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每人分一万卢布的教训与启示

来源:中国证券报 日期:2009-05-13

  中国今天最应该做的是把针对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系统完善起来,目前还有相当多的人群在医疗、养老、失业三座大山的压迫下喘不过气来。而仅靠国家有限的财政收入是不能够迅速建立并完善这一体系的。因此,完全有必要借助国有资本经营性预算收入来尽快完善这一体系。

  在扩大内需中,不管发消费券,还是财政贴补,都应向弱势群体倾斜。而就农村来说,要真正缩小剪刀差,让农民在扩大内需的政策中享受到实惠,倒是应该把家电下乡、手机下乡、汽车和农业机械的下乡补贴政策落实到位。实实在在地为农民弟兄和城里的弱势群体做点实事。这样,既把钱补到了真正需要钱人的手上,拉动了内需,又借机缩小了贫富差别、城乡差别,保持了社会稳定。把国有股“好钢用在刀刃上”。这总比那不着边际的人均一万要实在得多。

  今年以来,在国际经济危机和中国扩大内需的背景下,陆续有人提出了分国有产权,藏富于民,拉动内需的思路。例如,谢国忠提出给13亿人分国有企业股份的思路,张维迎提出分外汇储备的思路”,“分”成了2009年的热门话题。

  分国有股权和外汇储备的思路则都提出了要拿出13万亿国有资产来给13亿人每人分一万元的数量指标。其实给每个公民分一万元的做法早在1992年,俄罗斯请哈佛大学教授萨克斯制定的“休克疗法”改革中就给1.49亿俄罗斯公民每人分了1万卢布的私有化券,然而对那场最初人们无不欢欣鼓舞的改革,至今多数俄罗斯人仍不堪回首。

  不堪回首的“休克疗法”

  1991年前苏联解体,1992年叶利钦上台即急于推出私有化的系统改革。35岁的盖达尔投其所好,根据哈佛大学教授萨克斯的“休克疗法”,制定了激进的改革方案。为此,叶利钦破格将盖达尔提拔为政府总理,任命萨克斯为总统首席经济顾问。在这二人的设计和主持下,以放开物价、大规模快速彻底私有化为主要内容的“休克疗法”式激进改革全面推出。

  俄罗斯企业私有化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92年7月-1994年6月)是无偿私有化阶段,就是将前苏联74年积累的国有资产经过估价,按1.49亿人口,每人一万卢布,无偿转让给每个公民。每人只象征性地支付25卢布,即可领到一张面值1万卢布的私有化券,购买企业股份或住房,或委托给投资基金,该券不记名、不挂失、可转让和兑现。

  然而在分的过程中,原国有企业的管理部门和财产所有部门取消了,而非国有化背景下的企业经营者团队又未形成,因此,作为国家经济支柱的国有企业,陷入群龙无首的地位。单个企业效益和国民经济产值都大幅度下降,持股者全然不知所措,只有等待。接着发生持续恶性通货膨胀,1992年当年通胀率即达到2501%。广大民众纷纷出卖私有化证券。而企业的经营者和有钱人乘机廉价收买,私有化证券以极快的速度向他们手中集中。在股份化的国企中90%的小股东持股不到10%,而1%的大股东则持股85%以上。由于随着私有化券的发放,冒出了600多家私有化券投资基金,他们以理财专家的身份代客理财,因此大约三分之二的人把私有化券交给了私有化投资基金。由于从1992年起连续7年俄罗斯经济的严重衰退,多数投资基金也垮了,委托者几乎血本无归。

  企业私有化第二阶段(1994年7月-1996年12月),是主要针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有偿私有化阶段。每人分一万卢布的美好理想并没有构造出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人们也并没有因为分了1万卢布的私有化券使生活得到改善,同时由于私有化后原体制下的国有企业社会保障制度丧失了,而新的以养老、退休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又没有建立,加上恶性通货膨胀,最终,人们还是回过头来要找政府。由于经济的全面衰退,政府也发生了严重的财政赤字。这迫使政府唯有把没有分完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国有股进一步向私人有偿转让。转让中主要有两种做法:1.企业领导人除可得到不超过法定资本25%的优先股外,还可按优惠条件购买5%的有表决权的普通股。2.企业职工可按规定价格购买51%的有表决权的股票,成为企业的实际所有者。而谁才能代表那些人手一万卢布的企业职工呢?原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有着先天的优势。他们由国有资产代理人转化为实际控股人。

