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1970--1990) 七十年代初苏联“第三代”战争题材影片的出现;七、八十年代繁荣多样的苏联战争电影
60年代末70年代初,苏联的军事题材文艺创作进入了新的阶段。始于60年代中后期的战争文学“第三浪潮”方兴未艾,文学界出现了一系列新气象:一些专写战争题材的新作家跃入文坛,包括很多在战争中经受洗礼的“前线一代”作家以及在战争中度过童年的青年作家;战争小说的体裁种类多样化,长篇中篇短篇齐头并进,视野广阔的史诗性“全景战争”小说与细致入微描摹局部战斗的“战壕真实”小说各显特色各有千秋,纪实文学、战地书信体小说等体裁也风靡一时;作品的空间领域进一步扩大,前方后方,将帅与士兵,军人与平民,妇女与儿童都成为战争文学作品描写的对象;作品立意有所深化,把战争环境下个人与集体、职责与自由、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对立问题尖锐地摆在每一个人面前,剖析人在战争中经受的道德考验。
文学创作的新思路直接影响着电影创作,反过来电影艺术也对文学也有一定的影响,二者基本保持同步发展的趋势。1972年,苏共中央重新思考了有关电影事业的政策,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发展苏联电影事业的措施”的决议。
在上述背景下,苏联电影迎来了又一个繁荣时期,这一时期被称作“相对稳定和继续繁荣发展时期”,许多过去争论不休的问题日益明确、渐渐平息,不同的风格样式不仅有权利共生共存,而且出现了互相融合、互相渗透的趋势。这一时期苏联电影的美学特征是:1.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理解为自身也在变化发展的“历史的开放的体系”;2.力求克服五六十年代出现的某些偏向,既反对“粉饰”,又反对“抹黑”、反对“非英雄化”,重新提出要塑造英雄人物形象,这种新时期的正面人物不仅要有对共产主义的忠诚、大公无私和坚持不懈的斗争精神,而且还具有高度的文化素养和丰富的内心世界,“人性的魅力”成为构成正面人物的要素之一;3.题材的开掘更广阔更深入,不仅要表现重大的事件和人物的行动,而且要深入到人的思想感情领域,要窥测到人的心灵深处最细微的活动;4.风格样式和表现手段进一步走向多样化,尤其是纪录美学思想的流行,使传统的、严谨的封闭式结构大多被多线索、多层次、多角度的开放式结构所替代,直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传统的情节结构才开始复兴。
在内容上,七十、八十年代的苏联电影作品可以分为四大题材:战争题材,政治思想题材,生产建设题材,道德生活题材。
战争题材电影创作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70年代,苏联电影理论界提出了“第三代战争题材影片”这一概念。1970-1972年问世的《解放》,1972年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1973年的《只有老兵去战斗》以及《他们为祖国而战》等影片都是第三代战争题材电影的早期代表作品。所谓“第三代”战争题材影片是相对于“卫国战争期间及战后初期的苏联战争电影”、“解冻时期的苏联电影新浪潮”这两个阶段而言的,它没有一个准确的范围或定义,它的特征恰恰是作品的多样性:不仅是主题范围的拓展(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并且在阐释主题的具体艺术手法(摄影、剪辑、配乐、表演等等)方面也都达到了新的高度。第三代战争题材影片的繁荣兴盛从70年代初一直持续到80年代中叶。
我们不妨把这一时期的苏联战争电影作品作如下分类(注:这种远非严谨的分类仅仅是为了叙述的便利,而不是参照好莱坞“类型电影”的商品分类模式):
“全景战争”电影,“战壕真实”电影,妇女与战争,儿童与战争。
(一)全景战争电影:
