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海外移民的辛酸历程

来源: 日期:2013-06-04

 

马来西亚槟榔屿的中国城内建于1928年的中华总商会,记载着当年华人奋斗的历史

 

 

当年贩卖“猪仔”的情景

 

 

华工在东南亚劳作的场景

 

       下南洋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三次人口迁徙之一。鸦片战争之前,下南洋经商谋生的华人就已有150万之多;从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西方国家在我国东南沿海招至东南亚的“契约华工”约200万人;1922年至1939年间,从厦门等港口出洋的移民超过500万……

       晚清中国海外移民的主要方向有二,一是美洲,二是东南亚。在清代,东南亚泛称南洋,包括今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11个国家。东南亚自古以来便是我国东南沿海百姓移居海外的主要目的地。唐宋时期,中国海商远及东南亚沿海地区,商民往来频繁。15世纪初,爪哇、苏门答腊等地出现华人聚居区。明朝中后期,政府多次发布禁令限制出海,但由于海外贸易的兴盛,前往东南亚的人依然有增无减。然而,真正形成规模并影响至今的移民活动,则是近代以来称为“下南洋”的移民潮。

贫困战乱造成移民浪潮

       晚清出现“下南洋”移民浪潮,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17世纪以降,西方殖民势力开始进入远东地区,荷兰、西班牙、葡萄牙、英国等国家先后在东南亚开辟商埠,将远东地区纳入世界殖民、贸易体系。开发东南亚需要大量劳动力,而非洲黑奴贸易在18至19世纪之交已经衰落,西方殖民国家开始把眼光投向人口众多的中国,鼓励华人前往东南亚。就国内而言,“闽广人稠地狭,田园不足于耕,望海谋生”,自古以来便是海上贸易、对外移民活跃的地区。鸦片战争之前,下南洋的华人以经商谋生者居多,当时东南亚华人已有150万之多。

       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被迫接受纷至沓来的不平等条约,允许西方国家在东南沿海招募华工,因为应募者要订立契约,时人称为“契约华工”,又叫“卖猪仔”“当苦力”。由此,下南洋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其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出现以华人劳工为主体的海外移民潮,即苦力贸易阶段。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凋敝,民众生活困苦,在经历太平天国和两广洪兵起义(1854年至1861年,在太平天国起义的影响下,广东天地会发动反清大起义,起义军自称为“洪兵”。有40多个县的天地会先后举事,参加者达100万人,并一度围攻广州城,后辗转进入广西,建立“大成国”等农民政权)以及广东土客大械斗之后,到了19世纪60年代,东南地区满目疮痍,农村生活更加艰难。时值美洲发现金矿、东南亚种植园经济发展,急需大量劳动力之际,各国纷纷在中国东南地区设立招工公所。洋行、公所通过雇佣“客头”(“猪仔头”),将贫民诱至“猪仔馆”,签订契约,以出国后的工资为抵押,换取出洋旅费,成为所谓“契约华工”。当时甚至还有使用欺骗、绑架手段掠夺华工的现象。数十年间,仅在东南亚就有约200万华工,主要集中在中南半岛的种植园和印尼等国矿山。

       由于深受“猪仔馆”和船主的非人待遇,契约华工不断反抗,各界舆论也纷纷质疑、抨击。迫于内外压力,各殖民国家相继出台改善华工状况的条例。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禁止贩运“猪仔”与保护华侨的法令,宣告苦力贸易的终结。这一时期也有部分华人以自由劳工的身份前往东南亚从事商业、手工业与农业活动。

       第二阶段: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初,是下南洋新的高峰期。20世纪前期,中国国内兵连祸结,战火不断,而东南亚则得到殖民宗主国的扶持。除了传统的种植园、采矿经济外,铁路、航运、金融、制造等新产业也获得空前发展,对于熟练劳工的需求进一步加大。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10年间,中国向东南亚移民达到顶峰,仅1922年至1939年间,从厦门等港口出洋的移民就超过500万。日军侵入东南亚后,打压华人社会,大量华人回迁国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迁往东南亚的华人大幅减少。随着共和国的建立,持续数百年的“下南洋”移民潮基本停止。

    A+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