  此外,由于私有化后迫切需要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俄罗斯政府不得不进而把像石油、天然气这类垄断利润颇丰的国有公司和国有银行的金融股权全面向国内私人企业家和外商转让。而这正是某些人所觊觎的。他们大量廉价收购大型国有垄断企业和银行股权并迅速完成了资本集中、原始积累和对经济命脉的控制,形成了俄罗斯首批金融和工业寡头。

  令人触目惊心的是,转让过程中国有产权出现严重贱卖的现象。以原企业领导人为代表的受让者通过与主管官员的钱权交易,评估价值低且暗箱操作,以远低于实际价值的价格受让。据俄罗斯国家杜马私有化结果分析委员会委员弗·利西奇金提供的数字,俄罗斯已出售的12.5万家国有企业,平均售价仅为1300美元,其价格之低廉创世界纪录。俄罗斯500家大型国有企业实际价值超过1万亿美元,但只卖了72亿美元。仅1996年一年,因国有企业私有化造成的损失就比希特勒侵苏战争使国家财产遭到的损失还要多得多。

  付出如此高昂的代价,而“休克疗法”的奇迹在俄罗斯却没出现。从1992年“休克疗法”的改革直到1999年俄罗斯经济持续7年严重衰退,1998年俄罗斯的国民生产总值比1990年下降了44%,工业总产值减少54%,消费品生产则下降58%,俄罗斯的经济在泥泞中一直徘徊到2000年,从1987年占世界第5位下降到占世界第13位,GDP总量还不到美国的1/10。在那个失去的年代,俄罗斯居民生活水平一落千丈,健康状况和平均寿命也在恶化,从一个大国沦为一个弱国。

  制造富翁 私有化改革的“奇迹”

  从每人分一万卢布起步的俄罗斯私有化改革,唯一创造的奇迹就是连续多年创出了世界第一的制造富翁的速度。无论是世界首富的排名,还是40岁世界青年首富的排名,俄罗斯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尽管2008年世界经济动荡、俄罗斯由于石油暴跌和股市跌幅世界第一,富人财富急剧缩水,但从世界首富的排名看,《财富》杂志推出2008年全球富豪榜统计了全部身价超过10亿美元的富翁(共1125人)。富豪榜中俄罗斯仍有87人上榜,超越德国攀升至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另以2003年俄罗斯富豪榜来看,排名前36位的俄罗斯亿万富豪加起来的资产总和已经达到创纪录的1100亿美元,相当于俄罗斯整个国内生产总值的1/4强,远远超过了美国亿万富豪资产占本国国内生产总值6%的比例。

  其次,从美国《财富》杂志推出的世界40岁青年首富的排行榜看,2000年后,连续多年这一富豪榜都是俄罗斯的富豪名列榜首,如2001-2002年高居首位的是俄罗斯石油巨头——尤科斯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霍多尔科夫斯基,以152亿美元蝉联。霍氏1996年控制的“梅纳捷普”投资银行曾以3.5亿美元的低价,购得俄罗斯最大的国有企业之一——尤科斯石油公司78%的股权。仅一年后,该公司的市值就骤升到90亿美元。而就在2003年10月霍多尔科夫斯基由于与普京叫板被捕入狱以后,这一排行榜的榜首就由另一位俄罗斯的富翁阿布拉莫维奇占据,他曾以1.5亿英镑的巨资收购英超劲旅切尔西足球俱乐部,名震欧洲。以2003年的这一青年富豪榜为例,排行前10位的年轻富豪中,竟有5位来自俄罗斯。

  俄罗斯富豪的资产膨胀速度就像吹气泡,快得让人眼晕。2004年,莫斯科在世界富豪榜百强中以33位之多位居第一,取代拥有31名富翁的纽约,成了世界上拥有富翁数量最多的城市。

    A+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