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俄罗斯电影

来源:疯狂俄语 日期:2005-12-09

有过辉煌历史、独树一帜的苏联电影曾经为世界影坛奉献过《战舰波将金号》、《母亲》、《马克辛三部曲》、《列宁在十月》等不朽名片。中国观众对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苏联影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两个人的车站》等仍历历在目。但对1990年代以后的俄罗斯电影却很陌生,颇有与一个老朋友“久违了”的感觉。

走出困境

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电影从创作生产到市场发行一度陷入了困境,这种状况延续了五、六年之久。1980年代,苏联电影的年产量基本上保持在150部左右,后来逐年上升,原因是取消了生产指标的限制,影片内容无需审查,谁有资金就可以拍摄影片。到1991年底,影片产量以惊人的速度增长,高达年产430部,但是质量低下。随后,电影产量又急剧下降,1996年产量仅为26部。近年来影片产量又开始上升,政府希望年产量能达到90部左右。俄罗斯电影“全面开放”的初期,政府对电影失控,致使美国影片大量倾销俄罗斯市场,其本土影片的制作和发行步履维艰。1990年代初,上映的美国片最多。以1995年为例,俄罗斯全年上映影片共286部,其中,美国电影就占了111部。美国影片不乏优秀之作,但充斥俄罗斯银幕的却是一些在美国本土没有人看的、不入流的低劣影片,这些电影一般都是向贫穷的非洲国家输出的。进口这些电影的价格低廉,最便宜的一部只要一千美元,但是一次必须进口五部以上。

低劣的美国影片还引起了其他连锁反应,一些只图赚钱的俄罗斯制片商也投资拍摄三、四流的美国影片的仿制品。于是,大量俄罗斯影片中充满了枪战格斗、色情裸露的镜头。1997年以前,拍摄有一定思想内涵和艺术质量的本土影片,不容易找到投资者。这样的影片即使拍成发行后,成本也不一定能收回。俄罗斯政府为了扶植国产电影,在税收方面对放映本土影片予以优惠,例如,国产片在电影院卖座25%时,收税率为10%;美国片在电影院卖座达到65%时,收税率为50%。即便如此,电影院还是放映美国影片盈利更多一些。

此外,苏联时期存留下来的影院也令人望而生畏:电影院被破坏得很厉害,天知道是什么样的放映机和放映质量;座椅破损得摇摇晃晃,地上吐满了痰,天花板和墙壁有裂缝,银幕脏得像块大抹布。再加上社会治安不良,俄罗斯电影业低迷不难理解。

电影制片厂的技术设备陈旧落后,与先进电影大国的影片制作水准相去甚远。对于导演来说,想拍电影,先要自己设法筹集资金。一些在国际影坛上知名度较高的导演,如拍摄《西伯利亚理发师》的尼・米哈尔柯夫就不愁没有人为他投资,但这样的幸运者终究是极少数。

近几年来,俄罗斯大力加强对国产电影的扶植,通过了《电影法》,为发展“民族电影”铺平了道路。从政府组织机构上也进行了调整:撤销了主管电影的电影委员会,电影归文化部管理,其中一位副部长专负责电影;国家专门拨款投拍一部分影片,而且投资额逐年增加;电影厂更换厂长,一些年轻、有开拓精神和艺术水平的导演担任了制片厂的管理职务;制片厂技术设备得到了更新,电影院陆陆续续也得到改建;两年一度的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改为一年一度,并且国家为电影节拨款。俄罗斯电影逐渐走出了困境,出现了新的生机。

商业化与全球化

俄罗斯的电影制片人除了让本国观众走进影院,还力求使电影登上国际影坛。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拍摄的最有代表性的影片是2000年的《兄弟》。影片的主人公达尼拉是个职业杀手,他参加过阿富汗的战争。他的一个战友为了替自己的弟弟──为芝加哥世界明星联队效力的冰球运动员催索一笔拖欠的佣金,被俄罗斯和美国的黑手党联手杀害。为了讨回公道,惩罚凶手,达尼拉去了美国,深入到了黑手党的内部。在美国,达尼拉有不少险遇;而在莫斯科,著名歌星伊莉娜・萨尔窦柯娃等着他回家。

