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哈萨克汗国建立550周年,从1465年起,这片土地开始存在明确的部落符号及划分区域,并且有了统一的意识形态。10月初,哈萨克斯坦在南部江布尔州首府塔拉兹市隆重举行了盛大庆祝活动。在塔拉兹街头,《环球时报》记者发现,随处可见的毡房华丽而不失庄重,十分惹人注目。与游牧生产生活方式紧密相连的毡房,如今已退出哈萨克斯坦人的日常生活,但作为民族传统的象征符号,有着深远的意义。
帐篷里挂着狼皮
为了庆祝550周年,在市中心友谊广场后面一条宽阔的街道上,建起22座形状相似、装饰迥异的毡房。每座毡房后面都有一个露天“厨房”,身着传统服饰的哈萨克斯坦人用大锅煮着食物,供前面毡房里的客人享用。到达塔拉兹的当天晚上,《环球时报》记者作为客人被请到一座毡房中。
每座毡房由不同的公司承建,外形依旧很传统,但内部却是现代和传统合璧。房梁上挂着水晶灯具,毡墙上却还挂着布袋、壁毡等代表传统文化的物品。餐桌上摆着西式餐具,但端进毡房里的都是哈萨克传统食物,如“那仁”(手抓羊肉)、手抓饭、马奶。
从事畜牧生产的哈萨克族主要食牛羊马肉, “那仁”即是把羊肉煮熟后放进盘中,然后把面片和洋葱头拌在一起,再浇上肉汤,用手抓食。被哈萨克人视为上品的马肉是哈萨克人的最爱,而咸中带酸的马奶被认为极具营养价值和医疗功效。
当地人对记者说,食肉者当中,如果狼排第一,那么哈萨克人则排第二。这句话的真实性可以在餐桌上深刻地感受到。哈萨克人不仅乐于把自己和狼相比,其对狼的珍视也可以从毡房的布置中看到。一般在正对毡房门的毡墙上都挂着价值不菲的狼皮。
整个毡房不用一枚钉子
毡房一般高3米左右,占地面积二三十平方米,四周是环形的毡墙,上面是圆形的屋顶。穹顶有时用桦木制成,有时用的是红柳。拱形让它和房杆完美结合,具有超强的负重能力,同时还让毡房显得美观。门框和门用松木制作,各处连接的材料则是牛皮绳和牛筋。作为游牧民族的哈萨克人一年要搬很多次家,整个毡房不用一枚钉子,因为它需要有便携、坚固和轻便的优点。当材料准备好时,一般两个多小时即可“盖”起一座毡房。2014年,哈萨克毡房的搭建方法还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古代,毡房内的布置彰显哈萨克族女人的心灵手巧,从花毡到壁挂,收纳盒、被子、枕头、坐席都是妇女们一针一线打造出来的。
一个只有二三十平方米的毡房既要承担起客厅的功能,又要有卧室的职能,要安排好是不太容易的。一般的毡房中都铺着颜色艳丽的地毯,中间放着木质的矮桌,靠着毡墙的位置有床、柜子,有的还摆有骑射的用具。墙上挂有狼皮、狐狸皮,还有传统乐器冬不拉。房间并不显得拥挤,中间还会有孩子玩耍的地方。
为了举行纪念550周年的活动,在塔拉兹市的首任总统公园中,也树立起了不少毡房。陪同我们的当地翻译指着一座外部的穹顶和毡墙均用金色装饰的毡房说,那样的毡房是富贵人家的标志。
“可汗之帐”,世界最大帐篷
哈萨克斯坦于1991年苏联解体后独立至今,国家认同仍是该国面临的问题。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正通过一系列国家活动来强化本民族传统,增加民众对本民族的认识。从这个角度来说,毡房不是简单的居所或生活习惯,而是族群的象征。
位于首都阿斯塔纳的高档购物中心 “可汗之帐”,高150米,被称作世界最大帐篷,是阿斯塔纳城区中轴线人行道的终点。该建筑的原型就是哈萨克毡房。作为一个地标建筑,其呈倾斜针尖状的顶端不时唤起人们对哈萨克毡房的想象。
哈萨克斯坦于1997年迁都至阿斯塔纳,城市干净、现代化,正慢慢向一个国际大都市发展,和人们心中传统的游牧世界相距甚远。但“可汗之帐”的宏伟壮观正以其“毡房”的象征潜移默化地培育着哈萨克民族的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