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电影曾是我们一代甚至几代人不可磨灭的情感记忆。一段时间以来,它史诗般的传统深深地陷落在俄罗斯的现实坚冰中。但幸运的是,随着经济的复苏,今天,新的俄罗斯影像美学正在兴起……
magasa/文
对整整几代中国人来说,苏联电影是我们可以共同分享的记忆,当这份记忆以怀旧的名义被唤起,逐渐浮现出来的名字是:邦达尔丘克、梁赞诺夫、乌里扬诺夫、格拉西莫夫、史楚金和瓦里耶夫……,而《雁南飞》、《列宁在十月》、《牛虻》、《夏伯阳》、《乡村女教师》、《静静的顿河》、《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战争与和平》、《一个人的遭遇》和《办公室的故事》更是不可能忘怀的片名。
传统的沦陷
然而,当我们多年之后重新将目光投向那片苍茫大地,却发现,俄罗斯电影已全然不是旧时的模样。苏联的解体,电影同其他许多行业一样,无法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摆脱危机的困扰。
就在戈尔巴乔夫大张旗鼓改革之时,俄罗斯放松了进口电影的配额,以好莱坞电影为主的外国电影立时潮水般涌入俄罗斯,很快将本土影片的票房份额挤压至不到10%的狭小空间。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的俄罗斯电影发行渠道完全非国有化,大多被私人承包或者被私人购买,他们更愿意放映能吸引观众的外国电影(除了好莱坞大片之外,许多在美国本土乏人问津的劣质三流影片也纷纷涌入俄罗斯,这些电影拷贝甚至以重量称取计价,低廉程度可见一斑),这都无疑限制了俄罗斯本土电影的出路。因为外国电影所占票房比例太高,收入的绝大部分也流向国外,对本国工业无所助益。
从另一方面来说,对于西方电影不分好坏的一概吸纳,并没有帮助带动陷入困顿的俄罗斯电影创作,有俄罗斯影评人评价:“1991年在大众电影中占统治地位的是歇斯底里。也就是说,不惜任何代价,竭力用最廉价的手段来获取成功。而随之而来的就是杂耍的滥用、吸引力的丧失、风格的枯燥、专业水平的下降和优劣界限的抹杀。”
反思美学的兴起
同样以苏联解体为界,因为政治环境的变化,文艺创作者在思想上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与过去数十年的歌功颂德相反,上世纪90年代的俄罗斯电影相当热衷于对前苏维埃时代进行清算,例如影片《我们失去的俄罗斯》、《死亡不可怕》。
在对历史进行反思的作品中,不少是源于多年极度压抑后的发泄,未免鲁莽偏激,但当中也诞生了一些佳作,具有国际影响的《烈日灼人》便是佼佼者之一,导演米哈尔科夫是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电影在世界上的旗手,这部影片不仅获得了当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票房上也收获颇丰,堪称新时期俄罗斯电影的扛鼎之作。
反思历史的电影中有一类非常突出,便是对上世纪80年代阿富汗战争的重新审视,那段历史是一代苏联青年挥之不去的梦魇,不妨对比美国电影中的越战情结吧。1991年的《腿》残酷地揭示了这场战争的悲剧本质;2005年创俄罗斯票房纪录的电影《第九突击队》由老邦达尔丘克的儿子费奥多尔・邦达尔丘克执导,以相对好莱坞大片极低的成本(950万美元)展现了激烈的战斗场面,突破苏联的政治禁忌,既有反思,又有很高观赏性,感动了无数已步入中年的观众。
当然,在新时代的俄罗斯电影中,也并不缺少对当下现实的观察和思考。例如著名导演索洛维约夫的《柔情年华》被评论为“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社会的百科全书”,影片对青年人的迷惘和成长,结合混乱与变革的年代特征,对俄罗斯一代人的出路提问。再比如鲍德罗夫的《高加索俘虏》是表现车臣战争对冷战后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俄罗斯新“制造”
上世纪90年代对于俄罗斯电影来说,是一段痛苦的涅 期,电影人在建立新产业格局的摸索中跋涉前进。如果说2001年前后达到最低谷,俄罗斯加上乌克兰两国的票房总额只有6500万美元,其中本土电影仅占200万美元,绝大部分被好莱坞拿走,那么现在再看2005年的数字,总票房数字已经上升到约3.5亿美元,本土电影占到1亿美元,短短数年间的反差足已令俄罗斯电影人扬眉吐气。
有俄罗斯影评人认为,新一代年轻电影人(其中很多是苏联老电影人的子女)为老化的俄罗斯电影队伍补充了新鲜血液,以及政府从石油收入中拨出大笔款项用于补贴电影工业(比如说2002年,补贴金额达到3000万美元)是发生这种欣喜变化的原因。
这些新电影人在上世纪90年代从事MV、广告及电视的拍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守夜人》系列是21世纪俄罗斯电影最大的惊喜,第三部《守昏人》将得到20世纪福克斯的资助,目标也许会更加瞄向全球市场──不过俄罗斯人还是比较清醒的,在当前,抓住本土观众的注意力比什么都重要。
从电影本身来说,注重娱乐性成为很多导演的共识,他们的目标观众群是大众,在经过十多年师法好莱坞后,已经慢慢掌握了如何在银幕上营造视听奇观,电脑特效也达到了很高水平,能够以区区几百万美元的投资,达到准好莱坞效果不能不说很了不起。
促使更多俄罗斯人迈进电影院,并且选择国产电影的最重要原因,应该归功于发行策略的转变,尤其是对广告的重视。现在几乎每部电影都会花不低于500万美元用于推广,在电视、网络、广告牌上全方位铺设广告,远高于欧美电影在俄罗斯所花的宣传投入。
一家大发行商说,以前大成本电影上映,电影票价是不会打折的,因为过去的思路是大片反正不愁没人看,但现在不一样了,所有人都意识到,越是大片,兴许打折越有效呢。有的电影院,会针对特定的群体推出不同的票价,有时候40卢布(约合人民币11元)都能买一张票,白天经常都是半价卖票。所以年龄大的观众越来越多。
今年1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公开表扬电影人:“我国电影工业开始复苏,我感到很开心,在经济、技术如此艰难的条件下,你们能发挥自己的天才,取得如此大成绩,是俄罗斯人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