《兄弟》在俄罗斯国内外获得了相当可观的票房收入,同时,在国内外的众多电影节上赢得了不少奖项,这促使编导阿・巴拉巴诺夫很快就拍出了续集。《兄弟》中枪战场面不算多,但《兄弟》续集却是一部真正的枪战片,再加上歌星伊莉娜・萨尔窦柯娃就是由这位当红歌星本人饰演的,影片就更有卖点了。

但是善于思考的俄罗斯电影理论杂志《电影艺术》的主编达・唐杜列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却指出:这部火爆的《兄弟》续集宣扬的是一种彻头彻尾的俄罗斯法西斯主义。影片在精美的娱乐形式的包装下,描绘了一个血腥屠杀的世界。影片主人公简单化地把人分成自己人和敌人两种。而且,影片中有歧视黑人的情节,这是俄罗斯电影中第一次渗透着种族歧视的思想。但是,即使在这样一个追求商业化、全球化的影片中,俄罗斯文学艺术中固有的人道主义思想依然没有泯灭。在美国,达尼拉本来可以杀死与美国黑手党勾结的俄罗斯黑手党党魁、银行家别尔金。但当达尼拉看到别尔金聪明可爱的幼小儿子时,他不忍心让这个孩子失去父亲,总算给别尔金留了一条生路。

有意思的是,《兄弟》的主演谢尔盖・鲍德洛夫于2001年执导了他的处女作影片,片名正好与《兄弟》相呼应,叫《姐妹》。影片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对同母异父的小姐妹,妹妹与父母同住,幸福富有,姐姐跟着外婆,贫困艰难。起先,妹妹歧视姐姐,但当妹妹的父亲遇到灾难时,唯一来帮助妹妹的是她以德报怨的姐姐。姐姐带着妹妹逃跑,两人相依为命,闯过了一个又一个险境。姐妹俩人的关系最终由嫉恨化解成了爱。

民俗与民情

当有的导演忙于拍摄打打杀杀的枪战片时,有的编导却把镜头对准了俄罗斯的大自然和豪迈的俄罗斯民族性格。如阿・罗果什金从1995年到2000年这五年中,就连续拍了三部颂扬俄罗斯民俗民情的影片。它们分别是《民族狩猎的特征》(1995年)、《民族捕鱼的特征》(1998年)、《冬日民族狩猎的特征》(2000年)。这三部影片都是阿・罗果什金自编自导的。

在《民族狩猎的特征》中,一位专写民俗民情的外国作家来到了俄罗斯,他想了解俄罗斯民族狩猎的情况。他与将军伊沃尔金、列兵库兹米契、列夫・索洛维契克等一起远行去狩猎。令作家不解的是,在为出行狩猎所做的准备工作中,他见到的是一箱一箱的伏特加酒,而不是狩猎所需的各种器械。而且每到一个地方,这些狩猎者首先是喝酒,边喝边聊。狩猎的沿途,作家看到了俄罗斯民俗风情画般的日常生活,了解了俄罗斯民族豪迈浑厚的性格。至于狩猎的成果如何,似乎并不重要。作家得出的结论是:俄罗斯民族狩猎的特征就是喝伏特加酒。凑巧的是,在苏联时期,伏特加酒和电影院的票房收入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两大来源。

影片《民族捕鱼的特征》中的主人公仍然是《狩猎》中的那些人。他们和区检察长、民警局长、地方商人一起,度过了一幕幕险象环生、悲喜交加的经历。不同的仅仅是,狩猎换成了捕鱼。这些主人公在任何行动之前,都必须喝伏特加酒,将军伊沃尔金说:“伏特加是我国人民独一无二的发明,他能使我们凝聚在一起并能制约我们,是我们免于最终解体。”将军还说,饮用伏特加的人需要有与这种酒相称的“文化和智慧”。他们在捕鱼的过程中陷入困境和获取胜利,都是伏特加酒在起作用。最后,捕到的鱼虽然不多,但将军夸奖这些捕鱼者个个都是好样的。

