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教育体制改革始于80年代后期。在苏联存在的漫长的70多年里,其教育一直实行单一的国家办学 体制,所需办学条件均由国家包揽。单一的办学模式在实现普及义务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整体办学 条件等方面发挥了作用。但是这种办学模式也有其弱点。一是加重了国家负担,同时也限制了社会、个人办学 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办学模式单调死板,不易形成具有活力的竞争机制。事实上国家也是无力包办一切教 育的。十月革命后,前苏联的教育虽然经历了恢复和发展时期,到70年代已基本普及了十年制义务教育。但是 到了80年代后期,伴随着经济的严重停滞,其教育也是举步不前,诸多矛盾已经显露出来。这期间以戈尔巴乔 夫为代表的激进派在推行“民主社会主义”和发展市场经济这一社会改革发展总目标的指导下,于1988年制定 了一系列相应的教育改革法令,从总体上勾画了与社会政治经济改革要求基本一致的教育模式框架。但是,由 于经济危机,诸多问题在决策方面的失误,加之民族矛盾日益激化,前苏联终于在1991年解体。而后以叶利钦 为代表的俄罗斯政府继续进行激进的政治经济改革。由于政治局势动荡,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快,体 制形成的惰性,人们观念的陈旧,使俄罗斯的经济陷入了瘫痪。大批工厂停产、倒闭、国民生产总值骤然下滑 ,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失业率猛增,贫富悬殊,造成了社会矛盾尖锐、治安恶化。这些不稳定的因素不仅 困扰着俄罗斯的经济改革进程,使俄罗斯的教育也陷入了二战以来最困难的境地。
一是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教学科研举步维艰。前苏联实行高度的计划经济,教育经费一直以国家财政预算 拨款为主要来源,学校总经费中国家预算拨款占98%,而且在国家财政预算中所占比例一直是递增的。80年代初 已达15%。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国民生产总值下降了一半,教育经费一减再减,近几年只占国家财政预算的7 .4~7.6%,降到了历史的最低点,况且还经常不到位。1992年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拨款只占实际需要的30%,连支 付教师的工资都不够。高校的教学科研工作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对科研仪器的需求只能满足20%。高校的科研经 费只占科研拨款总额的9%,而高校中的博士、副博士却占了全国博士、副博士的一半。校舍年久失修,无法维 持正常的教学,很多中学生在两部制的学校里就读。
二是教育界人才外流严重,教师队伍日趋老化。前苏联政府对知识分子实行较优厚的工资待遇,使他们能 够一心搞业务。苏联解体后知识分子的生活每况愈下,教师的工资降到了全国倒数第一,而且经常是长期拖欠 。特别是科研经费缺少,使他们无法进行专业研究,不得已纷纷自寻门路。据调查,前苏联的40%的理论物理学 家和12%的实验物理学家在国外工作。现在新毕业的大学生不愿到教育界工作,老教师为生活所迫,也纷纷弃教 经商。仅1990年俄高教委属院校就有2000多名教师调出学校,他们大多是专业水平较高的中青年教师。近两年 在学校里30岁以下的教师已不多见。而高校人才的隐性外流则是无法计算的。因生活所迫,教师不能安心于教 学工作,大多从事第二、第三职业,而且很多是与教学无关。
教育界的这种困难混乱的局面必然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少学生开始辍学。在沈阳~伊尔库茨克的航 班上,笔者见到了一个11岁的男孩帮助母亲经商,在俄罗斯的公共汽车上卖票的孩子也是屡见不鲜。据一份区 域性调查显示,俄高校中30%的学生对课内学习不感兴趣,转而学习与经商有关的商贸知识和技能。50%的学生 想找份活干。近中专在校生减少了34万,高校生减少了5.7万。在全日制大学里读书的学生仅占学生总数的57. 5%,而函授生的人数明显增加,就是说仅有一半多点的学生可能受到高质量的教育。
俄罗斯教育的严峻现状引起了俄联邦政府的极大关注,对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进行认真切实的改革已刻 不容缓。而这一任务能否顺利完成,不仅关系到整个俄罗斯高等学校的未来,而且也关系到俄罗斯的未来。19 92年7月俄罗斯联邦政府颁布了《教育法》,其教学体制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是变教育的国家机构为“国家── 社会”机构。就是说,实施教育不仅是国家的义务,也是社会和个人的义务,确立了社会、个人在办学中的主 体地位。俄罗斯联邦教育法规定,教育机构的创立人可以是国家政权机关,国家管理机关,地方政权机关;本 国或外国的各种所有制形式的联合企业、公司、机关和组织;社会和宗教组织以及它们的联合体;俄罗斯公民 、其他国家公民。《教育法》极大鼓励了社会各界办学的积极性,现已成立了私立学校几百所,同时也出现了 宗教学校和与外国合办的大学。为鼓励社会办学、吸纳资金,国家还规定向教育系统投资的企业、组织和个人 (包括外国人)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允许学校从事商业性活动,并享有对所得收入的支配权,用以解决工资、 助学金或改善学校的设施,有权将对外经济活动的收入全部留归己有。
在当前俄罗斯政府无法保证教育经费的情况下学校如何在经济改革的漩涡中寻找赖以生存的途径,成了学 校领导考虑的头等大事。各校纷纷利用自己的现有条件搞起了各种形式的创收活动。大体有以下几种:(1)扩大 招收自费生的比例。自费生的含义在前苏联实质是合同生。学生的学习费用由该生签订合同的机构提供,学成 后必须回到该机构工作。这类学生的名额包含在计划招生数内,约占控制数的30%。新的教育法使高校有了极大 的自主权,可随意与合作者签订合同,且数额不限。于是许多学校尽量少招公费生,而用合同生和自费生填充 招生计划。各校还纷纷调整专业设置,开设法律、计算机、商务管理、外语等社会热门专业,争招学生,增加 收入。(2)扩大招收外国留学生。外国留学生在俄高校读两年预科(主要解决语言问题),无需考试可直接升入 大学。学费以美元计算。为了吸收更多的留学生,有的尖端专业也开始对外招生。(3)除了这些长项外,各校还 竞相举办各种短期学习班。如英语、计算机、法律、商贸、财会,甚至武术班等招生广告到处可见。有的学校 将部分教室、实验室和实验设备租给私立学校。各职业学校利用自己的优势办起了校办企业,使教学与生产相 结合。
总之,鉴于俄罗斯正处在新旧体制交替的动荡时期,整个经济秩序尚未步入正轨,在短期内政府根本无力 解决教育经费的危机的现实下,多渠道寻求预算外资金以解燃眉之急已成了各校的共同举措。有资料表明,近 年来普通学校自筹资金的份额已达总经费的30%,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996年俄高教委确立年度任务时,再次 把多渠道筹集资金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这样,各级各类学校挖掘潜力,开拓门路,多方筹集资金的路子 越来越广。究竟俄罗斯的教育改革发展到何种程度,有待我们进一步观察。
作者单位:石油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