“全景”本身是一个电影术语,然而“全景战争”却首先是一个苏联战争文学的概念。苏联文学界把描写从统帅部的决策到前后方各条战线战斗活动的视野广阔的史诗性小说称作“全景战争小说”,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是人物众多,空间范围广阔,时间跨度长,情节线索纷繁。
同样,“全景战争”电影作品也具有上述所有特征。苏联“全景战争”电影作品具有强烈的历史纪念意义,从规模和成就上看,全景战争电影与战争期间的“战斗电影”及战后初年的“纪念碑”式电影相比有着历史性的飞跃。我们不妨把气势宏大的全景战争影片比作“战争纪念碑综合体”──它们对于苏联人民的意义决不逊色于耸立在斯大林格勒或者布列斯特要塞的气势磅礴的卫国战争“纪念碑建筑雕塑综合体”。全景战争影片的出现还有一个外部原因:60至70年代,英美等国拍摄了一系列战争巨片,如《最长的一天》(1962)、《巴顿将军》(1970)、《遥远的桥》(1977)等,这些影片成功地表现了美英等国盟军部队在二战中的战斗业绩;作为回应,苏联政府要求电影工作者用本国电影作品“宣传武装力量的战斗传统”,展示苏联红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决定性作用,在人民群众中宣传英雄主义、爱国主义精神。《解放》、《围困》、《莫斯科保卫战》等一系列场面宏伟的全景战争史诗电影由此应运而生。
《解放》 1972年,莫斯科电影制片厂耗时4年拍摄的5集战争巨片《解放》宣告完成。每一集的片名分别为:《弧形火力网》、《突围》、《主攻方向》、《巴尔干人》、《柏林战役》。影片的时间跨度从1943年夏天一直到1945年5月:从苏联红军转入反攻的库 斯克战役开始,随后是红军强渡第聂伯河,解放基辅,收复白俄罗斯,挺进东欧,解放波兰等东欧国家,直至最后攻克柏林。影片编剧之一、作家尤里.邦达列夫认为影片“有些近似以资料和真实事件为基础的编年史,它描写历史人物,描写广阔的战争背景,从士兵的战壕到统帅部的大本营...人物众多,时间跨度很大”。导演尤里.奥泽洛夫则强调《解放》是一部政治电影。一方面,影片力图表现两种体系白热化斗争的不可调和性,努力突出苏联红军的伟大历史使命--把人民从法西斯奴役下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尽管主要内容写的是解放、是胜利,但影片结束时银幕上出现了一行发人深省的文字:“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接着是各参战国在战争中的死亡人数,有苏联,波兰,南斯拉夫,有英国,美国,也有德国...这使得影片的政治思考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战争对于全人类而言永远是一出悲剧。
《解放》摒弃了赫鲁晓夫时期所流行的一种观念:“红军战士在战场上战斗的动机仅仅是为了保全自己的生命,英雄主义的源泉不是人的思想境界精神意志,而是人的求生本能--‘想活'”。《解放》不是这样认为的,《解放》奏响的是英雄主义赞歌,影片通过茨维塔耶夫、鲁金、雅 采夫、扎依采夫、马克西莫夫等人牺牲时的不同描写,强调了红军军人的职责和尊严,歌颂了他们为国捐躯的牺牲精神。此外,《解放》使得最高统帅斯大林的形象重新出现在苏联战争电影中,他的军事才华和历史功绩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肯定。《解放》塑造了交战各方上至统帅部、下至普通战士的为数众多的人物形象,激烈的战斗场面、微妙的外交谈判、惊险的情报斗争、战壕的日常生活,还有那连天的炮火和坦克铁甲的滚滚洪流.....所有这一切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全景战争历史画卷。《解放》是苏联电影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围困》 《围困》是70年代一部颇有影响的战争电影作品,根据作家亚历山大.恰科夫斯基五卷同名长篇小说改编。