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27因其性能先进,当时只装备苏联国土防空军,即便在苏联国内,也没多少人知道它的存在。正因如此,苏联在最初的谈判中,不愿出售苏-27。但为什么中国还是买到苏-27了呢?
1989年5月16日,邓小平在北京会见戈尔巴乔夫,宣告中苏关系正常化。 资料图
50多年前,扬威朝鲜战场的苏联米格-15战机壮大了年轻的中国空军。20年前,苏-27战斗机的引进使中国空军的空中实力有了质的提升。苏-27是在什么背景下“飞进”中国的?俄罗斯“航空舰队”出版社的《苏-27家族》一书为大家揭开了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戈尔巴乔夫的“厚礼”
1989年,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访问北京,冰封30年的中苏关系终于揭开了新的篇章。莫斯科迫切希望改善与北京的关系,戈尔巴乔夫为此送出了一份厚礼───重启中苏军事合作。
1989年9月,苏联《红星报》发表了对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大将的专访,他表示如果中国希望获得米格-29之类的高性能飞机,“苏联政府认为不存在政治障碍”。这番谈话如一声惊雷,在国际政治界、军事界引起轩然大波,外界把他的话看作是中苏全面和解的发轫。
俄罗斯解密档案显示,1989年上半年,在苏共内部激烈讨论的诸多问题中,就包括苏联该不该与中国和解的内容。相当多的“知华派”人士认为,被阿富汗战争耗尽气血的苏联已不可能继续单独对抗美国,国际上将出现“美国单一超强”的局面。同时,美国认为它不再需要同中国结成对抗苏联的统一战线,“对华遏制”渐渐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主线。苏联政府对国际局势做出的这一判断,成为其推动中苏乃至后来中俄进行军事接触的首要动机。正如俄罗斯前外长普里马科夫所说:“现在轮到我们向美国打‘中国牌’了。”
中国代表团看中苏-27
苏-27因其性能先进,当时只装备苏联国土防空军,即便在苏联国内,也没多少人知道它的存在。正因如此,苏联在最初的谈判中,不愿出售苏-27。但为什么中国还是买到苏-27了呢?
事情要从1990年3月说起。当时,以国防科工委副主任谢光为首的中国政府高级代表团访问莫斯科,紧接着在5月31日,由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率领的更高级别代表团也访问了莫斯科。根据《刘华清回忆录》,这次访问中,经过激烈谈判,双方签署了《会议纪要》,中国购买苏联武器的工作进入程序化谈判阶段。正是在那次会谈中,中国军人了解到除了米格-29战斗机之外,苏联还有更先进的苏-27。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访问期间,苏联空军在机密的库宾卡基地向客人们现场展示了苏-27战机。苏-27的优越性能让中方大为赞赏,坚定了中方引进苏-27的决心。随后,中方提出,不想要米格-29,要买苏-27。
据米高扬设计局总设计师别里雅柯夫回忆,苏联真正希望推销的是米格-29,因为该机航程短,属于战术飞机。但在会谈中途休息和进餐的过程中,那些曾在苏联留学的中方领导人与苏方领导人共同回忆起两国并肩前进的岁月,苏联官员被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所感染。在中方代表团即将离开之际,别洛乌索夫突然向中方转达说:苏联政府原则上批准向中国出售苏-27。苏联回复如此之快让中国代表团很高兴。
在作出销售苏-27决定的同时,苏联又开始考虑是否按惯例将卖给中国的苏-27降低技术档次,但要用“简化版苏-27”糊弄住中国人,实在是太难了。1990年12月,中苏就苏-27出口事宜进行最后磋商。“会谈是封闭式的,吵吵争争、进进退退”,但结果皆大欢喜。28日,中国购买24 架苏-27SK单座战斗机和苏-27UBK双座教练机的协定在北京签署。作为苏-27的首次出口,中国买到的苏-27在规格上与苏联自用型号一致,同时合同金额的70%以易货交易形式支付。
协议签署后,苏联派出苏-27战机,于1991年2月在北京南苑机场进行展示。这时,西方还被蒙在鼓里,以为这只不过是一场飞行交流活动罢了。
苏-27是前苏联苏霍伊设计局研制的单座双发全天候空中优势重型战斗机,主要任务是国土防空、护航、海上巡逻等。
苏-27SK进入中国
作为中国空军历史上第二次急速现代化的起点,中国方面对引进苏-27极为重视,空军内部将该项目称为“906工程”。然而,1991年12月26日,存在了69年的苏联轰然倒塌,这份署有“苏联”名号的合同还能执行吗?
