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在苏联解体以后继承了不错的家底,以当时乌克兰的条件,拥有强大的工业基础,适合农业发展的一望无际的黑土地,以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5200多万的人口规模,乌克兰成为欧洲发达国家,甚至欧洲强国也是有可能的。然而,现实却令人大跌眼镜,乌克兰不仅成为欧洲最为贫穷的国家,而且因为国内动乱,百姓流离失所,成为欧洲最混乱国家。一个拥有优良资源禀赋的国家,为何会沦落到如此地步,铭苏先生具体给大家分析一下: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乌克兰的基本情况。
乌克兰位于东欧平原,国土面积60万平方公里,拥有占世界四分之三的肥沃的黑土地,被誉为欧洲的粮仓(世界第三大粮食出口国),苏联解体时乌克兰人口约5200万。苏联时期,乌克兰以占苏联2.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占苏联13%的经济总量,是苏联最为富裕的加盟共和国之一。乌克兰继承了苏联约35%的军工产能,军工企业达3500多家,有着强大的工业基础,不但可以生产常规武器,甚至还可以生产核武器和航母。乌克兰凭借丰富的煤、铁资源,其钢铁产量占到了苏联总产量的40%。
虽然乌克兰的经济结构也是苏联模式,偏重重工业发展,忽视轻工业发展,但是以乌克兰当时的条件比其他绝大部分加盟共和国都要好。摆脱苏联以后,乌克兰应该发展的更好才是,可是现在乌克兰却成为欧洲最贫穷落后的国家,这是为何?
乌克兰之所以有今天的局面,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铭苏先生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第一、乌克兰未利用好自己的区位优势,反而因地缘因素而使自己陷入动荡。
乌克兰地处俄罗斯和欧洲国家之间,俄罗斯有着丰富的资源,欧洲国家有着先进的技术和雄厚的资本,如果乌克兰能够充分利用自身地理优势,在自己继承苏联工业制造能力的基础上,引进欧洲的资本和技术,充分利用俄罗斯廉价的原料,那么乌克兰的经济想不发展都难。
然而,身处大国夹缝中的乌克兰,没有选择左拥右抱,保持自己在俄罗斯和欧美国家之间的平衡,而是选择一路向西。这对于经济上严重依赖俄罗斯,并被俄罗斯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的乌克兰来说,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面对乌克兰的背离,俄罗斯对乌克兰采取反制措施,中断对乌克兰的经济合作,将克里米亚纳入俄罗斯版图,扶持乌东部顿涅茨克州和卢甘斯克州的亲俄武装,导致乌克兰局势长期动荡,然而乌克兰依靠自己的力量显然无法改变目前的局面。
第二、乌克兰寡头控制国家经济和政治,成为国家主导力量。
苏联解体以后,乌克兰少数寡头通过权钱交易等手段低价购买国有资产,控制国家经济命脉,使乌克兰成为最为典型的寡头经济国家。寡头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在加强对经济控制的同时,也将触角伸向政治领域,通过自己或扶持代理人的方式登上政治舞台,从而实现对政治的影响,反过来再通过政治手段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
根据福布斯2013年富豪榜数据,乌克兰最大的富豪里纳特.阿克梅托夫资产超过150亿美元,前100名富豪总资产超过1300亿美元,占乌克兰国民生产总值的80%。所以,尽管乌克兰很穷(前一段时间据媒体报道乌克兰国库只剩下5亿财政资金),但是各个寡头却不差钱,各个寡头不管国家经济发展的如何,只管自己能否赚到钱。所以,尽管乌克兰拥有比较优越的发展条件,但是国家经济命脉被各个寡头垄断控制了,国家已经被各个寡头所掏空,还能发展的好吗?
虽然俄罗斯也存在寡头经济,但是俄罗斯有普京这类的强势人物做总统,能够对强势寡头进行打压,而乌克兰像库奇马、拉扎连科、季莫申科、尤先科等政治领导人要么是寡头,要么是寡头的代理人,国家政权掌握在这些人手里,国民经济难以实现真正的健康发展。
第三、外部势力的介入,令乌克兰动荡不安。
乌克兰从苏联继承了大量的军工企业和先进的武器装备,其中包括上千枚核武器、战略轰炸机、洲际导弹等具有威慑力的先进武器,使乌克兰一跃成为世界第三核大国。有着这样的资本,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肯定没有什么问题。可是乌克兰在美俄的威逼利诱下选择了自废武功,销毁了包括核武器在内的大量先进武器。虽然美俄给予乌克兰一定的经济补偿和安全保障的承诺,但是一个国家把自己的命运寄托于外部力量,这明显都不靠谱,因为美俄的安全保障对乌克兰来说就像是个笑话。
苏联解体以后,虽然俄罗斯实力衰落,对美国构不成威胁,但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继续对俄罗斯实施打压和制裁。北约通过不断地吸收原苏联加盟共和国和华约成员国,将北约的边界不断地东扩,推进到乌克兰一线。然后西方国家通过颜色革命,扶持亲美政客上台执政。乌政府采取一路向西的政策,试图加入欧盟和北约,并允许北约在乌克兰境内部署军事力量。而一向视乌克兰为自己势力范围的俄罗斯,坚决反对北约东扩,并对美国和北约介入乌克兰强烈不满,这才有了克里米亚事件和俄罗斯对乌东部武装的支持。乌克兰的一路向西政策,最终造成克里米亚和乌克兰的分裂,还造成乌东部地区的动荡不安。
乌克兰虽有不错的家底,但是乌克兰并没有利用好自己的优势,国家经济命脉被寡头控制,国家安全自己又无法保障,在外部势力的介入下国家陷入政治斗争和面临四分五裂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