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将领到台湾多凄凉 胡宗南:我们不该来(组图)

来源:扬子晚报  日期:2009-12-22

  

  “西北王”胡宗南  “我们不应该到这里来”
  1950年3月,胡宗南黯然来到台湾,暂且安身在花莲,当年曾统帅40万大军的他,身边只剩下了6名随从。
  失败的阴影,前途的渺茫,都让胡宗南的心情极为低落。有一天,胡宗南走过花莲体育馆,来到海边,突然对他曾经的部下孔令晟说:“我们应该在什么地方自杀啊?这里真没有意思啊!”当自杀的念头闪过后,胡宗南对他的部下说:“我们不应该到这里来。”
  1950年5月,台北“监察院”内,45名“监察委员”联名弹劾胡宗南。这一篇弹劾文列举了胡宗南进驻陕甘后的权力膨胀,历数了他在西北、四川的一连串败绩,认为国民党政府之所以会“失去大陆江山”,胡宗南“应负重大之罪责”。
  来台的胡宗南部属愤愤不平,要到“监察院”去闹事,都被胡宗南压了下来。领军多年的胡宗南,表现出了常人少有的镇静。最终,这一场弹劾案不了了之。但是,经历了这一场风波后,胡宗南“西北王”的历史彻底画上了句号。
  

  
阎锡山  

  阎锡山的山居岁月
  和胡宗南比,山西的阎锡山到了台湾后,日子就更难过了。
  1950年3月1日,蒋介石让阎锡山把“行政院院长”给了陈诚,改领了一个闲差“总统府资政”。第二天,他就搬到台北偏僻的丽水街,半年后,他又带着 40名部属,搬家到阳明山旁的菁山。来到山上,阎锡山自己动手建房子,时任阎锡山侍卫的张日明说,一开始,他们住的房子是木板墙和石棉瓦顶。这些生于山西,长于山西的人哪里见识过风急雨骤的台风?台风一来,石棉瓦就被吹飞了,他们就接着在屋顶上面铺草,结果台风又来了,草顶也不见了。
  远离家乡,阎锡山很想念黄土高原上的窑洞,于是就用水泥,在菁山上建了两个窑洞,并命名为“种能洞”。在窑洞里,他把部属们召集起来像往日一样开会,并且加以记录。
  在山上,阎锡山还租地建了一个“种能农场”,养鸡养猪,开梯田种橘子。那时阎锡山每月可以领5万元台币,但是这些钱要一群人来用,不免显得捉襟见肘,为了给部属们张罗生计,阎锡山开了一家印刷厂。但是部属们还是渐渐离他而去,他的部属王延年回忆:“我们都感觉没有意思了,靠他吃饭不如出来自己吃饭。”
  1960年5月20日,蒋介石庆祝他就职“总统”12周年,阎锡山没有参加,这一天他正患重感冒,还有气喘。第二天的中午,阎锡山即被紧急送往医院,两天后病逝,时年78岁。
  

  
何应钦  

  何应钦:左右不逢源
  早在“西安事变”时,何应钦打算以军队讨伐张学良,使得蒋介石的生命受到威胁,由此两人结下了“梁子”。现在来到台湾,毫无疑问的属于寄人篱下,何应钦要想获得一席之地,不能不看蒋介石的脸色行事。
  1952年2月,何应钦公开表示支持蒋介石“复职”,同时谴责李宗仁“不忠不义”。国民党展开“改造”,要让“老人”们离开权力中心,何应钦却为“改造”积极献计,被蒋介石任命为“中央评议委员”,但在“改造”结束后,何应钦也随之被挤出了国民党的中央委员会,只剩下“战略顾问委员会主委”一个空头衔。到了1972年,“战略顾问委员会”不再设主任一职,何应钦成为委员,更加无事可做,闲在家里。
  到了晚年,政治上的纷扰已彻底离何应钦而去,让他不能忘怀的,是家乡的山水和兰花。于是他用双手摆出贵州老家的景色,请张大千给他画了一张家乡山水画;还养了200多盆兰花,每有兰花展,他一定前往观赏。
  95岁生日那天,何应钦很高兴地拍了很多照片,说要把这些照片寄给家乡人看看。1987年10月20日,他的血压突然下降,第二天上午就在台北荣民总医院去世。终年99岁
    A+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