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精心打造《护路工》 以两大事件为卖点

来源: 日期:2009-03-24

新浪娱乐讯 詹姆斯・德克和詹姆斯・海斯,或是“美国人”----这是俄罗斯摄制组工作人员对他们的称,沿着一个锈迹斑斑的梯子滑下200英尺,进入莫斯科一个最为曲折的地铁隧道,里面漆黑一片。这就是闻名世界的莫斯科地铁,里面不知道上演了多少好戏,关于莫斯科这座地下城的传说给它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而一部名为《护路工(Trackman)》的俄罗斯电影,将把发生在这里的最精彩的故事搬上银幕。

这部影片目前正在莫斯科紧张地拍摄,其目标群体定位于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数百万影迷。《护路工》是“纪念影视公司”拍摄的首部俄罗斯影片。纪念影视公司由索尼影视娱乐有限公司和巴顿媒体集团组成的一家合资公司,德克和海斯是公司请来的策划与技术顾问。但德克和海斯二人的首要任务是在《护路工》拍摄地向俄罗斯土生土长的工作人员灌输一种好莱坞奉行了多年被证明行之有效的工作道德规范,同时确保电影能按时完工,且不超出预算。   

这部影片的导演是伊戈尔・沙维拉克。德克沙维拉克一直喜欢具有挑战性的事物,出任《护路工》导演,把美国人请来做顾问,对他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对于这种借壳下蛋的做法,他解释说:“我们的理念是吸收美国人制作电影的丰富经验。大家都知道,我们的电影业辉煌过,但现在无论从技术还是观念,都落后了。”   

不过,现在俄罗斯涌现出不少象沙维拉克这样的新锐导演,俄罗斯落后的电影现实也许不会持续太久了。在1991年苏联解体后,影片多反映的是国家在社会、政治和经济诸方面的动荡不安局面。如今,俄罗斯电影开始显现复苏迹象,票房也逐渐回升。与此同时,好莱坞的制片人、发行人也不愿错过任何开发新商机的机会,向俄罗斯影院、发行公司以及电影本身投下巨资。

这是一个双赢的选择。索尼影视娱乐公司主席迈克尔・林顿说:“眼下,这似乎就像是一股淘金热。俄罗斯有制作卖座影片的悠久历史;拥有一批对所从事的事业有着清醒认识的演员和导演。如今,该是脚踏实地做事的时候了。”当然,俄罗斯也是一个喜欢淘金的广袤国度,是一块令人捉摸不透、大伤脑筋的神秘土地。近年来,这里形成了这样一种“惯性”,那就是许多怀揣发财梦的人先是尝到一些甜头,可是过不了多久,他们的梦想又会化为泡影。可即便如此,分析人士和电影高级管理层均表示,目前俄罗斯电影业与几年前相比,前景更广阔,更生机勃勃。

大片《护路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拍的,它是索尼公司计划于今年同巴顿媒体集团合资拍摄的三部俄罗斯影片之一。巴顿媒体集团的合作伙伴包括詹姆斯・海斯的哥哥保罗・海斯及全国娱乐公司总裁莎莉・雷石东,全国娱乐公司总部设在波士顿,经营多家电影院。莎莉・雷石东的父亲是美国媒体大亨、维亚康母公司董事长萨默・雷石东。   

《护路工》也是一部被广泛看好的好莱坞式大片,虽然它同好莱坞卖座大片并无相似之处,预算大约只有200万美元,但故事情节具有典型的俄罗斯特色,触及到俄罗斯人最敏感的神经:银行盗窃计划泡汤,盗贼劫持了两名人质。

人质事件在俄罗斯是个不堪回首的话题,近年来,俄罗斯连续遭遇两次严重人质危机的打击,共造成数百人死亡,第一次发生于2002年的莫斯科剧院,第二次发生于2004年的别斯兰。在这部电影中,盗贼溜进莫斯科迷宫般的地铁隧道,结果遇到了一名神秘杀手,此人是前克格勃特工,醉心于保护地铁线路。莫斯科地下铁路网一直披着神秘的色彩,在民间有很多传说。所以,《护路工》未映先热便毫不奇怪。

但好莱坞影片对《护路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纪念影视公司从一开始就负责影片的监制,让市场调研中心去研究故事主题,甚至不惜血本,从美国请来一位“剧本医生”,对剧本精雕细琢。“造星”也是电影制片商的重要工作,因为俄罗斯同美国一样,影片也需要卖点。

希思特纳大众传媒公司执行董事迈克尔・多纳耶夫说:“俄罗斯电影制片商也要打造自己的布拉德・皮特和莫妮卡-贝鲁奇。”卢森堡公司特赫玛影业公司是希思特纳大众传媒公司一手创建的,该公司今年拍摄了两部俄罗斯电影。特赫玛影业公司正在将圣彼得堡一个未建造完成的军用仓库改造为一个4.5万平方英尺的摄影棚,并计划于明年对外开放。(杨孝文 任秋凌)

    A+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