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电影

来源: 日期:2009-03-24

早期的俄罗斯电影

电影是由被称为“电影之父”的法国人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的,1895年12月他们用自己发明设计的“活动摄影机”公映了《工厂大门》等几部无声片,标志着电影艺术时代的正式开始,为世界艺术增加了一个新的门类。电影这个时髦的玩意很快就传遍欧洲,并传到了俄罗斯。1896年5月4日,在彼得堡的“阿克瓦里乌姆”剧院第一次放映了卢米埃尔的影片。

电影在俄罗斯的出现伊始,俄罗斯著名作家高尔基就注意到这门艺术的巨大魅力和发展前展,他曾指出:“这个发现由于具有惊人的新颖性,可以预言必将获得广泛的发展。”

1896年至1907年俄罗斯放映的基本是外国影片,主要是法国电影,体裁多种多样,有喜剧片、闹剧片、风景片、新闻片等,当时的影片内容和艺术处理水平都还很低,一般只是在咖啡馆、游艺厅和餐厅里放映,而进不了一些高级的场所。这个时期俄罗斯的电影人也开始了拍摄电影的最初尝试。

1908年,摄影记者德朗科夫(А.О. Дранков)根据冈察洛夫的电影剧本开始拍摄俄国第一部故事片《伏尔加河下游的自由人》( «Понизовая вольница»,又名《斯捷潘.拉辛》),这在俄国观众中引起了轰动,自此俄国开始了自己的民族电影发展之路。

1908─1918年,俄国共拍摄了1376部长短故事片,其中有根据古典文学作品改编的影片,也有表现俄国历史的影片,但更多的是比较粗糙的娱乐片。当时电影生产掌握在私营企业手申.影片生产技术条件也很差,这些都限制了电影作品艺术水平的提高。1911年,由冈察洛夫和汉荣科夫(1877─1915)导演拍摄了俄国第一部大型影片《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导演兼摄影师斯塔列维奇精心研究了特技摄影技术,于1911年拍摄了第一部立体动画片。这个时期具有一定水平的影片有Я.А.普洛塔赞洛夫的《黑桃皇后》(1916,根招普希金作品改编)、《安德列.科如霍夫》(1917).В.Р.加尔金的《贵族之家》和《前夜》(1915,根据屠格涅夫作品改编)、《谢尔盖神父》(1918)、《十四等文官》、《普罗米修斯》、《罪与罚》等。这些有一定影响的电影往往者是被搬上银幕的名著,如普希金、屠格涅夫、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等文学大师的作品。

在1920年以前俄罗斯电影还很少被世界所了解。直到十月革命前后,俄国出现了第一次移民浪潮,一些逃亡的白俄将电影拷贝带到国外,俄国电影才得以在世界流传,世界各地的观众也有机会欣赏俄国电影艺术家的杰作。


苏维埃时期的电影

概述

由于苏维埃政权对电影这一艺术门类的社会功能的高度重视,苏联电影起步早,投入大,成就高,战前的发展已形成自己的风格和技巧,如在默片时代蒙太奇大师爱森斯坦就拍出了震惊世界影坛的《战舰波将金号》。二、三十年代苏维埃电影事业曾经达到一个高峰。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苏联的电影工业遭受严重破坏,战后初期即开始进行重建,亦拍摄了一些影片,但数量不多,而且题材比较集中在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歌颂领袖、歌颂英雄主义等。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青年近卫军》、《攻克柏林》、《乡村女教师》等。

苏联电影的复兴是在50年代后期与60年代初,由于在社会政治领域倡导反对个人迷信,电影的创作氛围较斯大林时代宽松,因而电影的体裁、样式和风格亦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如《雁南飞》、《一个人的遭遇》等优秀影片。

70年代和80年代初苏联电影由复兴走向繁荣。1972年苏共中央采取了整顿电影业的措施,苏联电影界出现了一个空前的创作高潮,在军事爱国主义题材、政治题材、生产题材和道德题材四大题材方面都有相当的成就。

