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国空间站进入常态化运营模式。在中国空间站上开展的实验中,有的是在空间站舱内进行,而一部分实验则是需要在舱外开展。中国空间站材料舱外暴露实验装置自2023年3月8日出舱至今,已在轨实验满一年。3月14日,装置及装
中国空间站首批舱外暴露实验材料样品完成实验 成功取回
在中国空间站上开展的实验中,有的是在空间站舱内进行,而一部分实验则是需要在舱外开展。中国空间站材料舱外暴露实验装置自2023年3月8日出舱至今,已在轨实验满一年。昨晚(14日),装置及装置中安装的首批400余个材料样品
美“星舟”火箭实施第三次试射
新华社洛杉矶3月14日电(记者谭晶晶)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星舟以及飞船集成系统14日进行第三次试射。公司发布的最新消息称,星舟第二级飞船在再入大气层阶段失去联系。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直播
“AI换脸”真假难辨,如何防范新型诈骗?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一些不法分子开始利用AI技术融合他人面孔和声音,制造非常逼真的合成图像来实施新型网络诈骗,这类骗局常常会在短时间内给被害人造成较大损失。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识别和防范新型诈骗?
有人偷了你的
新职业里的新动能|在数字孪生里感受“科技范”——走近数字孪生应用技术员
海报制作:方金洋
走进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国家动漫园里的大型动作捕捉棚,四周环绕着三十多个高清红外摄像头,身着特定装备的动捕演员正在中心表演,一个做着相同动作的虚拟动漫角色在电脑上跃然而生。
这是动作数字孪生,利
全球首位AI工程师诞生 “码农”未来会消失?
中新网3月14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吴涛)程序员工程师开发出了AI程序员替代自己编程,然后革了自己的命?随着全球首位AI工程师Devin的诞生,这样的桥段有可能要上演。 近日,AI时代需不需要程序员引发热议,李彦宏、周鸿祎
国产商用飞机ARJ21和C919亮相马来西亚
这是3月13日在马来西亚雪兰莪州的苏丹阿卜杜勒·阿齐兹·沙阿机场拍摄的C919大飞机机舱内部。中国国产商用飞机ARJ21和C919日前飞抵位于马来西亚雪兰莪州的苏丹阿卜杜勒·阿齐兹·沙阿机
日本民企火箭首试运送卫星上天失败
新华社东京3月13日电(记者钱铮)日本商业航天公司太空一号(SPACE ONE)13日从位于和歌山县的纪伊太空发射场发射一枚小型固体燃料火箭,火箭升空数秒后爆炸解体。 这是日本民间企业首次尝试用自己研制的火箭运送卫星上
翼龙-2H无人机在贵州完成首次人工增雨作业飞行
记者从航空工业集团了解到,我国自主研制的翼龙-2H气象型无人机在贵州省西部地区首次成功实施人工增雨作业飞行。 此次翼龙-2H气象型无人机累计飞行近5小时,作业影响区域覆盖贵州省毕节、六盘水、安顺等地区。这
吃到了会发光的虾肉是核污水导致的?2月科学流言榜来了→
1.年轻时近视,老了就能抵消老花眼?
流言内容:近视虽然难受,但熬到老就有好处,因为近视的人,老了看东西会变清楚,更不容易老花。
真相解读:这种说法非常不严谨。近视和老花眼是两种常见的视力问题,分别影响远视和近视能力。近视
中国航天人的浪漫!神十七乘组在同一件舱外航天服上都签名了
随着神舟十七号乘组第二次出舱活动结束,在蓝色的舱外航天服B上,神舟十七号乘组三位航天员的签名依次排列,见证了三位航天员团结合作,执行任务的坚定足迹。
低空经济如何影响未来生活
生活在深圳、成都、合肥等地的居民现在抬头看看天空,不时能看到无人机、无人驾驶航空器、直升机忙忙碌碌:送餐送血、观光游览、短距通勤…… 低空经济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图景。未来低空经济会如何发
动物能嗅到人类的恐惧吗?
