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掀起惊涛骇浪,开打国运之争,中国坐稳了

来源:如松 日期:2023-01-28

2023年,金融市场最大的意外是什么?要讨论2023年的最大意外,就必须考虑当今世界金融市场的主题:

第一,逆全球化已经到来,按照台积电创始人张仲谋的说法是“全球化接近死亡”,结果就是全球产业链不断断裂。

俄乌战争的爆发是标志性事件,导致全球能源产业链加速断裂。在全球化时代,生产要素按照最优化的要求进行配置,能源产业链也是如此。

此时,各国进行产业链布局之时只考虑经济要求,由于俄罗斯毗邻欧洲,可以将石油天然气通过管道快捷、廉价地输送到欧洲,借助两个地区之间完善的基础设施,俄罗斯的煤炭也大量出口到欧洲,这都是全球化的必然结果——淡化各国和地区之间价值观的差别,按照经济要求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

但2022年2月24日的一声炮响,打破了欧洲人的美梦,欧洲人看到俄罗斯人用欧洲输送给他们的金钱武装起来转而威胁欧洲的安全。此时欧洲人开始警醒,需要放弃全球化的思维转而以国安要求来配置自己的生产要素,而普京很适时地“配合”了欧洲人的思维转变,对欧洲开启了能源战,使用能源武器威胁、打击欧洲,欧洲只能迅速与俄罗斯能源进行脱钩。

2022年8月,欧洲与俄罗斯煤炭就完成了脱钩。进入本世纪以来,欧盟天然气消费中约三分之一来自俄罗斯,俄罗斯天然气出口中超过三分之二到了欧盟。到2022年底,随着德国海上天然气接收站的陆续完工并投入使用,欧洲与俄罗斯天然气基本完成了脱钩。

欧、俄天然气脱钩行动给俄罗斯天然气产业带来了严重的冲击。2022年12月26日,俄罗斯分管能源的副总理诺瓦克在接受塔斯社采访时表示,预计2022年俄罗斯天然气开采量同比下降12%,出口量同比降低25%。根据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的最新数据,2022年俄气向非独联体国家出口了1009亿立方米天然气,与2021年的1851亿立方米相比暴跌了45%。

在欧俄天然气已经完成了脱钩之后,2023年的出口量当然更加不妙。俄欧能源脱钩的结果是,俄罗斯能源产能被大量闲置(建立新的出口渠道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这需要数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而且现在国际资本也不可能对俄罗斯的能源基础设施进行投资),这导致大量的天然气只能放空烧掉。与此同时,由于欧洲大量使用煤炭替代俄罗斯天然气发电,让国际煤炭价格长时间处于高位。

一边是火焰,国际煤炭价格上升到高位徘徊,一边是海水,俄罗斯天然气无法输出只能放空烧掉。放空烧掉之后,相关企业就失去了收入,就没能力继续维护气井,长此以往这些气井就只能被废弃,这会对俄罗斯天然气产量造成长期的、严重的伤害,这会进一步支撑国际能源价格。但化石能源中最重要的还是石油。

德国已经宣布从2023年1月1日起不再购买俄罗斯石油,在欧洲国家中德国对俄罗斯石油的依赖最为严重,当德国摆脱了俄罗斯石油之后,这意味着欧洲与俄罗斯石油的脱钩会在数月内快速完成(有媒体报道说在2月完成)。

基于欧洲与俄罗斯石油的快速脱钩,加上欧美对俄罗斯石油使用限价手段,最主要是各大远洋公司已经拒绝承运俄罗斯石油,这导致俄罗斯石油的出口价格大跌,1月6日乌拉尔油价已经跌至37.8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价格在80美元以上)。俄罗斯石油的生产(含运输)成本一般为30-40美元/桶(有些则更高),俄罗斯对每桶石油征收的出口关税约为6美元/桶,即出口成本价为36-46美元/桶,出口价格跌破40美元之后就意味着有大量的产能开始亏损,长期亏损之后就无法维护这些油井,就只能关闭或废弃,这会导致俄罗斯石油生产的萎缩。

也就是说,逆全球化到来,全球产业链开始脱钩,俄罗斯这个全球能源生产第一大国的能源产能首先受到伤害,这会长期支撑国际能源价格,这一因素应该在今年开始发挥效力。

第二是美元危机。

2022年10月13日,美国财长耶伦说到,“我们担心(国债)市场缺乏足够的流动性”。她指出,从事美国国债交易的做市商的资产负债表能力并没有扩大多少,而美国国债的整体供应量却在攀升,这直接导致美债流动性下降。

瑞信明星分析师Zoltan也注意到了同样的现象。2023年美国私营部门需要吸纳的政府债务规模,比世界大战以外的任何时候都要大,然而传统意义上的潜在买家(银行、对冲基金等)却不太可能买入。

    A+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