影片描绘的是伟大卫国战争期间列宁格勒遭受德寇围困的九百天,列宁格勒军民克服种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困难--饥饿,轰炸,疾病,寒冷--保卫了这座“英雄城”并最终打破了德寇的围困。影片以雄浑有力的笔触描绘了这场世界历史上罕见的侵略与反侵略的围城战争。除着重描写列宁格勒被围-死守-打破包围的整个过程外,影片还涉及了同一时期与此相关的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大血战等重大历史事件。
电影《围困》的主题音乐是悲壮的--那是音乐家季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在围城期间创作的《第七交响乐-列宁格勒》,作曲家把交响曲“献给我们的反法西斯战斗,献给我们未来的胜利,献给我出生的城市”。《围困》本身也是一部交响乐,是悲怆,也是英雄,它永远鼓舞着所有那些把自由看得比生命更宝贵的人--无论过去,还是未来。
《莫斯科保卫战》1985年,为了纪念伟大卫国战争胜利40周年,苏联拍摄了又一部全景战争电影巨作:《莫斯科保卫战》。影片的时空跨度起于1941年6月法西斯德国对苏联发起突然袭击,详细描述了卫国战争初期苏联军民所面临的严峻考验:猝不及防的战争,红军惨重的失利,一个个苏联城市和村庄的沦陷,实力悬殊的战斗,苏军战俘沉重的脚步,逃难途中苏联群众的艰辛困苦......然而,苦难没有压倒苏联人民,苏联人民在苦难中学会了战斗,他们用鲜血和生命筑起不可逾越的屏障,终于把号称“不可战胜”的法西斯德军挡在了莫斯科城外--影片的结尾是莫斯科保卫战的伟大胜利。
《莫斯科保卫战》是苏联全景战争电影中最为杰出的一部作品,它在内容上比同类作品更为注重历史的真实性以及对历史人物评价的客观性,在艺术手段上则综合了过去几十年的电影艺术成就,达到了史诗性与叙事性的完美结合。我们无法忘记,在莫斯科/俄罗斯/苏联生死存亡的时刻,斯大林为鼓舞苏联军民斗志来到红场上检阅红军部队,受阅部队的战士们从红场直接走向炮火纷飞的战场;我们无法忘记,红军指挥员向战士们发出最后的呼喊:“弟兄们,俄罗斯虽然大,但我们已经无路可退,我们的身后就是莫斯科!”;我们也无法忘记,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夫率领红旗合唱团来到阵地前沿,让《神圣的战争》的歌声与红军大炮的怒吼声一起在空中飞扬:“...让最高贵的愤怒象波浪翻滚,进行人民的战争,神圣的战争!”......
每一部苏联全景战争电影都是一座高大雄伟的纪念碑,它纪念着一段英雄的历史,这纪念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二)战壕真实电影
如果说,全景战争电影象一座座气势宏伟的纪念碑建筑雕塑综合体,那么风格迥异的另一类电影--“战壕真实”电影--则好比无名烈士墓前静静燃烧着的永恒的火焰:朴素,平凡,却又催人泪下感人至深。
“战壕真实”也是一个文学概念,它是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苏联卫国战争文学第二浪潮中的主导风格,并且在70、80年代有着长足的延续和发展。作家格里高利.巴克拉诺夫的《一寸土》(1960)书名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战壕真实”的特点--真实描写基层指战员在自己狭小阵地上的具体而微的战斗生活,这片阵地在统帅部的作战地图上有多大呢--仅仅是“一寸土”。借用“战壕真实文学”的概念,在电影领域除“全景战争”、“司令部真实”以外的大多数苏联战争电影都可以称之为“战壕真实”──描写局部的战斗,描写比较小的作战单位甚至于单独一个人所面临的战斗。“战壕真实”不仅仅发生在步兵、炮兵战士的战壕里(《一寸土》),也发生在游击队员藏身的山岳林莽之中(《升华》);不仅仅表现在冲破德军集中营铁丝网的坦克车车舱内(《云雀》),也可以书写在苏维埃祖国被战火硝烟遮蔽的天空中(《只有老兵去战斗》)......
