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击毙日中将:18岁迫击炮手800米外射击

来源:解放军报 日期:2016-05-27

季跃鹏、季芳绘

  1939年11月7日,日军“山地战专家”阿部规秀中将在黄土岭战斗中被八路军迫击炮弹击中毙命。日本的《朝日新闻》发出了“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的哀叹。谁也不会想到,发射这发迫击炮弹的是一名年仅18岁的八路军迫击炮手,他叫李二喜。

  1939年11月3日,八路军部队在河北涞源县雁宿崖围歼了日军500余人。刚刚升任中将仅1个月的日军“蒙疆驻屯军”最高司令官兼独立第2混成旅团旅团长阿部规秀恼羞成怒,于次日率其旅团主力向晋察冀1分区腹地扑来,欲寻找八路军主力进行报复。阿部规秀在日军中被认为是擅长运用“新战术”的“俊才”和“山地战”专家,有“名将之花”的称号。

  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第1军分区司令员杨成武,抓住日军急于报复的心理,集中兵力于黄土岭一带围歼日军。11月7日下午3时,日军部队进入黄土岭峡谷。八路军迅速将敌人压缩在上庄子附近两公里长、百余米深的山谷里。

  战斗激烈进行的时候,负责迎头阻击的1团团长陈正湘在望远镜里发现,位于黄土岭与上庄子之间的一个名叫教场的小村庄附近,有一座独立小院,不断有腰挎战刀的日军军官进进出出;距离小院100米远的小山包上,有一群穿黄呢大衣、挎战刀的日军军官,正举着望远镜观察。陈正湘判断,独立小院是敌人的指挥所,小山包是敌人的观察所。他急令分区炮兵连连长杨九秤率部迅速上山,在团指挥所左侧展开,隐蔽构筑阵地。

  炮兵连进入阵地后,杨九秤带着迫击炮手李二喜到指挥所领受任务,陈正湘指着望远镜里观察到的那两处目标问迫击炮能否打到,杨九秤目测距离后胸有成竹地说:“直线距离约800米,在有效射程之内,保证打好。”

  李二喜迅速赶到炮位,以最快速度测距定向,调整炮位。陈正湘一声令下,李二喜手起弹出——“哐、哐”,两发炮弹不偏不倚,像长了眼睛一样在院内开了花。紧接着,他又娴熟地扭转炮口,对着小山包上的日军军官打出了剩余的两发炮弹。硝烟散去后,只见独立小院的敌人跑进跑出,异常慌乱。小山包上的敌人拖着死尸和伤员仓皇撤离。

  指挥所遭受炮击,使日军恐慌异常,他们纠集力量拼命向黄土岭突围,遭我各部迎头痛击。当时,我军并不知道炸死何人,几天之后,从敌人的广播和报纸上获悉,被击毙在黄土岭的日军最高指挥官——阿部规秀中将中炮身亡。

  李二喜当时还不知道,他已经在抗战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笔,毙命在自己迫击炮弹下的阿部规秀是抗战期间八路军击毙的日军最高级别将领。当年他击毙阿部规秀的那门迫击炮,如今成了国家一级文物,陈列在北京军事博物馆中。

  感悟

  有本事才能有作为

  ■刘海成

  有人认为,战争就是武器装备的比拼,其实不然。军人才是战争的主体,过硬的军事素质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回望黄土岭上的硝烟,八路军虽然武器装备简陋,但他们凭借高超的战斗素质和对武器装备的娴熟运用,利用仅有的几门迫击炮,击毙了敌人的指挥官。

  我军从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了和装备精良的敌人对抗。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武器弹药极端匮乏的情况下,坚持敌后游击战争;解放战争中,我们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国民党的美械王牌军。正是靠着过硬的“本事”,人民军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我旅的前身是红军长征途中的“红一师”,历史上曾涌现出大渡河十七勇士、神炮手李二喜等一大批铁血精兵。他们用过硬的军事本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官兵苦练军事素质、磨砺血性斗志。

  (作者系北京军区某机步旅政委 刘伟)

    A+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