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格涅夫·伊万·谢尔盖耶维奇(1818年9月11日-1883年9月3日),俄罗斯19世纪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诗人和剧作家。生于奥廖尔省的世袭贵族之家,母亲是当时奥廖尔省最大的地主贵族。自1833年,先后就读于莫斯科大学、圣彼得堡大学和德国柏林大学。屠格涅夫是19世纪俄国西派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主张废除包括农奴制在内的不平等封建制度,但同时反对使用暴力革命手段改造社会。成名作是发表在《现代人》杂志上的系列短篇随笔《猎人笔记》。屠格涅夫的著名作品《罗亭》、《阿霞》、《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烟》和《木木》等对俄罗斯和世界文学发展都产生了一定影响。
屠格涅夫之父谢尔盖·屠格涅夫,是上校军衔退役的胸甲骑兵,相貌英俊,但心机颇深,以坐享富贵故,讨得富有的女贵族瓦尔瓦拉·彼得罗芙娜(即屠格涅夫之母)欢心,做了上门女婿。屠格涅夫成年后曾描述其父是"上帝面前的渔猎高手"。
年仅16岁的屠格涅夫为保护一名农奴的女儿,曾手持猎枪,威胁前来执法的县警察局长等人,高呼"再不走就开枪",竟将众人吓退。此后数年内背上"杀人未遂"的官司,直至1861年废除农奴制。
1838年,20岁的屠格涅夫乘坐"尼古拉一世号"轮船前往德国留学。途中轮船失火,惊慌失措的屠格涅夫欲跳上供妇女和儿童专用的救生舢板,同时高呼"我这么就年轻死掉太可惜",一时被传为笑谈。但屠格涅夫在1883年由他口述,由波琳娜·维雅尔多笔录的随笔《海上火灾》一文中,否认了这个事实。
屠格涅夫性格优柔寡断,敏感而脆弱,但又固执己见,严于律人,故朋友虽多,终不免难于相处。和他做过朋友的人包括冈察洛夫、格拉诺夫斯基、别林斯基、赫尔岑、托尔斯泰、鲍特金、安宁科夫、费特等人,与众人大多关系闹僵不欢而散。
1843年,意大利歌剧《西维利亚的理发师》在圣彼得堡上演。屠格涅夫观看歌剧,被扮演罗西尼的法国女演员波琳娜·维雅尔多所倾倒,坠入情网而不能自拔。尽管波琳娜已有夫婿,屠格涅夫仍倾其所有,追求波琳娜,前后共40年。他追随波琳娜走遍欧洲,甚至在流放期间,听说波琳娜赴莫斯科演出,更不惜伪造护照,改名改姓,换上农民服装,化妆逃出流放地前往莫斯科,只为见心上人一面。其多情如此。
屠格涅夫曾力荐列夫·托尔斯泰加入圣彼得堡文学圈子,时托尔斯泰为炮兵军官,众人皆不以为然。独屠格涅夫力排众议,曾说:此人必将坐在俄国文学第一把交椅上。一语中的,果如斯言。
屠格涅夫母亲瓦尔瓦拉·彼得罗芙娜不愿放松对子女的控制,欲以断绝经济供养手段逼迫子女就范,为此屠格涅夫母子之间发生争吵。屠格涅夫不肯为五斗米向母亲折腰,以至于囊中羞涩的屠格涅夫有时竟向自己的跟班借几十戈比,用来打发车夫。
一日在费特家中,众人小聚。屠格涅夫以患民生疾苦自耀,大讲其女儿如何按照英国家教要求,拿起农奴衣服,亲为缝补。托尔斯泰遂出言讥讽:打扮整齐的淑女,膝头置一肮脏褴褛,如同做戏,何谈真诚?此语一出,屠格涅夫即翻脸相向,二人成仇,此后十七年不来往。
1843年, 22岁的波琳娜·维雅尔多首次赴俄罗斯演出。演出结束后,朋友把屠格涅夫介绍给波琳娜。友人是这样向波琳娜介绍屠格涅夫的:"这是位年轻的俄国贵族, 出色的猎人,糟糕的诗人"。
1847年,创刊之际的《现代人》杂志面临稿荒,编辑涅克拉索夫和潘纳耶夫四处拉稿,但首期杂志上仍有空白,无稿可补。最后约稿竟约到了名不见经传的屠格涅夫处,屠格涅夫遂作短篇小说一篇交差。潘纳耶夫为提携后进,对屠格涅夫大加介绍,并把原文改为两名猎人的叙事口吻,宣布将发表随笔式的系列连载,定名为《猎人笔记》。文章一出,大受好评,屠格涅夫也因此名声大噪,四年间共为《猎人笔记》写了22篇随笔。
屠格涅夫乐善好施,经常用金钱接济周围的朋友和熟识,基本有求必应。格里戈罗维奇曾写道,屠格涅夫送给别人的钱比自己花掉的还要多。
屠格涅夫母亲不支持他想成为作家的理想。在给屠格涅夫的信中,母亲用法语写道:"成为作家有什么好?这难道是贵族应该干的事吗?我觉得作家和书记员是一回事,都是靠胡乱涂鸦换钱花......"
屠格涅夫因《猎人笔记》遭到流放。流放期间与托尔斯泰的妹妹玛丽娅为邻。玛丽娅对屠格涅夫从倾慕到爱恋,屠格涅夫也以爱慕之情回报,并以玛丽娅为原形,创作了书信体的中篇小说《浮士德》(1856年),发表在《现代人》杂志。但是,屠格涅夫优柔寡断的性格使其不但不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感情,反而最后指责玛丽娅扰乱了他原本平静的生活。玛丽娅愤而出家。自此在托尔斯泰和屠格涅夫之间就埋下了冲突隐患。
屠格涅夫曾上书俄皇亚历山大二世,痛陈其主张如何于帝制无害,大有忏悔之意。赫尔岑在其主办的《钟声》杂志撰文,借助《圣经》故事,讽刺屠格涅夫是"白发苍苍的"末大拉的玛利亚。二人三年不来往。
屠格涅夫与赫尔岑复交,适逢屠格涅夫新书《烟》出版,遂寄一本赠给流亡巴黎的赫尔岑。此外屠格涅夫还附信一封,如同以往,在信中将身边熟识朋友逐一大骂一通,从丘切夫,冈察洛夫直到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概未能免。赫尔岑接信,惟有摇头苦笑而已。
屠格涅夫新书《烟》出版。陀思妥耶夫斯基认为书中个别人物描写当存疑。屠格涅夫听到不同意见,如芒刺在身,反唇相讥。陀思妥耶夫斯基手里拿着刚出版的《烟》,高举过头,晃着大声说:这本书应该烧掉!二人自此十年不来往。
在生命尽头,屠格涅夫曾写下一行诗,献给波琳娜:你摘走了我生命中所有的花朵,可你却不到我墓前看我......
屠格涅夫在巴黎近郊的口述,由波琳娜笔录,完成了他最后一部短篇小说。在临终前,屠格涅夫已经神志不清。但突然看到俯身亲吻他的波琳娜,出人意料地感叹道:"你就是女王中的女王啊!"这就是屠格涅夫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