很多动物都有灵敏的嗅觉,但它们能嗅到表明一个人感到恐惧的化学信号吗?
为了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研究人员重点关注了马和狗等动物对人类观看搞笑或恐怖视频时散发的各种气味的反应。
在一项关于马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让参与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全域联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图为科研人员正在对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进行升级改造。 ◎本报记者 吴长锋 洪敬谱 很多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以某个科学城作为核心承载区或主阵地,合肥则是直接以整个市来承载。这意味着,所有合肥的行
发现关键基因 我国科学家破解复粒稻“三粒一簇”之谜
光明日报北京3月9日电(记者杨舒)复粒稻是一种独特的水稻种质资源,与普通水稻穗子上种子粒粒分明不同,它结出的种子可以三粒长在一簇上,因此又被称为三粒奇,但这三粒一簇特性的机制一直未被破解。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
“科技+文化”塑造新型消费业态
一名教练在四川阿坝州理县鹧鸪山滑雪场教游客滑雪。新华社记者 王曦摄 ◎本报记者 王迎霞 杨 仑 颉满斌 李丽云 朱 虹 滑雪场上特殊材料制成的装备,各景区精彩纷呈的国潮活动及周边产品,网络平台丰富
给亚运会送铁饼的机器狗,何时跑进我们的生活?
你是不是也曾梦想拥有一只赛博朋克机器狗?它可以陪你散步、也可以为你拿包裹,甚至给你做家务......如今,梦想已照进现实。
王兴兴,一名90后机器人创业者,在读硕士期间做出第一款四足机器人XDog。当机器人插上人工智能的翅
两会新华鲜报|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中国大市场向“新”而行
中国大市场蕴含着产业的演进,催生出强大的向新力。 从2015年、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先后提出互联网+智能+,再到今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人工智能+,这是中国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释放创新动能的新信
人形机器人:用高精尖技术塑造人类的新伙伴
近日,一条人形机器人进厂‘打工’的视频引发网友热议。视频中,人形机器人顺利完成汽车门锁质检、安全带检测、车灯盖板质检等工作,还以柔顺的动作极其流畅地贴好了车标。整个过程中,人形机器人展现出精巧的
填补空白!我国大口径沉积物柱状取样技术取得新突破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发的大口径沉积物柱状取样系统,在南黄海海域完成海上试验验证,获取单柱、连续、低扰动500毫米大口径柱状沉积物7.89米,创造了该海域大口径柱状沉积物的最长取样记录,填补了我国大口径沉积
关于肥胖,世卫组织这么说
3月4日是世界肥胖日。今年世界肥胖日的主题是让我们谈谈肥胖和…… ,关注日益增长的儿童和青少年肥胖问题。如何界定肥胖?肥胖有何危害?如何预防?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官网介绍,超重和肥胖是指对健康构成风险的异
国产盾构机有了全系列“中国心”
◎本报记者 矫 阳 近日,在湖南长沙的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建重工)第二产业园,一间代号为197的厂房里,直径从3米至8.6米的多个大铁环正被加工制造中。 这些大铁环叫主轴承,是盾构机的心脏部件
日本计划利用废木材生产乙醇
◎孙晶 乙醇是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的原料之一。据《日本经济新闻》近日报道,日本的一些公司正研究利用木材废料生产乙醇并计划自2027年开始量产。 可持续航空燃料有利于应对全球变暖问题。与传统由石油制成的
科技力量助“新三样”畅销海外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民生实事始终是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最关注的话题之一。据此,本版开设今日关注栏目,聚焦外贸新三样、医疗、农村、教育、养老等民生话题,解析这些新热点背后的科技支撑。
与往年一样,全国人
我科学家提出拓扑量子催化新概念
本报合肥3月4日电(记者丁一鸣 通讯员王敏)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曾杰教授团队和王征飞教授团队合作,提出拓扑量子催化新概念。研究人员通过巧妙设计,将拓扑量子物态调控方案用于催化实验,为揭示催化反应中拓扑表面态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