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独立报》2004年4月23日报道,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北约新成员、波罗的海沿岸的拉脱维亚、立陶宛部署的不是坦克和陆军部队,而是功能强大的雷达和攻击飞机。雷达不只是用于为保障北约进攻战斗机的飞行。众所周知,如果雷达的探测距离超过400千米,就可探测到弹道导弹,并为反导系统指示目标以消灭弹道导弹。
俄罗斯对于北约在波罗的海国家部署雷达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俄罗斯军事专家认为,这只是普通的军民两用雷达站,只用于作战和民航。长期在远程无线通信研究所工作的科技博士埃费尔・苏斯科夫认为,部署在拉脱维亚的改进后的雷达可以完成反导任务。可以认为,北约在波罗的海国家部署雷达,稍早些时候已经在挪威部署雷达,加强了北约国家的导弹防御,而北约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也计划纳入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范围内。因此,这一切的目的是要保护北约盟国免遭无赖国家和国际恐怖主义组织的导弹袭击。但不知为什么北约的新雷达和电子侦察飞机“AWACS”首先对准了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其它独联体国家领空和领土。
美国和北约1999年在南联盟、2003年在伊拉克展示了其作战能力,从水面舰、轰炸机上,从几百公里的距离向利用太空、雷达和探测到的军事目标和非军事目标、军队投掷高能量弹药的高精度导弹,实施打击。南联盟和伊拉克无力反抗这些命中精度达90%的现代化智能武器。
据军事专家评估,在与俄罗斯可能的大规模战争中,首先将使用高精度武器与情报侦察武器作战,这些情报侦察装备昼夜探测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射和飞行,并在几秒内向国家军政领导传送情报,为国家军政领导做出消灭洲际弹道导弹和实施回击-迎击的决策提供情报保障。这就是保障俄罗斯和其盟国免受可能的侵略的导弹核盾牌。其组成为有作为进攻性力量的战略核力量、进行导弹袭击预警、空间监视和太空监视的战略情报系统及武器、防空和反导火力系统、作战指挥系统。在俄罗斯战略威慑系统中,与美国一样最重要的也是导弹袭击和太空监视战略侦察情报系统。如果这个系统被消灭,国家领导和军事领导将被致盲。侵略国家不用进行包括核反击在内的反击,就可在不通报的情况下使用这种武器消灭俄罗斯的军队、工业目标和防御目标。
1.预警导弹攻击
苏联从上世纪60年代起开始建立强大的侦察情报和作战防御武器。一位曾担任导弹袭击预警系统地平线上雷达师师长的少将说:“一个拥有战略核进攻力量、却没有导弹袭击预警系统、没有核力量的侦察情报保障系统的国家,让人想到了手持大棒的聋哑人。因为不清楚,哪些国家使用了自己的核武器?应向谁实施导弹核反击?因此核威慑系统只能是进攻性核力量和侦察情报力量组成的一个整体。”俄罗斯军队目前存在一个问题:导弹袭预警系统能不能向从前一样探测到侵略者,反导防御系统能不能拦截弹道导弹?
在1985~1990年间导弹预警系统具有较高的效能。当时俄罗斯在伯朝拉、摩尔曼斯克、伊尔库茨克建立了弹道导弹和太空目标远程雷达探测网:;在乌克兰远程雷达部署在穆卡切沃、塞瓦斯托波尔;在阿塞拜疆远程雷达部署在加巴尔;在拉脱维亚远程雷达部署斯库伦达;在哈萨克斯坦远程雷达部署在巴尔哈什。所有反导系统和太空监视系统的雷达都为导弹袭击预警系统服务。苏联被环状雷达网覆盖。所有易受导弹袭击的方向都处于监视之中。
到20世纪90年代末,苏联导弹袭击预警系统由三层战略电子侦察装备组成:太空、地平线上和地平线外(超视距)。俄罗斯国家防御系统的第一层目前仍监视着美国的导弹基地。就技术性能来说,只有高精度地面导弹袭击预警雷达才能判别出入侵者的国别、袭击的规模、导弹飞行弹道、导弹落点。甚至可数秒内判别,这是一次意外的导弹发射,还是密集进攻。这样,雷达站使国家军政领导能够定下是否进行密集反击或者以其它作战方式进行反击的决心。导弹袭击预警系统曾探测到挪威地球物理火箭的发射。导弹袭击预警系统侦察到不明国家垂直发射的导弹并判定,这枚导弹不会落到苏联领土上。这不是唯一的一次。
但目前俄罗斯唯一的功能强大地平线上探测雷达网中只剩下三部部署在伯朝拉、摩尔曼斯克和伊尔库斯克的雷达。白俄罗斯将雷达站搬到巴拉诺维奇郊外。乌克兰领土上雷达部署在塞瓦斯托波尔和穆卡切沃。阿塞拜疆成了位于卡巴拉的现代化改进后世界上功能最强大的雷达站“达利亚尔-U”的主人。在尚未完全独立的哈萨克斯坦,雷达留在巴尔哈什郊外。但拉脱维亚走得最远。根据它的要求拆除和毁掉了两座在斯库伦达的雷达站。
这样,大部分苏联的导弹袭击预警系统雷达站都归外国所有,当时这些雷达站的建设消耗了30亿苏联卢布。而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没有资金在本国领土上建设导弹袭击预警系统和太空监视系统的基础情报设施。从作战性能上来说功能强大的地平线上雷达能够探测太空目标,太空目标在地球周围共有3万个。旧的卫星、火箭碎片和其它太空垃圾对于运载火箭和轨道站来说是危险的。大功率雷达是太空监视系统的组成部分,太空监视系统的组成部分由太空监视中心、位于北高加索地区的泽列丘克斯卡亚地区和纳霍特卡的太空目标识别雷达“克罗纳”、位于塔吉克斯坦的高轨道太空目标光电识别系统“窗口”、无线定向系统和大功率反导和导弹袭击预警雷达组成。
因此为导弹袭击预警系统和太空监视系统保持统一,俄罗斯不得不与上面提到的国家签约。为租用雷达或者共享情报俄罗斯要交很多钱。如每年向阿塞拜疆交700万美元。但一些专家认为,使用其它国家的雷达只是暂时的,因为这样首先不利于俄导弹防御方面的安全。俄罗斯的导弹袭击预警系统和太空监视系统将受到这些独立国家的制约。这样不能保障来自于国外雷达站的情报能够可靠地传送给航天部队司令部、国防部领导、总参谋部、最高统帅。并且在某些特别时期,由于可能的多国协议而关闭这些雷达。这种情况下无需任何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袭击。这时俄罗斯将成为被蒙上眼睛的、手握核大棒的巨人。没有战略侦察情报保障,俄罗斯导弹核盾牌将失去政治和防御作用。
2.如何防御空天袭击?
