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索契冬奥会联想到俄罗斯人的“慢生活”

来源:长春新文化报 日期:2014-02-12

索契的无厘头事件一个接着一个,让世界都震惊了。长春《新文化报》12日刊载了一篇文章讲述作者由索契冬奥会联想到了俄罗斯人的各种忍俊不禁的特色传统和习惯,全文如下:

俄罗斯索契冬奥会我原本是不关心的,可偏偏它笑料频出,大有非要将体育赛事搬上娱乐头条的节奏,逼得我即便不关注体育,也总要看上两眼。像轰动世界的“奥运四环事件”,像芬兰教练赛场织毛衣,我晕!不过,最引起我注意的是:当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扛着长枪短炮进驻新闻中心时,才惊讶地发现,那里还没有装修完,根本无法使用,而那时距离冬奥会开幕只有12个小时!

索契的无厘头事件一个接着一个,让世界都震惊了。可我这个曾经在俄罗斯旅居多年的人,却觉得很正常,因为这样的事情在俄罗斯再平常不过了,若是哪天他们能按时完工,那才是天方夜谭呢!(纯属个人观点哈)

举个例子吧,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我公公的生意一时找不到合适的翻译,只好派我带团前往俄罗斯西部城市———大诺夫格莱德,这个城市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之间,而我要去的地方是距它一个小时车程的一座小城———索里茨。

那是我离开俄罗斯十余年之后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说不激动是骗人的,从莫斯科坐汽车辗转十一小时,待到达目的地时已经是午夜十一点多。临近北极,夏日的天长,即便是午夜,还是一片湛蓝,就算是打羽毛球也能将球看得清清楚楚。

不过,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我们在索里茨待了一个月,这个月里,我带去的中国工人不但将一台大型的炼钢设备安装到位,还手把手地教会了俄罗斯工人如何操作使用。按说我们进驻的工厂早在一个月前就该装修完毕,可现实是,我们到了地方,才发现厂房里只有地板铺完了,墙壁上的隔音板只贴了2/3,还有整整一面墙露着黑漆漆的底漆,看着有几分瘆人。再有就是头顶的照明灯,只有炼钢炉顶部装好了三盏,照得偌大个厂房阴森森的。

接下来的日子,我们一边工作,厂里的俄罗斯电工一边装灯。

能炼钢的地方,可想而知,举架非常高,厂房里有两台带轱辘的梯台,每天早上,电工师傅一来就爬上去捅咕,也就半个小时的工夫,他们便下来了,因为午茶时间到了。

喝午茶,是俄罗斯人雷打不动的习惯,每天十点半左右,无论工作多忙,总要停下来,坐下来喝杯热茶,吃些小甜点。我们电工师傅自然不例外,茶总是喝得很慢,等喝完了茶,也基本到了中午休息时间,该回家吃午饭了。到了下午两点多,他们才晃晃悠悠地再次出现,慢腾腾地爬到梯台上小站一会儿,等我回身想找他们时,竟发现三点刚过,人家就已经溜之大吉了。

就这样,我们在索里茨待了将近一个月,两名俄罗斯电工一共安装了十一盏吊顶灯,这还包括我们刚到时已经挂在天棚上的三盏。他们的工作进度,令咱们中国工人咂舌。有一天,咱们中国的电工师傅突然对我说:“姐,这些电工实在是太能磨洋工了!我这么说吧,这活要是让我干,使把劲儿,加个班,我一天就能干完,要是拖着干的速度,也就两天吧!”他的笑容里有得意,有嘲讽,还有无限遐想。我只读懂了其中的一部分,比如,要是他没有老婆孩子,他肯定是打算留下了,毕竟在这里就算是“消极怠工”,仍然可以拿到与咱们工人旗鼓相当的工资,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在俄罗斯这种事情是司空见惯的。也不怪我老公一听说俄罗斯索契冬奥会前期准备历时八年,到了节骨眼上还是没有完工,就打趣地说,他们应该在最后一年把活全包给中国人,准能按时完成任务。

    A+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