独立后的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政治遗产,俄总统叶利钦也承诺继续履行出售苏-27的义务。1992年6月27日,首批12架苏-27安全飞抵中国安徽某基地,列装中国空军某王牌歼击航空兵师。11月25日,剩余12架也安全抵达。至此,解放军空军进入“苏-27时代”,此时距苏联正式装备苏-27也仅 7年。
值得一提的是,这批苏-27是在俄经济最困难时制造的,由于中国支付的美元货款太过珍贵,俄中央政府便把所有现款接收,而将易货来的罐头、羽绒衣等以“实物工资”的形式支付给工人们。
1993年8月,中俄开始了第二轮苏-27战机谈判。中国不仅希望购买更多的苏-27,更希望俄罗斯转让技术。但俄方以“维持工厂正常开工及工人工作”为由,要求中国再买48架苏-27,才能讨论技术转让话题。俄方还坚持希望中国以美元支付全部货款。中方则表示,如果得不到生产线,采购量将不超过 48架。最终,双方商定由俄方提供零部件和技术,帮助中国企业联合生产,同时中国同意再订购更多的苏-27SK成品机。
引进生产线
中国下定决心要引进苏-27生产线。1995年12月,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再次率团访俄。中方坚持要俄方转让生产技术,同时,中方还与俄罗斯签署了第二批24架苏-27采购合同,原则同意完全以美元购买。最终,双方基本达成苏-27生产技术转让的共同精神。
1996年4月和7月,第二批共24架苏-27SK抵达中国广东某基地。同年12月,俄副总理波雷纳科夫访华,与中方正式签下引进苏 -27生产线的协议。根据合同,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属下的沈阳飞机制造公司在15年时间内制造200架苏-27,其中第一批苏-27的机体全部由阿穆尔河畔共青城飞机生产联合体(KnAAPO)提供,以后批次的机体逐步过渡到中国自主制造,但俄罗斯仍然提供全部200架飞机所需的发动机、雷达及电子设备、机载武器。
1997年,中国组装苏-27工作正式立项。1999年9月,首批国产歼-11开始交付部队。
直到今天,西方观察家一直追问为什么俄罗斯最终同意向中国转移苏-27生产线?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俄罗斯研制出了新一代苏-30、苏-35等战斗机。苏-27战机首席试飞员伊留申少将说:“中国也很聪明,尽管引进的苏-27生产线对俄罗斯来说有些过时,但对中国却很有价值,中国看重了苏-27的改良潜力,毕竟苏-30、苏-35的基础设计都源于苏-27……”。
1989年5月16日,邓小平在北京会见戈尔巴乔夫,宣告中苏关系正常化。 资料图
50多年前,扬威朝鲜战场的苏联米格-15战机壮大了年轻的中国空军。20年前,苏-27战斗机的引进使中国空军的空中实力有了质的提升。苏-27是在什么背景下“飞进”中国的?俄罗斯“航空舰队”出版社的《苏-27家族》一书为大家揭开了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戈尔巴乔夫的“厚礼”
1989年,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访问北京,冰封30年的中苏关系终于揭开了新的篇章。莫斯科迫切希望改善与北京的关系,戈尔巴乔夫为此送出了一份厚礼───重启中苏军事合作。
1989年9月,苏联《红星报》发表了对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大将的专访,他表示如果中国希望获得米格-29之类的高性能飞机,“苏联政府认为不存在政治障碍”。这番谈话如一声惊雷,在国际政治界、军事界引起轩然大波,外界把他的话看作是中苏全面和解的发轫。
俄罗斯解密档案显示,1989年上半年,在苏共内部激烈讨论的诸多问题中,就包括苏联该不该与中国和解的内容。相当多的“知华派”人士认为,被阿富汗战争耗尽气血的苏联已不可能继续单独对抗美国,国际上将出现“美国单一超强”的局面。同时,美国认为它不再需要同中国结成对抗苏联的统一战线,“对华遏制”渐渐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主线。苏联政府对国际局势做出的这一判断,成为其推动中苏乃至后来中俄进行军事接触的首要动机。正如俄罗斯前外长普里马科夫所说:“现在轮到我们向美国打‘中国牌’了。”
中国代表团看中苏-27
苏-27因其性能先进,当时只装备苏联国土防空军,即便在苏联国内,也没多少人知道它的存在。正因如此,苏联在最初的谈判中,不愿出售苏-27。但为什么中国还是买到苏-27了呢?
