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苏联建国以来,陆军就一直是苏联的“看家本钱”,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洗礼下,苏联陆军更是迎来了“巅峰历史”。二战结束后,美苏进入冷战军备竞赛,苏联陆军的机械化建设举世瞩目,成果惊人。
冷战时期,苏联红军一直致力于打造一支世界最强大的机械化陆军(兵力达200多万),并由此诞生了军迷们所津津乐道的“钢铁洪流”。在巅峰时期,苏联陆军仅坦克就装备了足足八万辆,此外还有十多万辆的装甲车、步战车,当然这都是建立在苏联完善庞大的工业基础之上的。
因此,几乎在整个冷战时期,欧洲都生活在苏联的钢铁洪流“阴影”之中。甚至有种说法,在航空兵的掩护下,苏联的装甲集群只需要一个星期就可以攻占欧洲。不等美国援军从大洋彼岸到达,欧洲就已经沦陷在了“红色铁蹄”之下。
需要指出的是,苏联为了在欧洲大陆制衡美国势力,其陆军常年将主战坦克的数量维持在五万辆以上,而且在保证数量占优的同时也注重质量。所以,长期以来,苏联驻东德的部队在人员、装备上都比驻欧美军要强大。
冷战时期,苏联在东欧都有常态化驻军,当时苏联直接、间接控制的国家包括:波兰、捷克、匈牙利、南斯拉夫、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民主德国、阿尔巴尼亚、蒙古(苏联驻军几十万)、阿富汗(吞并)。在上世纪70年代,苏联一度是当时世界上领土最大,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