战壕真实电影是一个涵义广泛的概念,符合这一概念的作品数量之多难以估量。因此,逐一列举并介绍战壕真实电影的代表作品是很困难的,笔者只能选择放弃。鉴于“战壕真实”风格的电影和文学有完全一致的思想主题,因此在下面想请大家读一段苏联文学家的文字,看一看“战壕真实”究竟是怎样的精神气质。
巴克拉诺夫的《一寸土》是“战壕真实文学”的名作,苏联电影艺术家把它搬上了银幕。在为这部影片拍摄外景的时候,人们来到昔日的战场上挖掘堑壕修建“掩体”,他们在掘开的泥土中发现了一具遗骨--
“活人站在刚刚挖好的堑壕沿上,而他坐在下面。能够将活着的人相互区别开来的那些特征在他身上已经荡然无存,因此无法确定他是什么人。我们的士兵?德国人?然而所有的牙齿却很漂亮、坚实。
铁锹嘎吱一声铲到了什么东西上。挖出来一个红星勋章。勋章的铜扣环在沙土中已锈蚀得发绿了。人们小心翼翼地传看着勋章。从勋章可以断定:是我们的人。说不定还是个军官。
下雨了。细雨飘洒在演员们在电影开拍前穿上的士兵服装的背上、肩上。三十多年前在这一带进行过战斗,那时候,现在站在这里的人中有很多还没有出生。而这些年来他就一直这样坐在战壕里,任凭深深渗入土中的春水秋雨浸泡,任凭树根草根从他身边吸走这些水分,任凭天空中云朵飘浮。
现在雨水冲洗着他:水珠从发乌的眼眶里流出来,留下黑土的痕迹;雨水从裸露的锁骨和肋骨上冲掉泥沙,那里曾有肺叶翕张,心脏跳动。经过雨水的冲刷,漂亮的牙齿仿佛有生命似地熠熠闪光。
‘用方片雨衣盖上。’导演说。他带领摄制组到这里来拍一部反映过去的战争的电影,他们在早已填平并长满荒草的从前的战壕位置上开挖堑壕。
工人们抓起方片雨衣的四角,把雨衣抻开,雨敲打在上面,好像下得更猛了。这是一场露着太阳的夏雨,蒸气从地面升起。下过这样的一场雨后,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会猛长的。
夜里,满天繁星闪耀。象三十多年前一样,这一天夜里他依旧坐在挖开的战壕里。八月的星星朝他飞落下来,在天空留下道道亮迹。到了早上,太阳从他背后升起。太阳从那个时候还不曾有的城市,从那个时候曾是森林的草原上升起来了,它象往常一样地升起来,温暖着大地上的万物生灵。”
这是小说《永远19岁》的第一章。在后面的二十六个章节中,作家把所有的文字都用来叙述19岁的红军中尉特列季亚科夫在卫国战争期间短暂的、平凡的一段经历:战斗,负伤,在后方疗伤,重返前线,友谊,爱情,还有母亲的家信....直到最后,19岁的特列季亚科夫永远地倒在了战壕里──就是多年后这条被重新掘开的战壕。
“战壕真实”作品不仅是苏联艺术家高超的艺术构思的结晶,更是战争幸存者对那些未能生还的战友的深情回忆。它是一支美丽动人的青春赞歌,也是一支追念死者、抚慰生者的安魂曲。
(三)妇女与战争
伟大卫国战争期间,苏联妇女在前方后方各条战线上与男子汉们并肩作战,她们为保卫祖国作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和牺牲。苏联艺术家在文学作品中、在电影银幕上为这些巾帼英雄描画了一幅幅生动感人的肖像。
最具纪实性的“集体肖像”代表作是《战争中没有女性》 。这是白俄罗斯女作家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西耶维奇在1984年发表的一部纪实文学作品,后来被改编为电影剧本并搬上银幕。作者走访了苏联200多个城镇村庄,听取了500多人的回忆并作了录音和笔记,它既是宝贵的文献资料,又是卓越的艺术作品。《战争中没有女性》的主人公是战争中的妇女,是亲身参加过反法西斯战争的800万苏联妇女中不同年龄、不同兵种、不同岗位的代表人物:医务人员、通讯兵、狙击兵、工兵、侦察兵、航空兵、坦克兵、高射炮手、机枪手、骑兵、水兵、政工人员、游击队员、地下工作者......她们以口述或书信形式讲述了自己在战争年代的亲身经历,真实可信而又可歌可泣。在战争来临时她们并没有做好准备,但是战争中血与火的考验、对祖国的爱和对敌人的恨很快把这些普普通通的姑娘变成了勇敢的战士。这些普通的姑娘在战场上风餐露宿,奋勇杀敌--17岁的狙击兵莫罗佐娃在战争中靠一支步枪击毙了75个德寇;这些普通的姑娘舍身忘我地排险克难、救死扶伤--16岁参军的步兵连卫生指导员奥梅利琴科在塞伏斯克城下的激战中一天就从火线上背回来57名伤员;这些普通的姑娘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几年如一日地做着繁重而艰苦的平凡工作,她们是洗衣兵、炊事兵、火车司机、战地坦克修理兵--“没有打过枪的战士”,她们在劳动中承受着一般人着难以想象的身心重负;这些普通的姑娘以一往无前的气概深入敌后从事游击战争和地下斗争,一次次面临绝境,甚至忍受酷刑含垢受辱但始终坚贞不屈....