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歌曲情结

来源: 日期:2009-03-24

常在卡拉OK厅听人演唱俄罗斯歌曲,演唱者一般都是中老年人,唱与听的人素不相识,但心灵上有了沟通和默契。都是从那个岁月走过来的,都有着相似生活的经历或积累,如水的歌声曾经抚慰过多少孤寂而苦闷的心,安抚过多少绝望的灵魂,在那个年代,这些歌曲像一根无形的纽带,很自然地联接起命运相同的人,这也是这些俄罗斯歌曲历久而传唱不衰的原因。

文革时期,人们的思想被牢牢地禁锢着,能够演唱的除了革命样板戏再就是毛主席语录歌了,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开始接触到这些苏俄歌曲:《山楂树》、《小路》、《三套车》、《纺织姑娘》、《游击队之歌》、《伏尔加船夫曲》……那优美.欢快,抑或带着淡淡忧郁异国风情的旋律,深深吸引、撞击着每个人的心怀,这些歌很快便在我们中间悄悄传唱起来。

那时我在一个大学的校办工厂工作,有一天我在水房洗衣服时,不由自主哼起了《三套车》,很快就被人反映给工宣队领导。 那位领导十分重视这一阶级斗争新动向,专门开会不点名批判这种封资修资产阶级思想意识,下来,就勒令我写检查。我在检查上写道:这首歌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同志最喜爱的歌曲之一,是反映农民反抗地主压迫的革命歌曲。谁想到他连看都不看就说不深刻,让我重写,我挖空心思好不容易写出了第二篇,他还说不行,就在我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有人劝我别写了,先放一放再说,于是我过了一个星期才把那份检查原封不动地交给他,他接过检查仍然看都没看就煞有介事地说:“嗯--这就对了嘛。”

我们这一代人,以至我们上一代人都可以说是听着俄罗斯歌曲成长起来的,特别是一些前苏联激昂奋进的乐曲更是深深植根于青年人的心中,就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年进卫军》、《波罗的海天空》、《叶尔绍夫兄弟》三部曲等优秀的前苏联文学作品一样,犹如一支支嘹亮的进军号角,激励着成千上万的青年人勇敢地前进;就像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理想信念一样,已经根深蒂固地渗透到我们那一代人的血液与思想理念之中。

那时和我一个工组的女孩的父亲在学校图书馆当管理员,使我悄悄阅读了许多世界名著,其中看得最多的,还是一些俄罗斯作家的作品,这些作品和歌曲一样充满了魅力,影响和感染了那个时代千千万万的年轻人,这些作品使我们在那个畸型的年月里,从内心深处培养并萌发了一种健康积极向上的情愫,使我们在单调艰苦贫乏的岁月里有了美好的憧憬和向往,使我们这些思想懵懂,知识贫乏半文盲的青年人认识了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屠戈涅夫、高尔基,接受了真善美的熏陶。

我的梦从这里展开飞翔的翅膀。

这些作品为我们展现的是一个崭新而神奇的世界,让我们领略了俄罗斯那油画般绚丽多彩迷人的自然风光,每当我唱起《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伏尔加船歌》、《喀秋莎》,就会联想起普希金笔下《欧根・奥涅金》中纯朴善良的塔吉亚娜和优美的白桦树林;想起屠戈涅夫《猎人日记》里湿润清新,蓊郁美丽的原始森林,涂满阳光的浆果,新鲜的蘑菇,狡猾的鹬鸟,机警的猎犬;想起在白雪皑皑寒冷的西伯利亚服苦役的十二月党人;想起列宾笔下的伏尔加河的纤夫……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家萧洛霍夫在《静静的顿河》中描写哥萨克人歌唱的场面。篝火燃起来了,与天边的晚霞连成一片,火光映红了一群年轻的哥萨克士兵严峻的面庞,歌声凝重深沉,回荡迷漫在广漠的草原和清冷的河面上,歌声中一种精神得到了升华和提炼。这种描写贯穿了整部作品,是一种精彩而夺人心魄的描写,成为这部优秀作品的精髓,她深刻地体现了凝聚于哥萨克民族内核的撼人心魄的力量,使人无时无刻不感到一股扑面而来的肃穆深沉厚重的气息,这是属于一个民族的生动的气息,我为这种展现一个民族深厚内涵的描写所倾倒和折服,一个能够用自己的歌声来凝聚人心,展望人们的追求与热望的民族,无疑是一个优秀而坚强有生命力的民族。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美的轻纱,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歌声就像明媚的春光……”歌声响起,老歌情深,往日依稀。演唱俄罗斯歌曲实际就是在歌声中追寻逝去的岁月,是一种深刻的怀旧。每个时代都有代表那个时代的歌曲,尽管这个时代随着时光的流逝远离我们而去, 而歌声带着那个时代深深的印记仍久久萦绕在我们的心底,好的歌曲是经久不衰的,弥日愈坚,人们在永远不断地吟唱她,由此会联想起许许多多积淀在我们心中美好甜蜜甚至是忧郁困苦的往事, 她和我们生命中最美好的一部分,和我们的青春年华融合在一起。

    A+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