事情要从1990年3月说起。当时,以国防科工委副主任谢光为首的中国政府高级代表团访问莫斯科,紧接着在5月31日,由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率领的更高级别代表团也访问了莫斯科。根据《刘华清回忆录》,这次访问中,经过激烈谈判,双方签署了《会议纪要》,中国购买苏联武器的工作进入程序化谈判阶段。正是在那次会谈中,中国军人了解到除了米格-29战斗机之外,苏联还有更先进的苏-27。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访问期间,苏联空军在机密的库宾卡基地向客人们现场展示了苏-27战机。苏-27的优越性能让中方大为赞赏,坚定了中方引进苏-27的决心。随后,中方提出,不想要米格-29,要买苏-27。
据米高扬设计局总设计师别里雅柯夫回忆,苏联真正希望推销的是米格-29,因为该机航程短,属于战术飞机。但在会谈中途休息和进餐的过程中,那些曾在苏联留学的中方领导人与苏方领导人共同回忆起两国并肩前进的岁月,苏联官员被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所感染。在中方代表团即将离开之际,别洛乌索夫突然向中方转达说:苏联政府原则上批准向中国出售苏-27。苏联回复如此之快让中国代表团很高兴。
在作出销售苏-27决定的同时,苏联又开始考虑是否按惯例将卖给中国的苏-27降低技术档次,但要用“简化版苏-27”糊弄住中国人,实在是太难了。1990年12月,中苏就苏-27出口事宜进行最后磋商。“会谈是封闭式的,吵吵争争、进进退退”,但结果皆大欢喜。28日,中国购买24 架苏-27SK单座战斗机和苏-27UBK双座教练机的协定在北京签署。作为苏-27的首次出口,中国买到的苏-27在规格上与苏联自用型号一致,同时合同金额的70%以易货交易形式支付。
协议签署后,苏联派出苏-27战机,于1991年2月在北京南苑机场进行展示。这时,西方还被蒙在鼓里,以为这只不过是一场飞行交流活动罢了。
苏-27是前苏联苏霍伊设计局研制的单座双发全天候空中优势重型战斗机,主要任务是国土防空、护航、海上巡逻等。
苏-27SK进入中国
作为中国空军历史上第二次急速现代化的起点,中国方面对引进苏-27极为重视,空军内部将该项目称为“906工程”。然而,1991年12月26日,存在了69年的苏联轰然倒塌,这份署有“苏联”名号的合同还能执行吗?
独立后的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政治遗产,俄总统叶利钦也承诺继续履行出售苏-27的义务。1992年6月27日,首批12架苏-27安全飞抵中国安徽某基地,列装中国空军某王牌歼击航空兵师。11月25日,剩余12架也安全抵达。至此,解放军空军进入“苏-27时代”,此时距苏联正式装备苏-27也仅 7年。
值得一提的是,这批苏-27是在俄经济最困难时制造的,由于中国支付的美元货款太过珍贵,俄中央政府便把所有现款接收,而将易货来的罐头、羽绒衣等以“实物工资”的形式支付给工人们。
1993年8月,中俄开始了第二轮苏-27战机谈判。中国不仅希望购买更多的苏-27,更希望俄罗斯转让技术。但俄方以“维持工厂正常开工及工人工作”为由,要求中国再买48架苏-27,才能讨论技术转让话题。俄方还坚持希望中国以美元支付全部货款。中方则表示,如果得不到生产线,采购量将不超过 48架。最终,双方商定由俄方提供零部件和技术,帮助中国企业联合生产,同时中国同意再订购更多的苏-27SK成品机。
引进生产线
中国下定决心要引进苏-27生产线。1995年12月,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再次率团访俄。中方坚持要俄方转让生产技术,同时,中方还与俄罗斯签署了第二批24架苏-27采购合同,原则同意完全以美元购买。最终,双方基本达成苏-27生产技术转让的共同精神。
1996年4月和7月,第二批共24架苏-27SK抵达中国广东某基地。同年12月,俄副总理波雷纳科夫访华,与中方正式签下引进苏 -27生产线的协议。根据合同,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属下的沈阳飞机制造公司在15年时间内制造200架苏-27,其中第一批苏-27的机体全部由阿穆尔河畔共青城飞机生产联合体(KnAAPO)提供,以后批次的机体逐步过渡到中国自主制造,但俄罗斯仍然提供全部200架飞机所需的发动机、雷达及电子设备、机载武器。
1997年,中国组装苏-27工作正式立项。1999年9月,首批国产歼-11开始交付部队。
直到今天,西方观察家一直追问为什么俄罗斯最终同意向中国转移苏-27生产线?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俄罗斯研制出了新一代苏-30、苏-35等战斗机。苏-27战机首席试飞员伊留申少将说:“中国也很聪明,尽管引进的苏-27生产线对俄罗斯来说有些过时,但对中国却很有价值,中国看重了苏-27的改良潜力,毕竟苏-30、苏-35的基础设计都源于苏-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