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胡雪岩:一代巨商被红顶官帽打回原形

来源:人民网 日期:2016-05-26

  

胡雪岩(资料图)

  本文摘自《历史上那些巨商们》,莫休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出版

  得到一顶官帽之后

   在中国人的理念中,有一个“靠山”理论,那就是:山得势,即得势;山垮台,即垮台。

   让胡雪岩(1823年─1885年。又名胡光墉,晚清官商)成为“红顶商人”的人是左宗棠。左宗棠(1812年─1885年)不仅是著名的湘军将领,还是洋务派首领,更确切地说,他是清廷重臣。

   自从1875年1月同治帝(1856年─1875年)病逝后,慈禧就立她4岁的侄子兼外甥载湉(1871年─1908年)为帝,改年号为“光绪”。随即,她又开始了她的第二次垂帘听政(第一次垂帘听政是1861年咸丰帝病逝、同治帝上台的时候)。在这前后,大清发生了严重的边疆危机。那时候,资本主义列强也像当今的欧美帝国那样,在全世界范围内争夺殖民地。对新疆垂涎已久的英俄两国,此时正明目张胆地寻求自己在这一地区的利益。

   光绪元年(1875年),清廷采纳左宗棠等人的主张,出兵收复西北边陲。年过花甲的左宗棠理所当然地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左宗棠与胡雪岩有私交,他是当时的洋务派老大(洋务运动由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三人发起),对于自己不便出手的“洋务”,比如说与外国人打交道等,他就经常指派精通华洋事务的胡雪岩去打理。而经商的胡雪岩能与政府要臣结交,可是他求之不得的事,仿佛找到了一棵摇钱树,随时都有敛财的机会,所以他更是将左宗棠的大腿巴得紧紧的。

   光绪七年(1881年),左宗棠西征之时,58 岁的胡雪岩为其鞍前马后筹粮草、借洋款(获得向英商渣打银行借外债的机会)、购运西方先进武器装备——也全靠胡雪岩的积极协助,左宗棠才能成功地收复新疆。收复新疆后,慈禧就为立下汗马功劳的胡雪岩论功行赏。这次胡雪岩不仅被封为布政使衔(三品)并总办“四省公库”,还拿到了象征着慈禧近臣的从二品顶戴和黄马褂——按清朝惯例,只有乾隆年间的盐商有过戴红顶的,而此时的胡雪岩既戴红顶又穿黄马褂,故而,他这个“红顶商人”也就名噪一时。

   胡雪岩有了这顶帽子和这身黄马褂,就等于绑定了朝廷这座大靠山,而总办“四省公库”,更是让他的钻营能量出奇的大。上至清廷高官,下至平民百姓都把现银存入他的“阜康”钱庄,一时之间,他的钱庄几乎成了京城内外王公贵戚和官僚的外库。

   中国素来就有“亢龙有悔,穷之灾也”的说法,意思是说,发展达到权限就几乎没有再发展的余地了,势必会盛极而衰,走向反面。红顶商人胡雪岩就是因为攀得太高,最后才摔得很惨。而这个让他摔得无法翻身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成就他的左宗棠,这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事情是这样的。1883年,法军进攻驻守在越南的清军,中法战争不可避免,清廷再次召令已年过七旬的左宗棠。与此同时,刚愎自用的胡雪岩正信心满满地创建着自己雄伟的商业王国——他要在上海开办蚕丝厂,为此,他斥资2000万两白银高价尽收国内新丝万包,企图垄断丝业贸易。

   和左宗棠、胡雪岩组合有宿怨的是李鸿章(1823年-1901年)、盛宣怀(清廷官商,李鸿章的“钱袋子”)组合。李鸿章认为,左宗棠能为朝廷立下功劳,皆因有胡雪岩的经济支持,所以当他得知胡雪岩要耗巨资办蚕丝厂、左宗棠又不在两江的消息后,立即想到“倒左先倒胡”这一招。于是,李、盛二人开始筹划致胡雪岩于死地。

   不谙官场规则的胡雪岩丝毫没想到,自己这拼了身家性命的赌注会致他于人财两空的境地——李鸿章和盛宣怀暗中作梗,致使他囤积的生丝不能及时出手,造成库存变质。第二年夏天,囤积的生丝被迫贱卖,胡雪岩因此亏耗1000万两白银。更让他雪上加霜的是,李、盛二人串通好各地的官僚竞提“阜康”钱庄的存款——左宗棠迟迟未归,胡雪岩一时找不到帮自己斡旋的人,最终导致他设在各地的“阜康”钱庄纷纷倒闭。适逢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时局动荡,胡雪岩拆东墙补西墙的资金周转失灵。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最后,他不得不廉价当了自己创办的“胡庆馀堂”药厂的地契房产,并就此宣告破产。

   破产前夕,胡雪岩曾求助于清政府,没想到,到清廷那帮顽固的老朽和激进的洋务派通通不念他过往的功绩,反而落井下石——主要是因为他最大的靠山轰然坍塌了——这一年的9月,左宗棠在福州北门黄华馆钦差行辕任上去世了。

   大树底下好乘凉的快意一去不复返。胡雪岩的靠山一倒,王公大臣们就联合上书,要求慈禧下诏清查他所有的家产,并严追治罪——胡雪岩被抄了家,同时被革除了顶戴。

   靠山没了,帽子掉了,昔日风光的红顶商人胡雪岩也一度沦为被人嘲笑的“钦犯”。

   依官而商,黑白通吃

   一个人的能量主要来源于他的野心。在得到红顶官帽之前,胡雪岩就是一个善

   于抱着官腿坐贾行商而致富的人。他巴结的第一个大官是那个感恩于他当年“风险投资”的人——王有龄。

   王有龄(1810年─1861年)出身于官宦之家,曾捐官浙江盐运使(捐官只是虚衔,无实职,若想有实职,需花更多钱去补实缺),由于家道变故,成了一个穷困潦倒的人。在慨叹无钱进京之时,结识了当时还在钱庄打工的小青年胡雪岩(大概25岁)。

   两人虽然相差十多岁,但一见如故。

    A+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