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官员意欲访华 冯德莱恩在华遇冷?

来源:兵国谋略 日期:2023-04-10

第一件事:美国官员意欲访华,但对中国开出了条件!

4月9日,根据国内媒体援引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报道,知情人士透露,美国商务部长中国问题高级顾问伊丽莎白·伊考诺米等多名商务部的高级官员将于下周访问北京和上海,为商务部长雷蒙多今年晚些时候可能的访华行程打下基础。

知情人士说,如果此次访问没有取得任何成果,雷蒙多的潜在访问的实现可能存在风险。报道举例称,在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后,北京同意采购160架空中客车公司飞机,而空客也将其在华的产能翻倍。

对于美国商务部长这一动向,有关媒体报道称,中方迄今未收到美方有关雷蒙多部长访华的建议。

很显然,在多国领导人访华之后,美国的商务部长已经是按耐不住了。从美国的态度,我们能分析出三方面的信息。

其一,美国很着急,尤其是看到空客签下大单之后,美国就更急了。这说明,美国尽管口头上反华声音很大,但是一涉及到具体的商业利益,美国的身体上确是无比的诚实。

其二,美国的态度很傲慢。美国方面声称,雷蒙多的访问不一定能够成行,尤其是考虑到不能有实际成果的背景下。某种程度来说,美国传递的意思是,如果中国不给美国一些订单,雷蒙多就有可能不访华了。

其三,美国还没有认清楚现实。美国一方面释放访华意图,一方面开条件。但是,中国明显是采取了已读不回模式。这说明中国对于雷蒙多的访华并不如美国预期的热络。中国似乎是说,美国哪凉快,那待着去吧。

毫无疑问,在中美关系急剧恶化之际,美国的高级别官员不能到中国访问,甚至不能进北京已经成为常态。

美国的商务部长雷蒙多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中美之间经贸关系深厚,中美拓展经贸关系符合双边利益。

但是,在中美缺乏政治互信的背景下,谈合作,无疑有些困难。美国现在开条件,要这,要那的。当然,这没有问题,但美国愿意拿出什么样的真金白银,来交换呢?

中国当然可以采购美国的波音飞机,但美国在打压中国科技企业的问题上,是不是应该拿出一点诚意呢?

中国的态度是清楚的,两国必须在平等,尊重,合作,互利的基础上进行交往。而现在美国无疑应该向中国证明这一点。

第二件事:德媒评论中国冷暖有别,冯德莱恩在华遇冷?

4月9日,根据国内媒体援引德国之声报道,德媒称,法国总统马克龙4月7日造访位于广州的中山大学并发表演讲,受到了中国学生的热烈欢迎,中国方面给予了马克龙很高的接待规格。

德媒认为,与马克龙在中国受到热情款待相比,一同访华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则明显受到了冷遇。中国官方媒体对马克龙的访问大加赞扬,却很少提到冯德莱恩。

德媒指出,马克龙乘坐专机抵达北京时受到隆重欢迎,而冯德莱恩则乘坐民航班机访华,且在机场使用普通的乘客通道。

若干名欧盟驻华外交官对德新社表示,马克龙与冯德莱恩在北京的冷热不同待遇,并不单纯是分别"唱红脸和唱白脸"的结果。这些不愿具名的外交官指出,北京正在发动魅力攻势。

德国媒体对于中国接待马克龙与冯德莱恩的规格进行了评论,但是,在德媒作出这一番评论之前,德媒是不是应该对马克龙与冯德莱恩访华前,对中国的态度进行一番报道呢?

事实上,法国表示尊重一个中国原则,法国总统马克龙在与我们进行会谈的时候,都没有提到台湾问题。但是在中国内政的台湾问题上,冯德莱恩明显想要干涉中国的内政。

中国的态度是清楚的,朋友来了,有好酒。对于那些前来窜门,却对我们指手画脚的客人,德媒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处理,才算是恰当的呢?

事实上,去年欧盟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来华访问,中国也热情接待。这一次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缺乏曝光度,没有被高规格的接待,这说明同样是欧盟领导人,如果对华不友善,那中国就没必要热脸相迎了。

德媒特意指出,经德国之声查证,冯德莱恩的7名子女中,只有2名加入了美国籍,其余5名以及丈夫仍然是德国籍。

很显然,德媒想要借此表明,冯德莱恩是代表欧盟立场的,不是美国的传声筒。但是,从冯德莱恩的具体行为来看,却更像是美国的传声筒。

一句话,中国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谁对中国友好,谁对中国不友好,我们还是清楚的。中国的冷暖,冯德莱恩主席应该有自知之明。

    A+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