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博物馆里的“原罪”文物

来源:解放网-报刊文摘 日期:2009-03-08

     在英国,恐怕没有一个地方能比大英博物馆更容易激起外国人的复杂情绪。这个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的博物馆在250多年前初建时仅有7万件展品,但随着“日不落帝国”的领土扩张,其藏品已升至今天的700万件。

  “游世界,逛大英博物馆! ”这是大英博物馆的口号,也是不少国家的历史痛点。在大英博物馆埃及馆入口处,矗立的是被称为“通往古埃及文明的钥匙”的罗塞塔石碑,它以三种文字记录着托勒密王朝时期的一段诏书。而在万里之外的埃及国家博物馆,其入口处矗立的却是这座石碑的复制品。2002年埃及国家博物馆为庆祝建馆100周年,曾请求大英博物馆出借石碑到埃及展览一下,但这个要求遭到了拒绝。埃及馆里还有不少货真价实的木乃伊,英国人常说,如果是为了看木乃伊而去埃及旅游,那就放弃吧,我们这里比埃及陈列的文物多得多。在希腊展区展示的帕特农神庙浮雕,是18世纪末英国贵族埃尔金勋爵在希腊贿赂官员所取得的希腊国宝。面对着这些国家瑰宝,来自埃及、希腊的参观者内心除了震撼外,或许还有失落、无奈甚至愤怒的情绪,中国人更是这样。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6年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流失文物多达164万件,被世界47家博物馆收藏,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一家,多达2.3万件。一进大英博物馆中国展厅的大门,就能看到远处墙壁上的敦煌壁画,走近细看还能发现当年所谓的“西方探险家”在上面留下的割痕。敦煌藏经洞的4万多件经书书稿中,也有1.3万件在大英博物馆。但这些仅是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珍宝的1/10,其他的都被存放在10个藏室中,除非得到特殊许可,一般游客无缘谋面。

  法国的卢浮宫藏有多少外国文物?说出来也令人吃惊:在这里,来自法国以外的文物超过40万件,“六大馆”中的东方艺术馆、古希腊馆和古罗马及古埃及馆三大馆,几乎全部是外国珍宝,另外3个馆——珍宝、绘画和雕塑馆中也有相当多展品来自国外,有人说,没有这些外国藏品,卢浮宫就“馆将不馆”。

  一进入卢浮宫就能看到著名的竞技场院拱门,拱门上的马群浮雕是拿破仑从意大利威尼斯的圣马可大教堂顶上拆下来的。东方艺术馆的“门标”——5座“带翅膀牛身人面雕像”,是19世纪中期法国人从今天伊拉克的赫尔沙巴德窃取来的。在东方艺术馆第四层,有一座黑黝黝、看似不起眼的2米多高的玄武岩,岩身是密密麻麻的古代文字,这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它本应属于伊拉克,同样是被法国文物掮客巧取豪夺,利用当年奥斯曼土耳其统治的腐朽搞到手的。古埃及馆是卢浮宫藏品最少的一个馆,但仅有的350件藏品却几乎都是从埃及收集来的。这个馆中有距今2600年的人头雕像、下埃及阿吞神庙的基门以及法国人冒着“法老诅咒”的风险盗掘来的木乃伊。当年,拿破仑的军队甚至有意将著名的狮身人面像运回国,但苦于体积太庞大,结果竟割下了狮身人面像的胡子带回法国。后来,这截胡子一度收藏于大英博物馆,最终归还埃及。卢浮宫里最著名的维纳斯神像来自古希腊,当年它在希腊米洛岛出土时原本被一名土耳其商人买走,但停泊在当地的一艘法国军舰闻讯赶到,结果,维纳斯在争抢中永远失去了双臂。法国文物学家承认,历史上,法国对外用兵时期如佛朗索瓦一世、路易十四、拿破仑等时期,是法国获得文物最多的时期。

  由于拥有藏品的合法性遭到质疑,大英博物馆近年来屡次成为各国追索的箭靶。然而,它却一贯以 “文物属全人类共同遗产”和该馆具有最佳的保存技术为由,对来自多国的压力漠然相待。英国政府也再三表示,根据英国法律,政府不能越权干涉大英博物馆的事务。

  在与卢浮宫的交涉中,众多追索行动更是全部以失败告终。号称“最善于追索流失文物”的意大利,迄今从外国博物馆追回流失文物超过15万件,但没有一件来自卢浮宫;埃及自2002年以来从境外追回文物3000多件,包括拉姆西斯二世的头发以及著名的“法老之眼”,也没有一件来自卢浮宫。(黄艾华摘自2月26日《环球时报》作者霍斯欧等)

    A+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