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建设银行害得每个中国人送一百美元给美国

来源: 日期:2008-11-06

      虽然中国金融机构在次贷危机中的直接损失不大,但他们却在某种意义上成了国际银行转嫁危机的下家。  
  在人们眼里,国际金融大鳄都是些财力雄厚、头脑精明的商界精英,像被誉为“金融坏小子”的索罗斯、股市预言家罗杰斯、“股神”沃伦·巴菲特、风险管理专家——美国高盛公司等,他们的经营业绩和致富传奇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然而,去年的一场次贷危机也让那些在国际金融领域翻云覆雨、巧取豪夺的大鳄们尝到了败绩。次级债的中后期利率非常高,有时候甚至高达20%,因此它的风险大。所谓的次级债,就是抵押品不够、信用不行的债券。你信用不够还是借给你,大量借款之后,利率一旦提高,还不出钱来了,就造成了次级债风波,这个次级债风波几乎影响到全世界的主要金融机构。  

  那么,美国最有名的一家投行叫做高盛,为什么它能幸免于难呢?这个故事很有意思,高盛是全世界最注重风险管理的公司,他们有一个全世界非常独特的模型,叫做风险管理模型。每天下午5点钟要关门的时候,他们就把风险管理模型——一个电脑模型重新跑一遍,把世界上各种可能发生的负面因素,全部放进这个模型里面去,然后检验出来看看情况怎么样,如果情况不乐观,马上修改政策。所以高盛的成功之处就是知道放弃,不会跟着大潮流往前赶,这就是高盛这家在美国最富盛名的投资银行,人数最少,绩效却是最好的原因。  

  中国内地有几家银行也说次级债风波影响不大。人们可千万不能这么看,虽然你买的次级债不多,影响不大,可是次级债风波将会引发下一步的经济萎缩,任何一个经济变数的大幅变动,都很有可能引起经济萧条。以欧洲经济为例,它的经济成长率会下跌一个百分点,就是因为次级债风波。这对于中国的出口有很大的影响,而且会透过一个间接效果影响中国经济。  

  在这场次贷风波中,尽管美国的许多财团都遭受了败绩,然而,分散风险的多方位投资战略却让他们把损失降到了最低。由于美国的次级债风波,使得美国除了少数几家像高盛这样的公司幸免于难之外,很多银行都遭受了到重大损失。其中有一家银行,叫做美国商业银行(BANK OF AMERICA),他们也遭受巨大的损失,但他们却公开宣称:我们承认在次级债风波方面投资错误,遭受了巨大损失,可是我们在中国建行上市时赚取了 1300亿元。1300亿元是什么概念?相当于每一个中国百姓都为它付出了100块钱。  

  在国内,建行的网点无处不在,总共有16000个分支机构。今天就算让美国商业银行或者花旗银行进入中国,就算让他们随意开分支机构,它有没有可能开16000个?要知道,那要花多少钱买房地产,要花多少钱去租房地产,要花多少时间跟多少钱去做软件的配置和硬件的配置?更重要的,招聘人员、人员培训要花多少时间跟经验?所以建行的分行密度之高是绝无对手的。  

  好了,一场有趣的游戏开始了,我们竟然搞改制上市。建行上市,美国商业银行拿到了20%的股权(编者注:美国银行在2005年8月与建设银行签署战略投资协议时规定,美国银行可分期增持建银股份,最高达19.9%。但据建银2007年中期年报显示,美国银行现持有8.52%的建银股份),这意味着,16000个分行都不必开了,为什么?美国银行只要让建行上市,20%的钱就是它的了。也就是说,建行这几十年来的辛苦,被它转眼之间就拿到了20%的利润分配权,既不需要购买房地产,也不需要租房地产,更不需要买什么软件硬件,因为聪明的中国人都帮它做完了。就这样,它们透过建行上市赚到了1300 个亿。水平高不高?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国际金融大鳄们独到的眼光和精明的策略。相比之下,中国的金融企业又存在着哪些差距呢?中投公司投资黑石,亏了一半,几个国内的金融机构想抄底入股外国银行,结果底没抄到,自己反而被套进去了。对比下来,我们差多少年?
    A+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