起步与初步繁荣时期

十月革命后,电影作为一门艺术受到苏维埃政权的高度重度。当时苏维埃政权所面临的一个艰巨任务是给千百万劳动人民扫盲。为完成这一任务,列宁对文学、绘画和戏剧等艺术门类的作用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对于电影这种新的,可以更直观、更广泛地普及,使千百万大众一下了就接受的艺术,苏维埃的领导人列宁尤为重视。他在《列宁关于文化艺术》一文中说:“对于我们来说所有艺术中最重要的是电影。”1919年8月27日,列宁签署法令,将摄制和电影贸易工作关于教育人民委员部管理,即把苏维埃电影国有化,这一天被后来定为苏联电影的诞生日。俄共(布)、联共历次代表大会都相当重视电视事业的发展。1924年,俄共(布)十三大关于电影的决议指出,必须加强党对电影的领导。从这一年起,健全了领导机构,取消了私营发行公司,出版了《电影报》、《苏联银幕》、《苏联电影》等杂志,成立了“革命电影协会”.1925年又成立了由捷尔任斯基领导的“苏联电影之友”协会。

为了培养电影人才,1919年春苏维埃政权在彼得堡成立荧屏学校,同年秋天又在莫斯科成立了苏联第一所电影学校。几年后,彼得堡的荧屏学校与舞台艺术学校合并。1930年,莫斯科的电影学校改为国立电影学院,30年代中期又更名为全苏国立电影学院。它成为苏维埃唯一的、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培养电影和电视全方位创作人员的高等学府。著名电影艺术家爱森斯坦、布多夫金、多夫仁科(杜甫仁科?)、图尔金、Н.扎尔希和Б.别拉莎都在此执教。该院的电影研究和教育原则与方法不仅被社会主义阵营电影学派所接受,而且也被资本主义国家的电影学院广泛使用。

社会主义教育和培养下的人民电影艺术家积极响应苏维埃政府的号召,拍摄出一大批歌颂社会主义成熟和英雄人物的影片。苏维埃电影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世界电影之林占有一个重要的地位。

三十年代以后苏联经常参加戛纳、卡罗维伐里、威尼斯等国际电影节,有一批优秀电影获奖。从五十年代末开始隔年举行一次莫斯科电影节,放映来自世界各国的电影,此传统一直延续至苏联解体后。

国内战争期间,根据列宁指示的精神.拍摄了大量的新闻片和纪录片,反映红军的英勇战斗和工农群众所取得的业绩,被称为“形象政论”,即带有活动图像的政论。

1918─1920年间,还拍摄了一些古典文学改编的影片.如《谢尔盖神父》(1918,原着列.托尔斯奈,导演普洛塔赞洛夫)、《偷东西的喜鹊》(1920,原着赫尔岑,导演А.萨宁)。高尔基的《母亲》也在此期间第一次被搬上银幕(1920,导演A.拉朱姆内依)。

内战结束后,苏联电影事业有了进一步发展,新老导演开始拍摄革命历史和现实生活的影片,他们中的年轻导演在影片的构图、剪辑、情节安排上都有新的突破,演员的演技也得到迅速提高。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是谢.米.爱森斯坦(1898─1948)、弗.伊.普多夫金(1893─1953)和亚.彼.杜甫仁科(1894─1956)等人。

1921年,国立第一电影学校全体师生在加尔金领导下拍摄了《镰刀与斧头》,这是苏联第一部大型革命题材故事片,影片表现十月革命期间贫富农之间的斗争。《镰刀和锤子》成为苏维埃电影形成的重要里程碑,开始了二三十年代苏维埃电影事业发展的一个高峰。1923年,格鲁吉亚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另一部著名的革命题材故事片《红小鬼》(导演И.Н.比尔斯基阿尼),影片表现了布琼尼第一骑兵军和马赫诺匪帮的斗争。1925年爱森斯坦导演了无声片《战舰波将金号》,以英雄主义的激情歌颂了1905年革命。该片在电影史上首创蒙太奇的剪辑手法,获得极大成功,成为当时世界公认的杰出作品,并在1927年巴黎国际电影节上获得大奖。二十年代后期苏联出现了一批优秀影片,其中有由同名小说改编的《母亲》(1926)和由杜甫仁科导演的《土地》(1930)。

三十年代有声电影出现,成为电影史上的伟大转折点,它使电影艺术能同其他艺术形式,诸如文学、音乐、戏剧等有机结合。这时一批作家开始为电影创作脚本,作曲家为电影谱曲,戏剧演员开始从舞台走上银幕,电影从业人员队伍得到空前扩大,一批批优秀影片不断奉献给观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艾姆尔列尔(1898─1976)和尤特凯维奇(1904─)合作导演的《迎展计划》以及首次搬上银幕的戏剧名著《大雷雨》等。

