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无大鹅,土耳其做先锋!中亚开始弃俄倒土

来源:静夜史 日期:2023-01-30

由于突厥部在此地繁荣过,各个种族之间无论是乌兹别克人、哈萨克人、吉尔吉斯人或者是土库曼人,他们或多或少都流淌着突厥人的血液,而他们所说的语言全部属于突厥语族,文字差异也不是很大。

由于没有强大的家国认同,强大的民族认同就成为团结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唯二的有力方式(另一个是宗教认同,他和民族认同相辅相成),1873年,原属奥斯曼帝国的鞑靼汗国被沙俄吞并,无家可归的鞑靼人饥寒交迫的同时,迸发出了强烈的突厥民族意识。

他们主张广泛的突厥民族应该紧密的团结在一起,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国家,同沙皇俄国做斗争,与泛斯拉夫主义相抗衡。这样的声音不出意外的遭到了俄国的严厉打击,一大批泛突厥主义代表人物流亡到奥斯曼帝国。

时间又一晃来到了20世纪,土耳其接过奥斯曼帝国泛突厥主义的接力棒,他们的对手也从沙皇俄国变成了苏联。此时,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同志创造性的提出“民族自治”政策给泛突厥主义以沉重的打击。

“民族自治”理论以更加小而具体的民族政策代替了笼统而宽泛的泛突厥主义,从此中亚国家放弃了形成铁板一块的“突厥民族一家亲”,而紧密的团结在了苏联的周围。后来“民族自治”政策是否成为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尚且不提,但在当时他的确稳固了作为苏联后花园的中亚地区。

时间如果停在那一刻该有多好,但他的残忍之处就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1991年苏联解体,波罗的海三国欢呼雀跃而中亚五国却如丧考妣,他们一百个不愿意离开苏联大家庭,当时苏联内部国家,也都是爹死娘嫁人,个人顾个人,哪有人管他们的死活呢?

中亚国家加无可奈何,走上了“无力自主”之路,虽然继承苏联衣钵的俄罗斯偶尔对他们进行“技术指导”,但是却给不了他们苏联大家庭那般的温暖。俄罗斯不想像苏联那般出钱出力,却又妄想着像苏联那样控制着中亚地区,这种白嫖的买卖天底下怎么会有。

于是乎,中亚国家又想起了泛突厥主义,并想着再一次抱团取暖。加之鼓吹泛突厥主义最为积极的土耳其同样想恢复昔日的奥斯曼帝国荣光,双方热泪盈眶一拍即合。

2021年11月12日,在“突厥语国家委员会”的基础上,土耳其、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6个国家成立一个新联盟——“突厥国家组织”。他们想效仿阿拉伯联盟体制,建立一个强大的突厥国家联盟,以此来应对中东复杂且动荡的局势。

面对此情此景,俄罗斯坐不住了,要知道中亚地区一直以来就被俄罗斯视为“自留地”,这一个以土耳其主导的联盟体制让俄罗斯感到了巨大的威胁。这个组织一旦坐大,俄罗斯不仅会失去中亚地区的话语权,本国内部还有分裂的风险,因为俄罗斯国内有1000万人口操着突厥族语言。

其实土耳其和俄罗斯表面关系不错,背地里却在中亚地区暗自较劲。当年在纳问题上,土耳其本着泛突厥主义的宗旨,高调表示“两个国家一个民族,打阿塞拜疆的脸就是打土耳其的屁股”,不仅向阿塞拜疆提供“口头支持”还主动提供军事装备。

但面对俄罗斯在该地区的一锤定音,没有让土耳其刷太多的存在感。土耳其显然不服气,后来土耳其又明确表示,要在政治和军事上参与高加索的事务,也让全世界明白这里不仅仅只有俄罗斯说了算。

从俄乌局势上看,俄罗斯是一个“有仇不会隔夜报”的主,就像俄罗斯想要用帮助朝鲜来牵制蠢蠢欲动的韩国一样,面对土耳其日益膨胀的“大国梦”,俄罗斯大概率会用叙利亚和利比亚来恶心土耳其,甚至会用与希腊拉近关系的手段让土耳其难受。

只是俄土之间的政治对决让中亚地区的突厥语国家成为了牺牲品,毕竟在俄土两国的夹缝中连充当一颗随风倒的墙头草都没有资格,更多的不是主动选择而是被动接受。何况还有域外的美国对中亚地区虎视眈眈,时不时发动“颜色革命”,这一点哈萨克斯坦和土耳其应该有深刻的体会。

其实泛突厥主义提出伊始本意是好的,他的诞生旨在反抗殖民主义统治的压迫和寻求民族解放,只是后来被别有用心的国家大肆篡改,成为控制弱小民族对外扩张的工具,时至今日他的存在已经和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大潮流格格不入,并威胁着国际社会多年形成的并被联合国承认的独立主权国家疆界。

    A+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