无数的苏联妇女在战斗中牺牲了,即使幸存下来的女战士也留下了战争的深深烙印,身心遭到严重的摧残:有的肢体不全,终身困在病榻之上;有的失去生育能力,战争永远剥夺了她们做母亲的权利;有的精神上留下无法治愈的创伤,一见到血甚至红色的东西就会难受和恶心;有的在战争中失去了心上人而独自度过一生,更有一些姑娘还没有品尝过爱情的幸福就永远失去了希望,因为战争毁坏了她们美丽的躯体,使她们无法象普通人一样生活......《战争中没有女性》刻画了卫国战争中与男子并肩作战的年轻姑娘的伟大心灵,它是对法西斯德寇发动这场惨无人道的战争的控诉,是为苏联妇女在战争中作出的贡献与牺牲而谱写的赞美诗。
描写女战士的还有以下一些电影作品:
《我记着的和我热爱的》 作品描写了一个女子工兵营的战斗生活。少尉伊戈尔接受了一个任务:训练一批刚刚参加工兵部队的姑娘。这些姑娘在被围困900天的列宁格勒经受了种种痛苦:饥饿,寒冷,疾病,失去亲人......她们几乎还是孩子,可是她们所面临的是战争而不是读书、考试或者恋爱。战争是残酷的,而对这些每天带着军犬和排雷器的姑娘来说,战争就显得更加残酷无情了。影片中的姑娘们几乎都牺牲了:第一个牺牲的是瓦丽娅,她是最年轻的一个姑娘;然后是缅什科娃,她为了保护战友扑倒在即将爆炸的地雷上,粉身碎骨;...还有尼娜,她“毫无希望”地爱着自己的指挥员,直到身负重伤被担架抬走之前,少尉才紧紧地握住她的手,用深情的目光表达了自己的爱和愧疚,而尼娜却说:“不用这样,伊戈尔,只要你有那么一点点、一点点表示,我就会感到心满意足了......”
《狙击手》 年轻的吉尔吉斯姑娘阿丽娅从军事学校毕业了,她和维特基娜、科瓦列娃、舒拉以及其他女同学一起,唱着歌列队行进在通往前线的道路上。途中经过一个小湖,姑娘们被清凉的湖水吸引,脱去军装在水中嬉戏。突然,敌机出现了,在炸弹的巨响和机枪子弹的尖啸声中,很多姑娘失去了生命...湖岸上立起了一排墓碑,女战士们毕业后开的第一枪竟然是为牺牲的战友志哀...团部首长要求女战士们留在司令部工作,但阿丽娅和她的伙伴们坚决要求上前线。在前沿阵地,她们在老战士的帮助下渐渐学会了战斗。这时,德军狙击手用冷枪打死了不少红军战士,一个叫作克留格的德军狙击手最为狡猾残忍,为此,前线指挥员马特维也夫给女狙击手们下达了消灭德军狙击手的命令。老战士斯捷潘大叔想出了挖掘暗壕转移射击点的计策,但他还没来得及使用这个方法就牺牲在克留格的枪下。阿丽娅发誓要为斯捷潘报仇,她独自一人拼命挖掘暗壕,失败了又重头再来。暗壕终于挖好了,阿丽娅用纱布缠好鲜血淋漓的双手,端起了狙击步枪。暗壕帮助她掩藏了自己的方位,克留格无法捕捉目标,他恼羞成怒开枪射击阵地上的一只小猫(那是斯捷潘生前所收养的),--狡猾的敌人因此暴露了身形,阿丽娅在这一瞬间射出了复仇的子弹,打死了这个穷凶极恶的刽子手。红军大反攻开始了,阿丽娅在指挥员的带领下和战士们一起冲锋;指挥员倒下了,阿丽娅担负起他的责任,高喊着口号继续向前冲;最后,阿丽娅自己也倒下了,然而,红军的队伍踏着烈士的鲜血继续前进......。当初一起上战场的四个女狙击手只剩下了维特基娜一个人,她在给后方的人们写信,写下了这些牺牲在战场上的姑娘的故事。影片的结尾,银幕上出现了一幅幅黑白照片,观众在照片上看到的,是那些在战争年代亲身经历了本片故事的红军女狙击手们--这种“真实的还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它是一部深受观众喜爱的电影--不仅苏联观众喜爱,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观众也同样喜爱;它经历了岁月的考验而历久弥新,不仅在70年代刚刚问世时打动了所有的人,即使在30多年后的今天,它仍然吸引着新一代的很多年轻人,让他们为之动容为之落泪。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故事发生在1942年:在基洛夫铁路线、白海运河一带的森林中,红军准尉瓦斯科夫带领5个女战士,与德军伞兵破坏小分队展开了殊死的战斗。在实力悬殊的战斗中,女战士们一个接一个地牺牲了:犹太姑娘索尼娅被德寇的匕首刺穿了胸膛;农村姑娘丽莎在求援途中被沼泽吞没;在孤儿院长大的嘉 卡因惊惶失措而无谓牺牲;边防军人的妻子、班长丽达身负重伤,不愿拖累战友而开枪自尽;红军将军的女儿热尼娅,为了掩护战友只身引开敌人,唱着歌牺牲在德寇冲锋枪的扫射下......