1934年瓦西里列夫兄弟导演了由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夏伯阳》(又译为“恰巴耶夫”),影片塑造了国内战争的红军军官夏伯阳及其部属的英雄主义行为和革命英雄群体。该片被公认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优秀作品。此后有由契尔可夫扮演工人布尔什维克形象的马克辛三部曲,还有《波罗的海代表》、《肖尔斯》、《我们来自喀琅施塔得》、《雅可夫.斯维尔德洛夫》等。

1937─1939年,列宁的形象在银幕上连续出现,这是苏联电影艺术的一项重要成就。列宁扮演者鲍.瓦.史楚金(1894─1839)和马.马.施特拉乌赫(1900─1974)不仅形似,而且还神似。他们的代表作有《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这些影片受到国内外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和交口称赞。

1938年成立了全苏电影委员会来统一管理全国的电影事业,这对苏联电影的发展起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三十年代末至四十年代初,苏联电影在主题、体裁和风格方面开始多样化。历史事件,历史活动家、社会主义建设、工农群众的现实生活等都在电影中得到反映。在此类众多的电影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彼得大帝》、《亚历山大.涅夫斯基》、《政府委员》、《灿烂的生活》等。此外,还拍摄了一批动画片、喜剧片、记录片和科教片。

卫国战争时期及战后萧条初期

卫国战争期间,作为宣传群众和动员群众最为有力的手段之一的电影,其作用和功绩永不可埋没。此时的影片小型片居多,它们反映生活及时,激情浓重,很具鼓舞性。四年期间共摄制了新闻纪录片489部,小型片67部,大型片34部。其中著名的艺术片有《区委书记》、《她在保卫祖国》、《虹》、《卓娅》等。文献记录片是这一战争年代的创造,它详尽具体真实纪录了从德国法西斯入侵到彻底遭到毁灭期间的许多重大事件,被誉为“伟大卫国战争的编年史”,这类文献纪录片中的佼佼者有《莫斯科城下大败德军》、《斯大林格勒》、《柏林》等。

战后,苏联政府对电影事业限制过死,政策偏激,特别是1946年9月6日联共(布)中央通过了对批判《伟大的生活》等影片的决议。决议批评影片给战后苏联社会的现实抹了黑,歪曲了党的形象,鼓吹落后、无文化和愚昧。被决议批评的还有爱森斯坦导演的《伊凡雷帝》(下集),柯静采夫和特拉乌别尔格导演的《普通的人》,(又译《平凡的人们》,1945)等影片。这个决议的基本出发点就是不许文艺家描写和表现生活中的落后现象、消极因索和阴暗面。这就导致一些文艺家要么一味地去扮饰现实,要么谨小慎微,缩手缩脚,甚至不敢也不愿意再进行电影创作。另外,由于错误地执行了一种所谓“缩小产量提高质量”的方针。结果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苏联电影出现了严重萧条的局面。第一,产量少。苏联电影部长波尔沙科夫在1946年作的《战后苏联电影的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要求到1950年创作出三百至五百部电影文学剧本,年产艺术片一百部。但是到了195l─1962年度,苏联电影的年产量还不到十部。第二,质量不高。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题材狭窄,大多是历史和战争题材。由于受“无冲突论”的影响,现实生活题材的影片很少而且多数也是一些“无冲突”和粉饰生活之作(如《金星英雄》、《库班哥萨克》等)。其次,影片的人物形象雷同化、缺乏个性。由于人为地“拔高”主人公,给人以一种招生活理想化的不真实的感觉。

当然这一时期也拍摄了一些比较好的影片,如《青年近卫军》、《易北河会师》、《乡村女教师》、《西伯利亚交响曲》等。这些影响大都是歌颂战时的人民英雄,回顾重要的历史事件,表达胜利后人们的无限喜悦以及他们对和平的渴望追求,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景。战后的苏联电影中,传记影片亦占有一定位置,如《米丘林》、《塔拉斯.舍甫琴科》等。

