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太湖边缘低洼地区的苏州古城为何700年无洪灾?

来源:人民网 日期:2016-07-21

这防洪封闭圈设计先进,特色鲜明:

其一,城墙形状富有特色,有利防洪。苏州古城呈不规则的长方形,方位南北稍偏东数度,城墙微有屈曲,其城南北长12里,东西宽9里,但其四个转角却因需要而设计成不同形状。城北护城河水流湍急,因此,东北和西北的城墙拐角做成抹角,呈梯形,加大了河道曲率,使水流畅不致冲塌城角和河岸;为了避免太湖洪水的正面冲击,则把西南城墙拐角做成外凸的形状,把盘门由西南的方向转到面向东南,让青江水绕过城墙的弧形转角,主要顺运河流向东南;部分来水经盘门的水门进入城内河道,让城角处的水流畅达,城墙下部不致受洪水的强烈冲刷,同时减轻了洪水对盘门水门的压力;而东南角则因水流平缓仍做成直角。

苏州古城的规划师远在宋代就深谙地形、水流方向及水流运动的规律,因地制宜建城。

其二,设置闸门以挡水。苏州古城建水陆城门,而且以水门为主。城门设置闸板,其功能有二,一是御敌,二是挡水。水际城门均有两道城门和闸槽,每道城门设一道闸门一道木门,闸门在前,用绞关石和绞索控制闸门升降起闭,水门的闸门既可以防止敌人潜水入城,也可抵御暴水侵城。自宋代嘉定十六年至清末的700年间,苏州城内无水患记录,其中与城墙完好水门建闸不无关系。

其三,月城用来防洪抗敌。城门外加筑月城可加强防御,使一道防线成为两道防线,在城市防洪抗灾上同样如此。苏州古城在宋代还未建月城,月城为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张士诚所筑,它是我国仅有的兼有水陆城门的月城,堪称固若金汤。

其四,在受洪水强烈冲击处不设城门。苏州古城地处太湖下游,太湖水从西南流入阊门和盘门与城内河道分流交贯,经葑门、娄门、齐门出城而去,最后流注于江海。苏州城西南多山又近太湖,太湖水涨则有灌城之虑,伍子胥筑苏州古城时,在西面城墙的南部开置胥门,有水陆两门,水门承胥江来水。太湖管口水位据1950年至1974年的观测,最高达4.82米。而苏州城内地面高程一般在5米左右,但老城区西北角较低,约3.5-4米左右。如让胥江来水直冲胥门水城入城,城区即有受淹的可能,必须关闭水门,下闸御洪。但闸门受水直冲,容易毁坏,最好办法就是堵塞胥门。据清同治《苏州府志》记载:“宋初惟阊、胥、娄、齐、盘、葑六门,后胥门又废,追元至正时又重立胥门,各门皆有水门,惟胥门无。”由此可见,胥门水门的废置,当为防洪。

内沟池 如微型水库

苏州城内有众多人工开挖的河沟和池塘,这既美化了景观,又如微型水库,接纳和宣泄雨水,有时还有舟楫之利。

苏州是我国城市中河网规模最大、河道最密、桥梁最多、布局严整、体系完善的水网城市,其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将8条城外塘河贯通内城河,与密如蛛网的河道组成了四通八达的水上交通,成为我国南北货物的集散地之一。

苏州城内河道都是笔直的,北面多,南面少。这是因为城内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水自西向东从南向北而流。河道平均两至四丈宽,一至两丈深,河道少的地方河道较宽,河道密的地方河道较窄,完全根据城建的需要和地形特点进行人工挖掘,从而使纵横交织的河道肩负着引水、排洪、航行、蓄水、消防、洗涤等多种功能,成为城市的血脉。根据明代《吴中水利全书》的记载:城内河道可容纳1.4亿立方米的水,相当于一个小型水库。古城区面积是14.2平方公里,每平方米便有约0.1立方米的调蓄水容量。

苏州城墙西脚跟原有夏驾湖,相传2500余年前吴王夫差常带西施来此水上娱乐,其湖面到宋代还有400米长,最宽处100多米,虽然面积不大,但通向附近河道,实际上是城内的一个活的水塘,起着调蓄作用。另外,苏州在明清两代宅第园林多达271处,园内叠山理水,或大或小都有一个水池,而大型园林的水池又都与外河道沟通。

用渗坑、渗井排水也是一种重要措施。苏州老城区所有老住宅都设有天井沟(一种设在庭院中的有盖渗坑)排除生活污水和雨水,从未溢流,只是每隔一两年需淘挖一次。加上数量众多的水井(1959年统计全城有水井两万余口),这又增加了不少调蓄水的容量。

古民居布置得当

苏州古城的庭院低于房屋地板,设台阶连接。降雨时积水不深的庭院设庭道连接前后房屋。庭道呈拱形,道顶高出两侧泥地数寸。降雨时积水的庭院,房屋一侧设陪弄连接前后。街道低于庭院,纵坡倾向水体。这样,降雨时,街面虽有水坑却不积水,穿一般钉鞋即可通行。

庭院有短暂积水,由于高程布置得当,积水蓄于庭院,并不进入房屋。这一个做法也与当前雨水口做法相反。它有延缓暗沟集水时间和降低径流系数的作用。

    A+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