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山东遭受了历史上极为严重的天灾人祸。1925年8月,黄河泛滥,过水面积达1.5万平方公里,灾民200万人。1927年山东旱灾、蝗灾并发,灾区遍及56个县,灾民2086万人。
北洋军阀盘踞,互相鏖战、穷兵黩武给山东的贫苦百姓带来沉重的灾难。大批青壮劳力被拉当差,致使山东农业生产陷入停滞。军阀张宗昌占鲁之后,强行订立名目繁多的税赋,新增苛捐杂税多达几十种,仅1927年田赋一项就达6124.7万元,老百姓饱受其害。饿死者比比皆是,甚至因无法生存而全家自杀的事,也早不成为新闻了。在天灾人祸面前为求得一线生机,大批农民离乡背井,逃荒东北。
随着胶济铁路的不断延展和大港、小港航运功能的日臻完善,青岛成为山东腹地的主要出海口和货物中心,而前往东北的移民也从以前的“扶老携幼、结队成群、相率逃荒于奉(天)锦(州)各属,以觅宗族亲友而就食,并可望异日开种荒地”,转而成由莱、胶、沂、登、青各州坐火车至奉天。据胶济铁路调查,“每日乘胶济车由青岛转赴东三省求生者,达三千人。”而据《胶澳志》记载:“每逢冬令,胶济铁路为移民加开一、二次列车。”随着青岛港的日趋繁荣,来往船只数量增加,青岛至大连的往返班轮频繁。青岛成为山东人闯关东的主要输出地之一。
在饱受战乱、天灾、饥饿和苛捐杂税的乡间走出来的山东农民,满怀乡愁和期望的旅途中,遭遇的不仅仅是行路的劳累,船主的敲诈和土匪的抢劫,更为凄惨的是将自己的生命都丢在去东北的漫漫路途中。
1927年和1928年是闯关东人数急剧增长的年头,两年间,山东到东北谋生存的人数高达188万人之多,占全国移民东北总数的87%还多。
据档案统计,1927年有18万3千6百多人从青岛转船去东北,他们大多来自沂州、胶州、莱州、青州等地,占当年山东移民东北人数的22%左右。成群结队、衣裳褴褛的贫苦农民或独身步行,身上背着一个小包袱,装着全部的家当;或者推着独轮车,携妇将雏奔波在干涸的颗粒无收的大地上。有些人卖房卖地甚至是卖儿卖女,才筹集到一点可怜的盘缠,从山东内陆买一张廉价的火车票,坐上胶济铁路线上简陋的小票车,或买一张日本小火轮船票,跨海抵达青岛,然后再从青岛小港乘轮船去大连、安庆等地,从此离乡背井、漂泊一生。
北洋军阀盘踞,互相鏖战、穷兵黩武给山东的贫苦百姓带来沉重的灾难。大批青壮劳力被拉当差,致使山东农业生产陷入停滞。军阀张宗昌占鲁之后,强行订立名目繁多的税赋,新增苛捐杂税多达几十种,仅1927年田赋一项就达6124.7万元,老百姓饱受其害。饿死者比比皆是,甚至因无法生存而全家自杀的事,也早不成为新闻了。在天灾人祸面前为求得一线生机,大批农民离乡背井,逃荒东北。
随着胶济铁路的不断延展和大港、小港航运功能的日臻完善,青岛成为山东腹地的主要出海口和货物中心,而前往东北的移民也从以前的“扶老携幼、结队成群、相率逃荒于奉(天)锦(州)各属,以觅宗族亲友而就食,并可望异日开种荒地”,转而成由莱、胶、沂、登、青各州坐火车至奉天。据胶济铁路调查,“每日乘胶济车由青岛转赴东三省求生者,达三千人。”而据《胶澳志》记载:“每逢冬令,胶济铁路为移民加开一、二次列车。”随着青岛港的日趋繁荣,来往船只数量增加,青岛至大连的往返班轮频繁。青岛成为山东人闯关东的主要输出地之一。
在饱受战乱、天灾、饥饿和苛捐杂税的乡间走出来的山东农民,满怀乡愁和期望的旅途中,遭遇的不仅仅是行路的劳累,船主的敲诈和土匪的抢劫,更为凄惨的是将自己的生命都丢在去东北的漫漫路途中。
1927年和1928年是闯关东人数急剧增长的年头,两年间,山东到东北谋生存的人数高达188万人之多,占全国移民东北总数的87%还多。
据档案统计,1927年有18万3千6百多人从青岛转船去东北,他们大多来自沂州、胶州、莱州、青州等地,占当年山东移民东北人数的22%左右。成群结队、衣裳褴褛的贫苦农民或独身步行,身上背着一个小包袱,装着全部的家当;或者推着独轮车,携妇将雏奔波在干涸的颗粒无收的大地上。有些人卖房卖地甚至是卖儿卖女,才筹集到一点可怜的盘缠,从山东内陆买一张廉价的火车票,坐上胶济铁路线上简陋的小票车,或买一张日本小火轮船票,跨海抵达青岛,然后再从青岛小港乘轮船去大连、安庆等地,从此离乡背井、漂泊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