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爱情 读懂暗恋这本书

来源:精品购物指南 日期:2016-06-07

  暗恋不是少女的专利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这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著名诗句,也可以说是对暗恋的一种诗意的描绘。

  很多文学艺术影视作品都描写过暗恋的故事,但主人公大多是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好像暗恋是青春期的伴生品,只属于爱意朦胧的中学生。实际上,在职场的女白领中,在30岁上下的轻熟女里,暗恋才真正是涌动的江湖。

  少女的暗恋是由于初涉情愫,羞于表达、胆怯、怕被拒绝。而成熟女性的暗恋却往往是因为现实的障碍,比如自己或者对方已经有了家庭或恋人、双方所处的地位比较悬殊、对自身条件严重不自信、年龄差异等等,面对这些现实中的障碍和阻力,只得把感情隐藏在心里。少女的暗恋多数属于不敢说出口,而轻熟女的暗恋多数却是不能说出口,它成为一种永远就只有自己知道的内心情感。没有办法,因为爱一个人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运气。

  暗恋的复杂内涵

  对于少女来说,暗恋是一种说不出口的爱情。但对于趋于成熟的女性来说,暗恋就有了复杂的内涵——

  喜欢。女性喜欢男性的原因很多,外形上的帅气、俊朗、阳光、整洁;气质上的文雅、阳刚、洒脱、成熟;为人处世上的大方、圆润、随和、孤傲;工作风格上的干练、果断、缜密、霸气。所有这些特点中任何一点都可能会使他成为让某位女性喜欢的人。

  倾慕。“外貌协会”的女性倾慕美男子,拜金女倾慕多金男,但那毕竟是少数,多数女性在与男性相处时往往自然而然地把自己当作弱者,因而倾慕那些办事能力强、自信满满的伟男子或多才多艺、知识广博的智慧男。

  崇拜。崇拜是从仰视的角度来看对方,当有一定的距离时,倾慕就易于演化为崇拜。上司、老板、师长、前辈都有可能成为女性崇拜的对象。

  喜欢、倾慕和崇拜其实都是很正常的情感,似乎没有什么不可以表达出来的,怎么会变成暗恋呢?问题正在于女性在处理感情时偏于感性,很多30岁左右的女性又处于感情生活转向平淡的阶段,对异性的喜欢、倾慕和崇拜不经意间就升级为爱恋。喜欢对方,就有一种要把对方摆在自己面前,天天看着的欲望;倾慕对方,就愿意拥抱着他献上一个热烈的亲吻;崇拜对方,就生出了依赖感,恨不得把一切托付给他。当然,这些只是发生在她们的心里,所以,才成了暗恋。

  暗恋动力学

  暗恋与“明恋”最大的区别就是心中的爱意不能表白。但是,爱意本身是一种能量,能量是需要释放的,对爱的表达就是爱情能量的最好释放。不能表达,如何释放爱的能量呢?当然,暗恋有它特有的释放方式。

  当你暗中喜欢、倾慕和崇拜一个人时,被暗恋着的他就像一个标尺似的立在你的心里,为了能追上他,达到他的水准,你就会努力地学习和工作,暗中和他较劲。有的高中生因为暗恋成绩优秀的同学而考上清华、北大,有的白领因为暗恋勤勉的上司而改掉从小养成的懒散习惯,这就叫为暗恋而改变。

  在暗恋中,往往会不知不觉地去追寻着对方的脚步,并因此而使自己进步。当别人发现你比以前优秀了很多时,你自己却还没有意识到。当你最终意识到这个暗中追逐的过程时,才会体会到暗恋的美好,应该感激那个暗恋着或者暗恋过的人,虽然他不知道你曾经喜欢、倾慕或者崇拜过他,但的确是他曾经给过你动力、勇气和毅力去改变自己。

  暗恋中的人就像大海,从海岸上远远望去一片平静,实际上在大海的深处有巨大的翻涌,在望不到的远海还有惊涛骇浪,那其中蕴藏着难以想像的能量。

  泄露暗恋的举止

  暗恋虽然是不露声色的一种内在情感,但也总免不了会在言行上露出一些痕迹——

  接近。心中的暗恋会让你的身体在不知不觉中总是离他近一些,无意间走到他的工位旁边,午餐时坐在他的身旁或对面。就算不是一起工作的同事,你也会在物理距离上靠他近一些,绕路去经过他的住处,舍近求远地坐他常坐的地铁线路。

  关注。只要他出现在你的视野里,你的目光就会时常追随着他。他的身影、声音以至他的名字都对你有特殊的吸引力。不管谁提到他,你都会竖起耳朵去听在说什么,甚至有时还会忘乎所以地去追问。

  说私房话。有什么不方便跟别人说的话,首先想到要去跟他说。不管是工作上的事情,还是个人生活的事情,特别是感情方面的事情,总想说给他听并征询他的意见。有了难以解决的问题,最先想到要求助的人也是他。

  特殊小动作。在没有自我意识的情况下,会对他做出一些特殊的小动作——舔嘴唇:女性在对异性产生兴趣时,下意识的微动作反应;玩头发:女性内心想对男性表达心意时的下意识动作;模仿:对方摆出一个姿势或手势,自己会下意识地去模仿,如搔痒、扶眼镜、捋头发等。

  注视。眼睛最容易泄露内心的秘密,而且想隐藏都难。当暗恋他时,你的目光就会追随着他,而且总会找机会看他的眼睛。每次他看你的时候,你都假装看别处,而他看别处的时候,你却一直在看他。

    A+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