女战士们牺牲了,但德国鬼子始终没有能够突破她们守护的阵地--她们守护的是祖国的森林湖泊和土地,是美丽而骄傲的永不屈服的俄罗斯。许多年过去了,湖边的森林里一片寂静,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静悄悄...
中国观众太熟悉这部电影了--《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在某种意义上几乎就是苏联电影的代名词,因此,详细介绍电影的故事情节、人物性格或者思想主题已经没有必要了。在这里,我想引用鲍里斯.瓦西里耶夫本人的一些访谈笔录及作家对读者来信的回答,就作品创作的动机、素材来源等相关情况作一些简单的介绍;同时,对电影导演斯坦尼斯拉夫.罗斯托茨基独特的电影语言作一些简要说明--这对于正确读解电影、充分体会其艺术魅力是完全有必要的。
1. 作家及小说创作背景
鲍里斯.里沃维奇.瓦西里耶夫,1924年5月21日出生于斯摩棱斯克,父亲参加过国内革命战争,是红军骑兵部队的指挥员。卫国战争爆发时,17岁的鲍里斯是一个10年级中学生,7月8日他投笔从戎志愿奔赴前线,作为空降兵部队共青团狙击营的一名普通战士在斯摩棱斯克的森林里和法西斯德军的破坏小组进行战斗(也有资料说是“共青团驱逐机飞行中队”)。1942年曾进入步兵学校学习,毕业后重回战场。1943年瓦西里耶夫(时军衔为中士)身负重伤,伤愈后被送入进装甲兵军事学院进修。1948年毕业,48年至53年在乌拉尔担任运输装备试验工程师(军职),并于1952年加入苏共。1954年瓦西里耶夫开始发表作品,1955年以剧本《军官》初露头角,1956年退役,进入著名剧作家包戈廷的电影剧本写作讲习班,从此开始专职创作,作品包括剧本、电影脚本和小说。1969年中篇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使作家一举成名,小说有17种舞台改编本,包括话剧、歌剧、芭蕾舞剧,1972年由作家担任编剧的同名电影也取得了世界性的成功。1975年作家因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及其舞台剧本获得苏联国家奖金。他的长篇小说《未列入名册》(1974)以及中篇小说《后来发生了战争...》(1984)同样在读者中间获得了热烈反响。1981年首次当选为苏联作家代表大会代表,1984年被授予民族友谊勋章。
瓦西里耶夫的文学创作有以下一些特点。 作品中的的主人公具有纯洁的道德品质:作家主张在当代俄罗斯文学中用“有道德”的主人公取代“有用”的主人公(〈消息报〉1989年1月18日),这句话看似简单,却颇具深意。瓦西里耶夫的作品篇幅不大,情节紧凑,节奏变化、场景切换自然流畅,人物鲜活生动--具有独特的“可视性”,这显然得益于作家在电影剧本写作讲习班的学习经历。瓦西里耶夫还特别擅长描写女战士,这也许是受到妻子的影响:他的妻子是卫国战争中的红军女战士,也是他在装甲兵军事学院的同学--这样的“革命伴侣”真是让我羡慕!!!
瓦西里耶夫将他的三部作品《这里的黎明静悄悄》(1969)、《未列入名册》(1974)以及《后来发生了战争...》(1984)称为三部曲,但这三篇小说内容各自独立,互不联贯,也无共同的环境或人物,三个故事的时间背景与作品发表的时间顺序恰恰相反--既然如此,为什么说是三部曲呢?