战前苏联已有彩色片,战后进一步提高了彩色技术,并在完善立体声,环幕电影和全景电影技术方面取得新的突破。1955年拍出了第一批苏联宽银幕声画立体片。

解冻时期(50年代后期与60年代初)

1956年苏共二十大上批判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和独裁专制,开始反思和平反冤案,开始了“解冻时期”。1057年苏联成立了全苏电影工作者协会,1958年举行了第一届亚非电影节和第一届全苏电影节。苏共中央1958年5月28日通过决议,撤销并纠正了1946年9月4日关于影片《伟大的生活》的错误决议。国内政治形势及文艺政策的变化,给苏联电影界还来新的气象。

比较突出的是影片的题材得到了扩大。除了一些“传统”题材,如反映革命斗争(1905年革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卫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主题、历史人物传记、文学作品改编等影片以外,还出现了一些触及某些社会现象、针砭时弊的影片。这些影片冲破了“无冲突论”的精神束缚,在反映了敌我矛盾,歌颂正面社会现象时,也大量地表现了人民内部矛盾,暴露生活中一些消极的东西。这时期的故事片、纪录片和科普片发展很快。仅以大型故事片为例。1955年的产量就由1951年的六部增加到六十五部,而到1958年发展到一百零二部。另外,俄罗斯联邦共和国和其它加盟共和国的电影制片厂相继得到恢复和发展,新一代的电影工作者也成长起来了。他们不是回避现实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而是积极大胆地“干预生活”,制作了一批较有影响的影片。

在革命和战争题材方面,主要强调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突出战争残酷的一面,“反战”色彩较为浓烈。如年轻一代导演丘赫莱的三部曲《第四十一个》(1956)、《士兵之歌》(1959)、《晴朗的天空》(1960),卡拉托佐夫根据罗佐夫的剧本导演的《雁南飞》,邦达尔丘克根据肖洛霍夫的同名小说拍摄的《一个人的遭遇》以及塔尔科夫斯基导演的《伊凡的童年》等。国内战争和革命历史题材的影片有莱兹曼导演的《共产党员》和法依齐耶夫导演的《遵照列宁的法令》(1958)等。

在揭示战后新一代的心理特征方面,有扎尔希导演的《高度》(1957),库利扎诺夫导演的《我住的那所房子》(1956),赫费茨导演的《大家庭》(1954),罗斯托茨基导演的《这事发生在品科夫》(1958)以及桑采娃根据著名剧作家多甫仁科的作品拍摄的《海之歌》(1968)等。

这时期拍摄的喜剧片的特点是具有鲜明的音乐性,表现了各个时期演员的技巧。如多利泽导演的《蜻蜓姑娘》(1954),梁赞诺夫导演的《狂欢之夜》(1966)等。

这时期还拍摄了不少根据优秀文学作品改编的影片,如《奥赛罗》(1950)、《静静的顿河》(1957─1958)、《苦难的历程》三部曲,即《两姐妹》(1957)、《1918》(1958)、《阴暗的早晨》(1959)等。

此外,三十年代就已经开始的列宁题材影片的创作,在这一时期继续得到发展。如尤特凯维奇摄制的《列宁的故事》(1957)侧重表现列宁作为一个人的人性方面的一些特点。

繁荣时期(60年代中到80年代初)

六、七十年代,苏联电影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电影的组织和管理方面也都得到了加强。1965、1971、1976、1981年苏联分别举行了四次全苏电影工作者代表大会,影协会员达到六千多名。 1972年8月2日,苏共中央专门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发展苏联电影事业的措施”的决议,对苏联电影委员会在领导电影工作中的不得力状况进行了批评,指出有些影片缺乏思想性和明确的阶级立场,很少表现当代的正面人物。决议还对今后电影事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根据决议精神,成立了中央电影剧本创作所,负责审查剧本以提高剧作质量。各电影制片厂设立“百年创作委员会”,由电影界知名人士具体领导,国家电影委员会每年向各有关制片厂实行国家订购十五至二十部影片,以保证影片的思想艺术水平和重点片在电影生产中的优势。各电影制片厂制定题材远景规划,使不同题材样式的影片生产保持适当的比例等等。苏联电影界出现了一个空前的创作高潮,进入一个由复兴趋向繁荣的时期。

