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7月31日,财政部会同农业农村部下达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20.37亿元,支持河北、山东、河南等地实施秋粮作物“一喷多促”。中央财政重点对玉米、大豆、中稻等主要秋粮作物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抗逆剂、杀菌杀虫剂等给予补助,支持农民合作社、服务专业户、农业服务类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供销合作社等符合条件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采取“统防统治”方式推进喷施作业,为稳定秋粮生产、全年粮食丰收提供有力保障。
玉米田管进入关键期 如何度过“虫口关”?
盛夏时节,粮食主产区山东的玉米田管已经进入关键期。如何顺利度过今年的“虫口关”?来看记者在田间地头的采访。
卢锋和王慧丽都是中农立华山东地区为农服务团队的技术人员,两人年龄上相差10岁,既是师徒也是搭档。
6月下旬以来,高温和暴雨交替,虫害来得又急又猛,临沂下辖多地乡镇的玉米田有了害虫,局部出现甜菜夜蛾虫。当地村民每天向卢锋求助咨询的语音留言和电话一个接一个。
临近傍晚,师徒俩人驱车来到了农户申大爷家的虫害地块。只见不少玉米叶子已经被害虫咬成了孔洞,旁边的叶子也被吃掉了一大半。
甜菜夜蛾属于鳞翅目夜蛾科,食性杂,抗性大,喜欢在夜间活动,如果不及时防治,会导致玉米、大豆、花生等多种农作物大幅减产。令师徒俩人费解的是,同一种药方在相邻两个地块上的效果却完全不一样。
细心的丽慧发现,原来是农户申大爷的打药方式出现了问题。
中农立华山东服务团队技术人员王丽慧介绍:“甜菜夜蛾非常狡猾,它既在叶片背面危害,还在叶芯里危害,针对这种情况,在田间要单行去打药,并且打药的时候要一拖一扣,这样才能打匀打透,效果才好。再有一点,甜菜夜蛾基本上是在晚上才出来吃叶片,所以下午的四点以后去打药效果才更好。”
找到了问题症结,师徒俩又拿出了他们下田治虫的“武器”——一支笔、一把标记卡。
中农立华山东服务团队技术人员卢锋介绍:“我们用标记牌把受害较重的植株做一个标记,然后把这上边的虫口数量在这个标牌上记录下来,等我们药效回访的时候,就可以清楚地知道,用药前几条虫子,用药后几条虫子,这样药效一目了然,非常清楚。”
天黑前,申大爷在师徒俩的指导下完成了6亩玉米地的喷施作业。为了及时检验打药效果,第二天早上八点多,他们又前往田间回访,卢锋数虫口数量,丽慧记录防治效果。
王丽慧称:“这个虫子基本上都已经死了,我们这个方案还是能做到傍晚打虫、次日清早来捡虫的,效果非常不错,这一次我是真的跟卢老师学到了很多东西。”
接着,师徒俩把早上拍摄的防治效果连同防治技术的视频一起发送到了农户的微信群里,线上线下同步展开指导,加深农户对病虫害防治技术的了解。
卢锋称:“我们要提高农户病虫害的预防意识,把工作做在前面。”
“三夏”期间,师徒俩和团队小伙伴们分头行动,基本每天都要驱车加步行200公里以上,他们跑遍了莒南县、临沭县等26个县区、146个重点乡镇的虫害发生地,累计服务农民21000多人,打好“虫口夺粮”这场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