部分原因在于,这三部作品具有色彩斑斓而又和谐一致的艺术风貌:情节紧张生动,承接转折突厄而又合情合理;举重若轻,把浓郁的抒情色彩、幽默诙谐的语调、浪漫主义激情与悲剧气氛和谐地熔于一炉;时空交错,把揭示主人公思想、情绪的内心独白、回忆、幻想、梦境与现实场景全都和谐自然地穿插在一起。但是,三部曲之间的联系更主要是在于人物心灵上的一致,是心灵上的血肉相连:无论是牺牲在湖边森林中的5个年轻女战士,还是《未列入名册》中在布列斯特要塞地下工事里战斗到最后一息的科利亚.普鲁日尼科夫中尉,他(她)们和《后来发生了战争...》中那些9年级(2)班的中学生是精神气质完全相同的同一代人。三部曲所描写的是这一代人(也就是“前线一代作家”的同时代人)的生活、学习、战斗、牺牲的历程。《后来发生了战争...》是另外两部作品的序幕,也是联结三部曲的关键纽带,它揭示了这一代人奔赴战场奉献自己青春热血与生命的英雄行为的力量源泉之所在:理想主义,责任心,使命感,对公理和正义的坚持,对知识和艺术的热诚追求,对友谊、爱情以及人世间一切善良美好的感情的向往……正如作者所说:“我的一代--这是1923-1926年诞生的一代,‘赴义的一代’,我们实际上都是中学生,遇上了战争,自愿上了前线。这是令人惊叹的一代,我们怀着创造英雄业绩的无限的信念,并为此作好了准备。
这是牺牲的一代,也是胜利的一代。”
谈到《这里黎明静悄悄》的创作动机,作者说这是由于“记忆的推动”。 “前线一代作家”不仅熟悉“赴义的一代人”,而且总是带着一种生者对死者的诚挚的感情来写作的,有时甚至是负疚感--作为幸存者对牺牲的战友的一种难以名状的过失感。苏联诗人特瓦尔多夫斯基的诗歌《我知道…》真切地表达了这种感情:“我知道/别人未能从战争中归来/不是由于我的过错;他们有的年长/有的年轻/永远长眠在他乡;没有人说过/我曾坐视不救别人的生命/没有人说过啊/可是毕竟,毕竟,毕竟……”。
对历历在目的往事的回忆,对一去不回的战友的缅怀,这已经成为包括瓦西里耶夫在内的“前线一代”作家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描写战争成为他们神圣的职责--追念死者,抚慰生者。
关于创作《这里黎明静悄悄》的素材来源瓦西里耶夫曾经作出了一些说明。
小说里的红军战士最初全是男性,但作者后来把原来的人物除瓦斯科夫准尉外全改为年轻的女战士--这样的艺术构思是为了突出生命与死亡、和平与战争的对比反差,从而使作品的悲剧色彩更加强烈。
小说里的战斗是否确有其事?--作家在答记者问时说:“小说情节是有真实基础的(时间、地点、事件),只不过在森林中和德军伞兵小分队殊死搏斗的不是高射机枪排的女战士,而是驻扎在铁路会让站的一支非作战部队,其中大多是伤员、残疾人和老人,装备只有几条步枪;他们一直战斗到援军到来,最后只有一个中士活了下来。”
瓦斯科夫准尉的人物原型是否就是上述战斗中唯一的幸存者?--“不,这是一个综合形象,是虚构的。”
女战士有人物原型吗?--“没有,没有一个女战士是以任何一个具体的现实人物为蓝本的。” 女战士的构思大约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作家在18岁时曾担任高射机枪排排长,负责了2个月的队列训练任务,这个排里全都是女战士;二是来源于作者在共青团狙击营作战时的一次经历--1941年7月9日,作者随部队第一次到森林里执行任务,在林中空地生机勃勃的绿色草地上,看见了两个被德军破坏小组杀害的农村少女,这一悲剧场景给作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上述“记忆的碎片”只是提供了艺术创作的最初动机,归根结底,每一个女战士都是作家在战前的和平生活以及卫国战争的艰难岁月里所见过的、记忆中的苏联妇女的综合形象--这就是作家所说的“记忆的推动”,也是我们常说的“典型”。
2.导演及其独特的电影语言
