的艺术手法。

小说的主要内容笔者不再赘述,因为了解这样的文学史诗作品只有一个办法--自己去看。

需要说明的是,《苦难历程》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文学领域,50年代末它被搬上银幕之后,对电影领域尤其是全景史诗战争电影的发展同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957年,著名电影导演、苏联人民艺术家格里高利.罗沙里与剧作家契斯科夫合作,将《苦难历程》的第一部《两姐妹》拍成电影(黑白片,135分钟),1958年拍摄第二部--《一九一八》(黑白片,101分钟),1959年拍摄了第三部《阴暗的早晨》(彩色片,101分钟)。从三部曲的时间长度、战争场景、宏伟气魄等方面来看,《苦难历程》在苏联电影史上是一部开创先河的规模空前的史诗性作品,它为后来的一系列经典文学史诗名著改编电影以及70、80年代的卫国战争题材“全景”电影树立了典范。

与《苦难历程》同时出现在苏联银幕上的还有另一部不朽的苏联经典文学作品:《静静的顿河》。

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米哈伊尔.亚历山大洛维奇.肖洛霍夫的代表作。用最简单的语言来概括这部作品的主题那就是:顿河哥萨克农民与十月革命。但《静静的顿河》是不能这样“简单”概括的,它是复杂而深刻的。肖洛霍夫创作《静静的顿河》始于1925年,直到1940年才全部完成。全书分为四部(八卷),生动地描写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国内战争结束这个动荡的历史年代里顿河哥萨克人的生活和斗争,表现了苏维埃政权在哥萨克地区建立和巩固的艰苦过程及其强大的生命力,同时也反映了以格里高利为代表的哥萨克阶层在“摧毁与重建”这一历史变革中的悲剧命运。《静静的顿河》是顿河悲歌,它描绘了“革命浪潮撞击岩岸迸溅出来的五颜六色的痛苦的珠泪和忧郁的水雾”,描写了难以承受的凄凉和动人心魄的死亡;但是这部作品的旋律仍然是高昂的、激越的--它歌颂人民历尽磨难仍能苏生的不朽的生命力,它歌颂那些热爱劳动、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质朴的灵魂。

米哈伊尔.肖洛霍夫以这部作品获得196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金--可是在我看来,肖洛霍夫属于那种早就超越了诺贝尔奖这一评判标准的文学大师,就象契诃夫、托尔斯泰和高尔基一样,不需要用“获奖”来证明什么--肖洛霍夫获奖是给诺贝尔文学奖增添了光彩,而不是诺贝尔奖给他带来了“声誉”。

在阅读这部小说的时候还需要注意一点:不要把格里高利看作肖洛霍夫本人的代言人,也不要把格里高利的选择当作肖洛霍夫的选择。那么,肖洛霍夫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米.亚.肖洛霍夫是一个信念坚定的共产党人,对于他来说,自由、平等、博爱的共产主义思想并非是一些空话。他竭尽全力为自己的信念而斗争,但并非在所有的时间和在所有的事情上他都能成功,可是他真诚地相信,只有人民当家作主才能给人们带来人应当享受到的生活...”--这是作家的女儿斯维特兰娜.肖洛霍娃在1999年写给中国读者的话(人民文学出版社8卷本《肖洛霍夫文集》),这是对“肖洛霍夫是怎样一个人”这一问题的最好的回答。

1957-1958年,电影大师谢尔盖.格拉西莫夫把《静静的顿河》拍摄成电影,片长270分钟。格拉西莫夫多次强调改编原着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忠实于小说内容,因此影片必须依据原着构造自己的框架,以求符合其悲剧史诗的艺术风格,并且用电影独特的视听语言再现文学的艺术形象。

影片的改编是成功的,原作的思想主题、人物形象、激烈的的战争场景以及尖锐的心理冲突在银幕上得到了准确的再现。尤其值得称道的是电影艺术家用摄影机展现的引人入胜的顿河风土人情、哥萨克民俗生活场景,这些画面使我们充分领略了顿河草原地带大自然的原始的魅力以及在顿河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劳动者的无穷的生命力。

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最高峰是《战争与和平》,俄苏文学名著改编电影的最高成就也是《战争与和平》。

列夫.托尔斯泰曾经想创作一部关于十二月党人的三部曲长篇小说,但在构思的过程中却产生了创作一部1812年卫国战争历史小说的意图--这就是后来的人民英雄史诗:《战争与和平》。这部作品的文学价值无与伦比:历史事件的广泛的史诗般的包罗,富有表达力的艺术细节的美妙技巧,锐利的心理分析,人物形象的惊人的雕刻般的塑造,对自然界的不同寻常的感情,对人的生活与行为的基础本身的最深刻的理解--托尔斯泰的天才的一切特点都鲜明地表现在他的不朽的史诗里。

应当看到,尽管《战争与和平》的主要人物大多是贵族,但这部作品在本质上是一部“人民英雄史诗”,它真正描写的是“人民战争”,作家在这部文学巨著中阐述了这样一个思想--1812年卫国战争胜利的源泉是俄罗斯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人民群众有着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托尔斯泰的“人民战争”思想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这一思想也是苏联战争文学、苏联战争电影创作的核心思想。并且,它的影响不仅仅是在艺术领域,“《战争与和平》以它的深刻的爱国主义、俄罗斯人民历史上英勇篇章的诗化、战胜一切的乐观愉快态度,在伟大卫国战争年代里,在精神上武装了人民进行对敌斗争。...这部作品充满了对祖国对人民的爱的整个气氛,深深地鼓舞了苏联的读者。...《战争与和平》是俄罗斯人民爱国传统在俄罗斯文学中最好的体现。我们继承了这些传统,它们是苏维埃爱国传统的组成部分。因此,托尔斯泰的史诗保留着它的全部的鼓舞人心的作用直到今天。”

(<苏>贝奇科夫,《“战争与和平”--人民英雄史诗》)。

1965至1967年,谢尔盖.费多罗维奇.邦达丘克将这部文学名著搬上了银幕。影片分4集,全长430分钟,把战争与和平、前线与后方、国内与国外、军队与社会、贵族与平民等等联结在一起,既全面反映了历史的时代风貌,又为各式各样的典型人物创造了极广阔的表现环境,主要人物、次要人物都是有血有肉、形神兼备,长达7小时的内容深得原着精髓,不愧是一部真正的银幕上的史诗。

在某些方面,邦达丘克的电影作品甚至优于小说:电影删去了托尔斯泰的喋喋不休的直白说教,同时又完好无损地传达了托尔斯泰深邃的人民战争思想。

《战争与和平》是苏联电影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在我看来,就经典文学名著改编的战争电影而言,即使在全世界范围内,这座里程碑也是无法超越的!

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我几乎从来没有见过关于这部电影的详细评介文章。这是什么原因呢?首先当然是因为笔者的孤陋寡闻,看的书不够多;其次的原因也许是这样的:电影与小说一样,令人叹为观止、高高在上--故而评论家只能抬头仰望,不敢轻易动笔“批评”。 不利的“批评”也有,那是针对邦达丘克的,说他当年为拍摄《战争与和平》劳民伤财,几乎耗费了整整三年的电影部门财政预算--这是一些人攻击邦达丘克这个“文化官僚”的有力论据。可是,我倒是非常喜爱邦达丘克这位才华横溢的“文化官僚”,衷心希望再来几部、几十部象《战争与和平》这样“劳民伤财”的电影巨作!

    A+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