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远/清朝平定准噶尔叛乱之后,回、汉、哈萨克等族大量涌入新疆,维族也从南疆扩张迁徒到北疆,多民族混居杂处,充满历史的纠纷和现实利益的矛盾。
新疆历史之杂和血腥,在于它夹杂在众多强大的帝国之间,又是各种宗教交汇之地,所以这片土地几次经历剧烈的民族、宗教大洗牌。汉人向称新疆“西域”。九世纪以前,匈奴、乌孙、铁勒、柔然、吐蕃以及汉族移民先后在此交锋。九世纪中叶,维吾尔族祖先回鹘从蒙古高原迁徒过来,先后建立了西周回鹘和喀喇汗王朝。
一一二四年契丹征服回鹘,一二零九年以后新疆又被蒙古统治。一七五九年,清军彻底打败天山北麓蒙古准噶尔部,又平定附庸于准噶尔的维吾尔族首领大小和卓的反抗。
清政府害怕准噶尔部东山再起,就对其实施种族灭绝政策,几十万人的强大游牧部落荡然无存,只留下一个徒有其名的淮格尔盆地。而之后,清政府设立伊犁将军府,建立满城,又迁徒锡伯族、达斡尔族和汉族到北疆,来防范其馀的蒙古部落,从此改变了此前是北疆蒙古族、南疆维吾尔族的格局。平定准噶尔和回部后,乾隆皇帝将这里定名“新疆”。
在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阿古柏之乱和左宗棠率湘军进疆之后,新疆的民族格局进一步杂化:大批维吾尔族随着阿古柏的扩张迁徒到了北疆,让维族影响力突破南疆,确立了维族的全新疆的主体地位;阿古柏大量接纳逃亡的陕甘回民,从此回族成为新疆的一个主要民族;大量乌兹别克人随阿古柏进入新疆,此后也成为新疆重要民族;
清政府依靠汉人平乱,汉人的数量和影响力大增,但是,在平乱过程中,左宗棠大开杀戒,埋下了维汉不和的种子。总之,这次战争之后,现代民族格局初步形成。之后,又有大量哈萨克族为躲避沙俄迫害,从哈萨克斯坦逃亡到北疆。尤其是列宁、斯大林时代更严重,仅一九一九年前后就有十二万;到民国时已是新疆的第二大民族。
这样,新疆逐步形成了维吾尔族、汉族、蒙古族、哈萨克族、满族等共存的杂局面。而各民族之间又充满了历史的纠纷和现实的矛盾。比如,同属伊斯兰教的维吾尔、哈萨克和回族间也有很深矛盾。因为维族认为哈萨克人是外来者,抢了其生存空间,而一九三四年回族军阀马仲英消灭维人的“东突厥斯坦”,更埋下维族对回族的仇恨。
清末民初,虽有汉人进入新疆,大多数是屯垦军队,始终没有达到数量上的优势。到一九五三年,中共接管新疆之初,新疆共有四百三十万人口中只有二十九点九万汉族,总人口的百分之六,而维吾尔族百分之七十五。之后,中央政府运用鼓励青年“支边”等多种手段,组织汉族人进入新疆。到一九六四年就迅速上升到总人数的百分之三十二点七,尤其是在北疆成为多数民族。到二零零零年,新疆汉族人口达到七百四十八万,总人数四成。
近代,在泛突厥主义和苏联的影响下,维吾尔族多次谋求独立。二十世纪初,奥斯曼帝国派大量教师和神职人员到新疆,新疆的上层人物也把子女送到土耳其接受教育,泛突厥主义、土耳其认同感在南疆流行开来。
一九三三年十一月,南疆地方实力派和宗教领袖利用新疆政局的混乱,成立了“东突厥斯坦”,但只存在了三个月。一九四四年在苏联的直接策划下,伊犁、塔城和阿山(今阿勒泰)爆发革命,成立“东突厥斯坦”。独立时间虽然不长,但泛突厥主义和建立“东突”国家的根深蒂固影响持续至今。
中共治理新疆,铁腕人物起了重要作用。王震对新疆取高压统治,严厉镇压“反革命”。此后,虽然王震离职,但其制度被沿袭下来。王震之后的王恩茂与维人关系修好,几出玉门关,先后主持新疆达三十年之久。自一九九一年任新疆自治区副主席起,现任新疆区委书记的王乐泉已在新疆任职十八年,是中国现任各省领导中在职时间最长的、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并且连任政治局委员,足见新疆重要性不断上升。
维族老人怀念毛泽东
新疆在整个毛泽东时代,虽然有残酷的镇压,但总体来说,维汉关系还是甚为融洽的。这不仅是因为中共巧妙地用阶级观念代替了民族观念,汉族干部和移民也主动尊重、关心维吾尔族。那时,维族民众真的感到是共产党解放了他们,汉族人真的是来帮助他们搞建设的。至今仍有很多维族老人怀念毛泽东时代。
八十年代后,维人民族主义再次抬头。先后发生了乌鲁木齐维族大学生学潮和宣扬民族主义的“三本书”事件等,不过这些都是发生在北疆大城市的维族知识分子中间,其实质跟八十年代内地的“民运”相似。以一九九零年的克孜勒苏州巴仁乡武装暴动和一九九七年伊宁事件为标志,维吾尔族的独立情绪开始向大众扩散,手段也暴力化。越演越烈,终于闹成今日之惨剧。
