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大学,200余年风雨兼程

来源: 作者: 万里虹 时间: 2007-9-27 来源:路客网 日期:2009-03-29

走下旅游大巴,无意中回望,眼前猛地一亮:两边绵延着大片森林,在两片绿色海洋中间,一座奶白色和暗红色相间的摩天大楼,拔地而起,哥特式的尖顶似乎要刺破低垂的浮云。这种建筑风格十分熟悉,仿佛在哪里见过。

想起来了,那是斯大林式建筑的典范。据说全莫斯科只有七幢类似的建筑,其中最壮观的就是莫斯科大学主楼,此刻,它正将全貌一览无余地展现于我们面前(插图1)。

有首歌词写得好,“深夜花园里,四处静悄悄,树叶儿也不再沙沙响,夜色多么好,令我心神往,在这迷人的晚上。”“长夜快过去,天色蒙蒙亮,衷心祝福你好姑娘,但愿从今后,你我永不忘,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很多人对这首《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耳熟能详,即使记不起全部歌词,也大多能哼几段。但如果补问你一句,“莫斯科郊外”在哪里?答案似乎远在天边,但当我朝着莫斯科大学主楼走过去时,发现“答案就在眼前”。

此时是下午三点钟左右,四处静得只能听得见树叶儿沙沙地响。麻雀山近在咫尺,不知不觉,我们已经站在莫斯科地势最高的地段上,脚下是缓缓流淌的神秘的莫斯科河。步行20分钟左右,还可以抵达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院落。

这里的森林和莫斯科别处的森林,差别似乎并不大,都是浓郁茂盛、高大挺拔的那种,若想看到每棵树的顶端,须仰视成一定角度,才能见到。在外面大道上行走的人,很难看到森林的全貌。

走过第一个红绿灯,沿着左片森林(插图2)的右端走。

在整个视野里,除了游客,只有不时驶过的一辆辆汽车。学生们此刻难道全部在校园里读书?美妙的自然风景,只好暂时让我们这些路人享用了。一下子“明白”为什么歌词里写“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而不是“莫斯科郊外的下午”。莘莘学子们只有晚上才有时间,来到这天然的森林氧吧,充分享受休闲和浪漫。

等第二个交通指示灯换成了绿色,我们便迈过那条左右方向的大通道,继续沿着左片森林的右端,往莫斯科大学主楼方向走去。莫斯科大学于1775年建校,1953年扩建,全名叫“国立莫斯科大学MB罗蒙索诺夫大学”。比中国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成立时间都早许多,但与世界其他名校比起来,还是比较晚。莫斯科大学的成立时间,比英国牛津大学晚706年,比剑桥大学晚566年;比美国哈佛大学晚139年,比耶鲁大学晚74年。但这并影响莫斯科大学跻身世界名校前十位。在美国国家标准局近年对欧洲各大学及学院教育品质的评审中,莫斯科大学均名列前茅。

迈过第三条左右方向的大道,大学主楼离我们越来越近。往右望过去,只见正对主楼前面不远处,有个椭圆型喷泉底座,喷泉朝大道这边,每隔一定距离,便伫立着一尊头像或胸像,显然那是获得莫斯科大学学位头衔的杰出人物,单从雕像难以一一分辨他们。但我知道,这所学校曾诞生八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目前俄罗斯政府要员和高科技领域的杰出专家,大都毕业于该校。 跨过第四条左右方向的大道,便走到拾级而上的台阶前端。主楼好象没有围墙与外界隔绝,也没有门卫放哨站岗。莫非从麻雀山到主楼这一大片宝地,都属于莫大?

石阶被刚刚下过的小雨清洗过,看上去有些质感。走完第一段台阶,两个人物的全身像赫然映入眼帘。主楼左边是位女士(插图3)。

她的右手自然垂落,左手抚住一个框架式版面;主楼右边是位男士,他正用双手托起厚重的书籍。雕塑旁有俄文介绍,估计是说明他们在某些领域作出过杰出贡献。

莫大占地4000亩,主楼高240米,共39层。旁边分别是大学生和研究生宿舍(插图4),拥有近6000个房间。有人作了个形象的比喻,假如一个新生的婴儿,在每个房间只住一天,当他住遍所有的宿舍后,已经长成16岁的青年了。

1957年,毛泽东主席访问前苏联,对中国留苏学生曾发表过热情洋溢的演讲,地点就在这栋大楼的大礼堂里(插图5,翻拍)。

我多想亲身感悟历史的脉动,亲眼见见伟人讲演的那个礼堂:“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还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讲得多好啊,典型的毛氏名言,大气、豪迈、激昂。

想来学生们都在上课,我便抱着侥幸心理,想走到主楼里面去看个究竟。试着用力推开一扇门,轻轻走了两小步,发现有个管理人员正端坐在板凳上。因为忙惹出麻烦,我赶紧收步,回头推门,走了出来。原本还想顺便看看大礼堂休息厅墙壁上挂的中国古代名人画像,有祖冲之、李时珍等人,看来只好从画册上去搜寻他们了。

那些被毛主席接见的中国留学生回忆说,那是他们“一生中最珍贵的记忆”。时隔44年后,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俄罗斯总统普京的陪同下,于1991年正式访问莫大,并作了题为《共创中俄关系的美好未来》的演讲。比起毛主席那次即兴演讲,江主席似乎没有留下朗朗上口、广为流传的佳句,通篇演讲词显得正式而系统。

这次虽然没能进入主楼内部,但亲临莫斯科大学校园,仍让人感慨颇多。赫尔岑在《往事与随想》一书中写道:“它像一个大水库,容纳着来自俄罗斯各个地区、各个阶层的年轻力量;在它的讲堂里,学生们清除了从家庭中沾染到的偏见,达到了相同的发展水平,建立兄弟般的友谊,然后又分散到了俄罗斯的各个地方和各个阶层”。莫斯科大学风风雨雨200余年,象俄罗斯民族一样,经历过许多磨难。

“知识如果掌握在没有道德的人手中,无异于疯子手持着利剑”,这是莫大创始人罗蒙索诺夫先生留下的一句名言。它不但是这位俄罗斯伟大学者创建莫斯科大学的育人理念,而且已经成为日后莫斯科大学一直追求的目标。在学校主楼正门前的广场上,矗立着一尊高大的罗蒙索诺夫塑像。莫斯科大学的师生们与别人约会见面地点时,通常会说上一句“就在罗蒙索诺夫的脚下。”

罗蒙索诺夫不仅是著名的诗人、史学家、画家、俄罗斯标准语言的奠基人,而且在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都颇有建树。1755年,罗蒙索诺夫上书彼得大帝的女儿、当时伊丽莎白女皇的宠臣舒瓦洛夫,建议在莫斯科创办一所大学,同年1月25日,女皇批准了罗蒙索诺夫的建议,5月7日,莫斯科大学举行了历史上第一个开学典礼。

莫斯科大学自成立之日起,就带有较强的世俗色彩和平民特征,它不像西欧许多大学那样有很浓的宗教色彩。莫大一直没有设神学系,也难怪《国际歌》能在这块大地上广为流传、一度成为国歌,因为他们相信“从来就没有救世主”。

下午原定的计划是参观两个景点,眼看给另一个景点留下的时间不多,我们便沿着来的方向,往麻雀山高地方向走去。

一边走,一边回望。在一所高校的主楼前,竟然有四条笔直的大道,我这是第一次见到。

    A+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