《冬日狩猎的特征》是阿・罗果什金的第一部喜剧片,也是俄罗斯的第一部真正的喜剧片。阿・罗果什金本来是擅长拍摄悲剧的,他说他并不是有意识地要拍喜剧,影片中的那些幽默可笑、令人忍俊不禁的场景是顺乎自然地出现的。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严肃与可笑交织成的。当然,冬日狩猎的原动力仍然是伏特加酒。

爱与人性

很多艺术家都把呼唤爱与人性作为自己从事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曾经拍摄过中国观众非常喜爱的影片《莫斯科不相信眼泪》的导演弗・缅邵夫于2000年拍摄了一部表现跨国之恋的影片《神仙也羡慕》。影片中的女主人公索尼娅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波列日涅夫执政时期电视台的一个编辑,她的丈夫是军事题材小说家,他们有一个儿子。从表面上看,女主人公的家庭生活很幸福。但来自法国《人道报》的一个记者与她发生了她所盼望的真正的爱情。最后,政治原因又使他们不得不分离。

影片创作者认为爱情不应当受国界与政治的制约,而且真正的爱情也是人与人之间的爱的基础。影片的立意是好的,女主人公索尼娅仍由《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中卡佳的扮演者维・阿莲托娃扮演,但由于这部影片的艺术质量平平,影片没有引起轰动效应。

《民族狩猎》与《捕鱼》等三部曲的编导阿・罗果什金于2002年又拍了一部佳作《布谷鸟》。这部影片在当年的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引起了电影人的重视与赞扬。

故事发生在俄罗斯与芬兰接壤的北部边境地区,时间是1944年,当时芬兰与苏联已签订了合约,退出了战争。影片中的人物一共只有三个。年轻的芬兰狙击手维伊科早已厌倦战争,他扔掉了枪,但他穿了一身不知从哪儿弄来的法西斯制服,所以被俄国人当作敌人铐在岩石上;苏军少尉伊凡因被人诬陷,被自己人抓了起来。在一次轰炸之后,生者只剩下了芬兰人维伊科与受重伤的苏军少尉伊凡。在这个荒无人烟的偏远地区,一个斯堪的纳维亚古老的少数民族──萨阿米族的年轻妇女安娜救活了伊凡。伊凡始终把穿着法西斯制服的维伊科当作敌人,任凭维伊科如何解释,由于语言不通,维伊科白费了唇舌。伊凡击伤了维伊科,又是安娜救活了这个芬兰人。两个男人相继与失去了丈夫的安娜发生了爱情,是安娜的爱使伊凡与维伊科化敌为友了。当维伊科与伊凡要离去时,安娜为他们缝制了鹿皮衣服,并为他们准备了粮食。影片结尾,安娜在向她的一对已六、七岁的孪生儿子讲述他们的父亲的故事,她认为,维伊科和伊凡都是孩子们的父亲,孩子们是他们三个人的爱的结晶。

有趣的是,这部影片中,三个主人公各讲各的语言,片中响彻着芬兰语、俄语和萨阿米语,但无需翻译,爱与共同的人性使他们彼此沟通了。

片名叫《布谷鸟》,是因为,芬兰人称狙击手为“布谷鸟”,而安娜说,她的名字按照萨阿米语的语义,也是“布谷鸟”。

俄罗斯电影评论界的人士说,2002年银幕上的射击声少了,像维伊科这样热爱和平和文学的主人公正是观众所期盼的。《布谷鸟》是俄罗斯银幕上的新气象,也许,从此会掀起俄罗斯电影的一股“新浪潮”。

    A+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