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红军“少儿师”中走出多少位开国将军?

来源:人民网 日期:2017-07-24

核心提示:少共国际师虽然只进行了短短1年多的战斗,但从少共国际师中走出了许多开国战将。

影视剧中的少共国际师 资料图

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佚名,原题:“少共国际师”练出名将当年“红小鬼”平均18岁

少共国际师走入历史

1934年10月,由于李德左倾军事路线错误指挥,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长征。在长征中,少共国际师始终士气高昂,他们与红一师、红二师担负起掩护中央纵队的任务。1934年11月底,红军到达湘江,少共国际师由此迎来长征中最惨烈的战役。

在湘江之役中,少共国际师掩护军委纵队过湘江。当主力过江之后,少共国际师被敌军包围。这时,红一军团只好派部队重渡湘江,接应少共国际师过江。等到彭绍辉、萧华渡过湘江之后,发现还有一个团没有过江,于是二人又率军杀回湘江,经过艰苦寻找,终于将这个团接了回来。

经过湘江一役,8万红军只剩3万多,少共国际师也从5000人减到2700人。接着,少共国际师与红军其他部队一起展开了漫长而残酷的长征。由于远离根据地,少共国际师难以得到地方青年团组织的支持,部队越打越少。遵义会议后,为加强红军主力力量,红军进行了改编,少共国际师被编入红一师和红二师,这支特殊的少年部队由此走入历史。

尽管少共国际师成为了历史,但这支特殊部队却涌现出了很多著名战将,其中独臂将军彭绍辉和“娃娃司令”萧华,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抗战时期在黄土岭击毙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的陈正湘,曾是少共国际师的团长;而20岁担任少共国际师连长的黄定基,曾是红军特级杀敌英雄。1948年他所率领的8纵23旅率先攻破临汾,被中央军委命名为“光荣的临汾旅”。

英雄谱

少共国际师虽然只进行了短短1年多的战斗,但从少共国际师中走出了许多开国战将。

彭绍辉(1906-1978),少共国际师师长,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主任。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肖华(1916—1985),少共国际师政委,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兰州军区第一政委。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陈正湘(1911-1993),少共国际师团长,1939年任晋察冀军区第1团团长时,在黄土岭指挥部队击毙日军中将阿部规秀。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黄定基(1913-1951),10岁当篾匠,20岁任少共国际师连长,红军特级杀敌英雄,1948年,任8纵23旅旅长时,参与临汾攻坚战,临汾城墙坚固,攻城的9个旅中,23旅率先破城,被中央军委命名为“光荣的临汾旅”。是我军中罕见的被中央军委命名的旅级单位。1951年病逝。

江拥辉(1917-1991),抗美援朝时期任38军政委、军长,曾任福州军区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吴岱,少共国际师直属队干事,抗美援朝时期任38军政委,曾任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何廷一,14岁参加红军,少共国际师参谋,曾任空军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李景瑞(1914-1969),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曾任中央军委电台报务员、八路军129师385旅电台队长。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兵副主任兼训练部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杨思禄,16岁参加少共国际师当战士。解放后任空军第5飞行学校参谋长,为更好的指挥空军部队,杨思禄32岁学飞行,并于1952年夏天放了单飞。曾任福州军区空军司令员。1961年晋为少将军衔。

    A+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