新疆历史之杂和血腥,在于它夹杂在众多强大的帝国之间,又是各种宗教交汇之地,所以这片土地几次经历剧烈的民族、宗教大洗牌。汉人向称新疆“西域”。九世纪以前,匈奴、乌孙、铁勒、柔然、吐蕃以及汉族移民先后在此交锋。九世纪中叶,维吾尔族祖先回鹘从蒙古高原迁徒过来,先后建立了西周回鹘和喀喇汗王朝。
一一二四年契丹征服回鹘,一二零九年以后新疆又被蒙古统治。一七五九年,清军彻底打败天山北麓蒙古准噶尔部,又平定附庸于准噶尔的维吾尔族首领大小和卓的反抗。
清政府害怕准噶尔部东山再起,就对其实施种族灭绝政策,几十万人的强大游牧部落荡然无存,只留下一个徒有其名的淮格尔盆地。而之后,清政府设立伊犁将军府,建立满城,又迁徒锡伯族、达斡尔族和汉族到北疆,来防范其馀的蒙古部落,从此改变了此前是北疆蒙古族、南疆维吾尔族的格局。平定准噶尔和回部后,乾隆皇帝将这里定名“新疆”。
在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阿古柏之乱和左宗棠率湘军进疆之后,新疆的民族格局进一步杂化:大批维吾尔族随着阿古柏的扩张迁徒到了北疆,让维族影响力突破南疆,确立了维族的全新疆的主体地位;阿古柏大量接纳逃亡的陕甘回民,从此回族成为新疆的一个主要民族;大量乌兹别克人随阿古柏进入新疆,此后也成为新疆重要民族;
清政府依靠汉人平乱,汉人的数量和影响力大增,但是,在平乱过程中,左宗棠大开杀戒,埋下了维汉不和的种子。总之,这次战争之后,现代民族格局初步形成。之后,又有大量哈萨克族为躲避沙俄迫害,从哈萨克斯坦逃亡到北疆。尤其是列宁、斯大林时代更严重,仅一九一九年前后就有十二万;到民国时已是新疆的第二大民族。
这样,新疆逐步形成了维吾尔族、汉族、蒙古族、哈萨克族、满族等共存的杂局面。而各民族之间又充满了历史的纠纷和现实的矛盾。比如,同属伊斯兰教的维吾尔、哈萨克和回族间也有很深矛盾。因为维族认为哈萨克人是外来者,抢了其生存空间,而一九三四年回族军阀马仲英消灭维人的“东突厥斯坦”,更埋下维族对回族的仇恨。
清末民初,虽有汉人进入新疆,大多数是屯垦军队,始终没有达到数量上的优势。到一九五三年,中共接管新疆之初,新疆共有四百三十万人口中只有二十九点九万汉族,总人口的百分之六,而维吾尔族百分之七十五。之后,中央政府运用鼓励青年“支边”等多种手段,组织汉族人进入新疆。到一九六四年就迅速上升到总人数的百分之三十二点七,尤其是在北疆成为多数民族。到二零零零年,新疆汉族人口达到七百四十八万,总人数四成。
近代,在泛突厥主义和苏联的影响下,维吾尔族多次谋求独立。二十世纪初,奥斯曼帝国派大量教师和神职人员到新疆,新疆的上层人物也把子女送到土耳其接受教育,泛突厥主义、土耳其认同感在南疆流行开来。
一九三三年十一月,南疆地方实力派和宗教领袖利用新疆政局的混乱,成立了“东突厥斯坦”,但只存在了三个月。一九四四年在苏联的直接策划下,伊犁、塔城和阿山(今阿勒泰)爆发革命,成立“东突厥斯坦”。独立时间虽然不长,但泛突厥主义和建立“东突”国家的根深蒂固影响持续至今。
中共治理新疆,铁腕人物起了重要作用。王震对新疆取高压统治,严厉镇压“反革命”。此后,虽然王震离职,但其制度被沿袭下来。王震之后的王恩茂与维人关系修好,几出玉门关,先后主持新疆达三十年之久。自一九九一年任新疆自治区副主席起,现任新疆区委书记的王乐泉已在新疆任职十八年,是中国现任各省领导中在职时间最长的、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并且连任政治局委员,足见新疆重要性不断上升。
维族老人怀念毛泽东
新疆在整个毛泽东时代,虽然有残酷的镇压,但总体来说,维汉关系还是甚为融洽的。这不仅是因为中共巧妙地用阶级观念代替了民族观念,汉族干部和移民也主动尊重、关心维吾尔族。那时,维族民众真的感到是共产党解放了他们,汉族人真的是来帮助他们搞建设的。至今仍有很多维族老人怀念毛泽东时代。
八十年代后,维人民族主义再次抬头。先后发生了乌鲁木齐维族大学生学潮和宣扬民族主义的“三本书”事件等,不过这些都是发生在北疆大城市的维族知识分子中间,其实质跟八十年代内地的“民运”相似。以一九九零年的克孜勒苏州巴仁乡武装暴动和一九九七年伊宁事件为标志,维吾尔族的独立情绪开始向大众扩散,手段也暴力化。越演越烈,终于闹成今日之惨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