目前俄罗斯导弹袭击预警系统和导弹--太空防御的整体状况要求在近期建立俄罗斯国家导弹空天防御系统。1993年曾就空天防御问题专门下达了总统令。但是对这项耗资巨大的计划的讨论后,并没有形成任何具体的决议。首先是俄罗斯的部队和装备能否99.9%保障俄罗斯免受导弹核武器和高精度武器的突然袭击?正当俄罗斯进行争论的时候,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武装力量中70%是空天进攻武器。俄罗斯到90年代有9万坦克,之后由于统一国家的解体为独立国家,功能最强大的导弹袭击预警系统也几乎解体。到目前俄罗斯还在考虑,要不要建立空天防御体系和建立空天防御体系的基础在哪里?与此同时美国的国家空天防御系统早已发挥作用,并目前正在建设其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因此,俄罗斯如果不想重复南联盟的命运,也到了应该决定:怎样装备和建设自己的部队和防御体系的时候了。
大功率的导弹进攻预警雷达站的建设,耗资巨大和需要数年的时间。在苏联时期只有一部雷达站的建设用了极短的5年时间。因此现在使用独联体国家的雷达站比较经济。但这些雷达已经老化,结构不统一,在处理情报时与俄罗斯的计算机不兼容。为继续使用独联体国家的雷达站,保障现代化的导弹袭击预警系统发挥作用,在近期内要对这些雷达进行现代化改进。为此要签属新的国际条约。这样俄罗斯的技术秘密和最新成果可能轻而易举被卖到国外。
从俄罗斯的财政状况来说,只能使用现有的导弹袭击预警系统装备、太空监视系统装备、反导系统远程雷达来建设空天防御系统。只是目前这些系统应该配套使用。从分工上来说导弹袭击预警雷达不能用于空中监视。这些雷达发现空中飞机后不能跟踪飞机并向防空指挥所发送情报,只能跟踪太空目标和导弹。在未来的空天防御系统中,雷达探测到飞机和直升机后,要通报给空军防空部队以进行下一步作战。从经济上来说的这样是合理的。同时米恩采无线技术研究所已经找到了降低巨大的雷达站成本的方法。以前庞大的总体建筑和工程设施占了雷达站造价的50%。现在建立的雷达站具有"高工厂生产性"。所有复杂的系统安装在专用集装箱内。只需建设一块专用场地。在场地上用电缆连接上集装箱后,雷达站做好战斗准备。
另外,还应恢复超视距空天定位探测的防御层。在80年代末改革的最后阶段,苏联开始关注超视距定位问题。在俄罗斯,尽管面临阻碍,仍有科学家和设计师进行研究。正是俄罗斯专家发现了独特的超视距空天定位探测现象。目前俄罗斯也有这种雷达。从效率价值比来说,据军方专家的数据,使用造价相对较低的无线短波工作超视距雷达,能够有效应用于空天防御系统中。目前俄罗斯国防部订购的超视距雷达正在生产中。一部这种雷达可监视900~3000千米的范围。《独立军事评论》的专家认为:“如果几部雷达合理部署的话,可以监视与俄罗斯接壤的大面积领土,记录下所有导弹的发射和起飞。”目前地平线上雷达还不能覆盖这一区域。但超视距雷达在判定目标坐标上还不如地平线上雷达精确。俄罗斯专家认为,这种雷达是空天袭击侦察预警的有效手段。
有效的导弹袭击预警系统能及时探测到对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的导弹核武器袭击并向国家军政领导传送情报,也向导弹防御作战武器传送情报。俄罗斯导弹袭击预警系统早已建立,并依照国际条约首先保卫莫斯科行政区和工业区的安全。功能强大的高精度雷达为A-135系统指示目标,A-135系统早已在发射场上检验过命中弹道目标精度。引爆弹道导弹战斗部的毁伤概率很高。这些武器的研制者说,这种武器只能在空中引爆袭击导弹的战斗部。但爆炸后,不能排除最危险的生物、化学或其它碎片在空中扩散到更远的距离。所以在研制空天防御系统时,俄罗斯国防部和总参谋部需要找出更有效的反导作战武器。
当代世界上很多国家成为导弹核技术的拥有者。世界主要大国正不懈努力研制更加灵敏的空天作战导弹武器、超声速飞机。俄罗斯需要从根本上转变对国家防御的态度,首先要建立可靠的包括太空导弹防御在内的国家空天防御系统,太空导弹防御系统包括导弹袭击预警系统、太空监测系统和反导系统在内。而其它空军和海军部队将保卫这个系统和俄罗斯。
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2004年0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