同时苏联加强了与外国电影的交流,除大量上映外国影片外,苏联影片也竭力打进国际市场。并大力开展了与外国合拍影片的活动(主要与东欧和西方一些主要国家)。

在题材方面,进入七十年代以来,苏联电影比过去更加丰富多样,重点也更加突出。主要有战争题材、工农业生产题材、道德题材以及政治题材等四大题材。最突出的成就主要集中在战争题材和道德题材方面。

在战争题材方面,大多数影片是表现卫国战争的。如果说,在五六十年代,这类题材的苏联影片着重表现对战争的深思与反省的话,那么,七十年代以电苏联战争题材的影片则主要用来服务于“军事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着重表现战争中的“集体英雄主义”,强调对普通士兵的描写与歌颂,强调通过战争中的人来揭示人们复杂的内心世界。在表现卫国战争的影片中,还拍摄了一些对年轻一代进行“军事爱国主义”教育的影片,其中影响较大的有《这里的黎明静悄悄……》(1972)、《命运》(1977)、《活到星期一》(1968)。同时,在战争题材的影片中,出现了一些被称为史诗性地概括事件,对时代进行哲理性思考的大型全景性影片,如《解放》(1070-1971)、《围困》(1977)、《白由的士兵》(1976)、《伟大的卫国战争》(1978)等。

生产题材方面,多半是反映实行“新经济体制”后大抓企业科学管理的影片。其中有根据格利曼的剧本《一次会议的记录》拍摄的《奖金》(1974),根据德沃列茨基的话剧《外来人》改编的《这里是我们的家》(1978),根据鲍卡列夫的剧本《炼钢工人》改编的《最热的一个月》,根据切尔内持的话剧《来去之日》改编的《个人意见》等。这些影片都反映了在现代的生产条件下如何加强企业的科学管理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它们不象过去的许多作品那样,单纯表现人们如何进行忘我的劳动,或表现某一生产过程的成功,或描写工人如何同破坏生产建设的阶级敌人进行斗争,而是着重描写善于进行科学管理的“当代英雄”如何掌握经济规律,精通业务,敢于和善于领导一个工厂或企事业单位,改变那里的落后面貌。

七十年代以来,道德题材(即描写家庭、爱请、婚姻、道德准则等)的影片大量出现。这类影片多半是通过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小事来揭示人们的道德和感情。比如1973年获第六届全苏电影节一等奖的《要热爱人》(1972),1974年获第七届全苏电影主奖的《红莓》(1973),1976年获第九届全苏电影节大奖的《白轮船》(1975),1978年获第二十一届捷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主奖并于1980年获苏联列宁文艺奖金的《白比姆黑耳朵》(1976),1979年获第十三届全苏电影节主奖的《秋天的马拉松》(1979),1980年获第二十二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大奖的《初嫁》(1979)以及获1981年苏联国家奖金和第五十三届美国奥斯卡奖的《莫斯科不相信服泪》(1979)等。著名导演梁赞诺夫所导演的《命运的捉弄》(1976)、《办公室的故事》(1977)、《两个人的车站》(1982)、《残酷的罗曼史》(1984)等影片也有相当的影响。

政治题材的影片主要是表现国内和国际生活中一些重大的政治事件,这类影片虽然受到官方的重视,但卖座率却并不高。如《七月六日》(1968),《自由,这是个甜蜜的字眼》(1973),《熊熊燃烧的大陆》(1973),《墨西哥万岁》(二十年代由导演爱森斯坦拍摄,直到1970年才首次公映,1979年获第十一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金质奖),《1943年的德黑兰》(1980,苏、法、瑞士合拍)等。

另外还有些科技题材的影片,主要有《一年中的九天》(1962),《驯火记》(1973),《目标的选择》(1974)等。
六十年代以来,根据世界文学名著拍摄的影片也占有相当的比重,20多年时间内由国内外文学名著改编拍制而成的影片有40多部。其中由外国名著改编拍摄的优秀影片《哈姆雷特》(1963)和《奥赛罗》尤为引人注目。还有《奥勃洛摩夫》(1979),《堂.吉河德》(1967),《李尔王》(1970),《红与黑》(1975)等。由国内名著改编拍制而成的则有《苦难的历程》、《战争与和平》(1966-1967)、《安娜.卡列尼娜》(1967)、《贵族之家》(1969),《万尼亚舅舅》,《敌人》(1977)、《静静的顿河》、《白痴》、《卡拉马佐夫兄弟》(1968)、《罪与罚》(1969)、《白夜》、《带叭儿狗的女人》、《未完成的机械钢琴曲》(1977)等等。这些传世巨片的导演均是其时誉满全球的著名艺术家,如科静采夫、尤特凯维奇、罗沙里、邦达尔丘克、格拉西莫夫、扎希尔、培利耶夫、尼基塔.米哈尔科夫等。

