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叶剑英提入党申请 因何故拖了几年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日期:2017-11-01

核心提示:叶剑英从1924年起就开始要求入党,开始有人说他是蒋介石嫡系部队的团长,没有批准。可是他认准国民党腐化,必然失败;共产党朝气蓬勃,必然胜利。因此坚决要求加入共产党并经受住了组织的考验。

叶剑英资料图

本文摘自:中国新闻网,作者:马沉,原题:细数开国元帅的入党历程:弃高官厚禄为民谋利

1922年暑期,聂荣臻考入比利时沙洛瓦大学化学工程系学习,这差不多是中国第一批进入此专业领域的人才。该校校园宽阔、环境优美、设备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提供住宿,是个修学的好地方,美好的个人前程在向他招手。可是,聂荣臻并不这么想。在阅读了《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著作后,他认识到:要想发展民族工业,不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统治,就只能是一种幻想。要想拯救国家与民族的危亡,使四万万同胞都能有衣有食,只有实行劳工专政,实行社会主义。1925年2月,聂荣臻奉党的指示,到莫斯科红军学校改学军事。从此,开始了他为党为国为民的军事生涯。

危急关头的坚定信念

1927年,国民党蒋介石、汪精卫集团相继背叛革命,残酷屠杀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者,全国陷入一片白色恐怖之中,成千上万的共产主义战士牺牲在敌人的屠刀下。此时此刻,有些号称革命家的人逃跑了、叛变了。报纸上每天都有人在显赫位置上登载启事或联合声明,宣布脱离共产党。可是就在这历史转折的严峻关头,真正信仰共产主义的徐向前、罗荣桓、叶剑英、贺龙、彭德怀等人在大革命失败的低潮中,迎着反革命的逆流,毅然决然地投入党的怀抱,像海燕一样迎着暴风骤雨振翅高飞,表现出了坚定的革命信仰和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

1928年7月22日,彭德怀领导的平江起义爆发。此时此刻,摆在彭德怀面前的是一条充满艰辛的道路。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领导的几十次大大小小的起义都失败了。国民党正在气势汹汹地清剿革命力量,革命处于低潮。在这种形势下,以只有800人的一个团的兵力发动起义,向反动营垒挥戈一击,力量是何等的薄弱,要冒多么大的风险。但是,一个共产党员的使命感使他意识到,当革命事业受到危害时,自己应该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宁肯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正如他在1959年庐山蒙冤后,依然充满激情地说:“共产党员不能计较个人得失,只要国家兴旺,人民幸福,我就快活了!”

面对极其复杂而严峻的形势,贺龙说:“不管形势怎么变,我贺龙要始终站在共产党和工农大众一边。”“我不怕失败,南昌起义无论胜利与否,我都干。”“因为我干的是革命,不怕失败。干革命,人民拥护。我们可能被杀,人民永远杀不绝。”“如果失败了,我就上山!”

罗荣桓说:“现在看清楚了,帝国主义和军阀、土豪劣绅就是把中国搞得国弱民穷的恶势力。要打倒恶势力,把广大工农商学兵各界民众联合起来,唯有共产党才能担当此任。”

徐向前回忆自己入党的庄严时刻时说:“印象最深的就是共产党员要为共产主义流尽最后一滴血。”这成为他一辈子都在努力实践的誓言。

叶剑英从1924年起就开始要求入党,开始有人说他是蒋介石嫡系部队的团长,没有批准。可是他认准国民党腐化,必然失败;共产党朝气蓬勃,必然胜利。因此坚决要求加入共产党并经受住了组织的考验。

元帅们入党都是理性的选择。刘伯承入党前曾说过:“通过辛亥革命以来十几年的所见所闻和生活经验,使我悟出一条真理,就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先搞清其中的真谛。中国应该向何处去?哪一种主义最合乎中国的国情,一定要深思熟虑,而共产主义的道路代表了中国的方向。”

陈毅在入党前也曾在寻找真理的道路上彷徨过。早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的蔡和森就曾问及他是否打算入党。陈毅回答说,“准备读书或搞翻译,办报纸、办学校”,陈毅起初怕受约束,不想马上加入党组织。可是切身经历使他很快认识到: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都靠不住,只有新型的无产阶级和它的政党共产党,才最有生命力,最有前途;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只有加入到组织中去,通过集体的奋斗才会有所作为。于是,他坚定地提出了加入党组织的请求。

    A+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