斯坦尼斯拉夫.罗斯托茨基生于1922年,他和瓦西里耶夫一样,是经历过战火洗礼的那一代苏联艺术家。卫国战争中,罗斯托茨基始终战斗在第一线并多次负伤;战争没有能够夺去他的生命,但却给他留下了终生残疾--他失去了一条腿。战后,罗斯托茨基以顽强的毅力坚持学完电影学院的课程,他把自己的才华献给了电影事业,拍摄了一系列优秀的电影作品,包括:《这事发生在宾科沃》,《白比姆黑耳朵》,《迎风而立》,《活到星期一》,《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我是一个俄罗斯士兵》,等等。卫国战争题材是罗斯托茨基电影创作的主要内容:他在电影中回忆自己的战友,使这些“永远年轻”的人在银幕上获得重生。罗斯托茨基在1974年获得“苏联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于1970年及1975年两次获苏联国家奖,1980年获得最高奖--列宁奖金。
在《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这部代表作里,罗斯托茨基充分展示了电影艺术的独特魅力,在文学作品的基础上用光影与音响语言创造出一部具有独立艺术价值的电影作品。
电影在主题上是完全与文学原着相一致的:歌颂卫国战争中的普通的英雄,那些在“一寸土”上战斗、牺牲的平凡的战士;当这些战士只是一些年轻的姑娘的时候,作品的悲剧感染力就更为强烈了。
小说改编为电影后分为上下两集,下集的名字是《局部的战斗》--这直接揭示了作品的风格--描写“局部战斗”的“战壕真实”。 在战壕真实作品中,“英雄”的含义与传统思想相比是有所拓展的。从传统的“英雄”涵义来看,只有丽达和冉妮娅才是真正的优秀的红军战士、当之无愧的战斗英雄,其余3个女战士则并非如此。但无论是作家、作品中的准尉,还是作为读者和观众的我们,并不认为这些女战士的牺牲无足轻重。她们都是英雄--因为,女战士们的力量再微薄,那也是战胜法西斯德军的力量的一个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战壕真实”作家在作品中一再强调的就是每一个“普通一兵”的微薄力量--正是这些涓涓细流汇聚成了人民战争的力量无穷的海洋。何况,这些年轻的姑娘本来就不该属于战场,应当由男子汉来保护她们;她们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坚持战斗并血洒疆场,这本身就已经是了不起的英勇行为。在电影里,5个女战士全部牺牲后,负伤的瓦斯科夫准尉满怀着悲伤与愤怒去找德寇复仇,导演用出色的运动摄影以及音响元素使得剧情达到了最高潮--准尉悲愤的面容,闪掠而过的枝叶,连续闪现的五位女战士的特写镜头,悲怆、强烈的主题音乐,这一切不仅仅体现了准尉对敌人的憎恨,也体现了准尉内心失去战友的伤痛,还有因为自己无力保护姑娘们而感到的愧疚...
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在艺术手法的丰富多样以及结构复杂程度上远远超过了文学原作。
最引人注目的是电影时空结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 空 相 但是安排得十分妥 不使人感到造作 也明了易懂。影片共有4 空 系,不同的时空又是用不同的色彩来展现的(我们不妨称之为“色彩蒙太奇”):(1)影片以 束二十年后的和平生活 基 -- 是用真实而自然的彩色表 出 的,并以红色作为主色调(姑娘的红衣服,火红的枫叶)。(2)故事的主 生在 去 的 空-- 是用黑白片表 出 的,既突出了战争年代的严酷,也增加了历史的真实感。(3)在故事的主 空中又有女战士 战前和平 期的回 就是“ 去的 去”的超 事 空( 海中的 ) 但也有人物的幻想所造成的超 事 空(第(4)种时空) 如嘉 卡在回 基 上的幻想。回忆或幻想的时空是用夸张的高调彩色来拍摄的,并以美丽的白色为基调以突出其梦幻色彩,展示了被战争所摧毁的幸福生活和美好希望。也有观点认为存在第5层时空:准尉在战斗间隙对已经牺牲的女战士的回忆--有些用了黑白胶片,也有些用了色彩鲜艳的彩色胶片或者做旧了的彩色胶片,其中彩色胶片以军绿色和鲜红色(红军战士的绿色军装和帽徽上的红星)作为主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