六、七十年代,格拉西莫夫拍摄了“关于六十年代的人”的四部曲《人与兽》(1962)、《记者》(1976)、《湖畔》(1970)、《要热爱人》(1972),这四部曲被苏联评论界称作是一部“六十年代的艺术史”。

1970年,摄制出了苏联第一部“聚变多镜头”影片(又叫制变形多画面立体声电影。这种电影由多银幕电影演变而来,用一台电影机放映,在一个银幕上出现若干个画面)。《我们的进行曲》与后来拍摄的《国际歌》(1971)、《我是苏联公民》(1972)构成了“聚变多镜头”政论电影“三部曲”。

衰落时期(80年代至今) 

苏联改革以来,特别是解体后,俄罗斯的电影事业由于政治和经济原因一度处于低潮,很少有电影片问世,特别是优秀的电影片可谓凤毛麟角。前苏联电影鼎盛时期的电影从业人员曾高达30万人,现在已风光不再了。大批电影从业人员失业或改行。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俄罗斯电影从业人员人数不足10万,年产量也从平均每年150部降至20部左右。原有的39个电影制片厂也所剩无几了。当前俄罗斯电影院放映的大都是乘虚而入的西方影片,特别是美国影片。

90年代,俄罗斯的大众文化表现出光怪陆离的景象,大众对文化的需求也变得“多元”了。电影作为大众文化中的一种,在今天的俄罗斯已变得不那么重要,俄罗斯的电影事业也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原因之一是大众的选择不再是单一的,而是具有多样性。好莱坞的娱乐片和西方的色情片大量进入俄罗斯市场,这对俄罗斯电影业是一种巨大的冲击。国家的经济困难也使俄罗斯电影业因资金缺乏而无法拍片。看电影的人数锐减。1988年全俄罗斯到电影院看电影的人数是25亿人次,而1997年只有7500万人次。当然,俄罗斯电影业所受到的最大的冲击还是来自西方,特别是好莱坞。

1995年,由尼基塔.米哈尔科夫导演的俄法合拍影片《烈日灼身》获戛纳电影节大奖,这是对俄罗斯电影艺术家探索新的电影发展道路的肯定,它给遭受重创的俄罗斯电影人一份信心。1997年在54届威尼斯电影节上,俄罗斯电影《小偷》又获大奖。导演小丘赫莱用一种老式的、善良的俄罗斯风格拍摄了这部电影,并征服了评委和观众,再一次向全世界的观众展现了俄罗斯电影的魅力。1999年,尼基塔.米哈尔科夫导演的《西伯利亚理发师》公映,再次引起世界轰动。

 2001年俄罗斯政府颁布了“俄罗斯文化”五年发展纲要,其中包括电影业发展计划。根据计划,俄罗斯将对电影厂进行技术改造,吸引资金并增加电影产量,提高电影质量。如果计划顺利实施,到2005年,俄罗斯每年将拍摄100部影片,俄罗斯影片在电影市场的份额将从目前的7%左右上升到20%。随着经济形势不断好转,俄罗斯政府近年来对电影业的拨款逐年增加,俄罗斯的电影正在复兴。

2003年,首执导筒的俄罗斯年轻导演安德烈・日瓦金采夫导演的《回归》获第六十届威尼斯电影节最高奖─金狮奖,这是40年来俄罗斯电影首次获此殊荣。自40年前塔科夫斯基的《伊万的童年》在威尼斯捧走金狮之后,俄罗斯影片一直与金狮无缘。

2004年,俄罗斯电影《自己人》获得第26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大奖──金圣乔治奖;《收割时间》获国际影评学会最佳影片奖;《爸爸》以其打动人心的故事获观众最喜爱的影片奖。提莫・贝克曼贝托夫导演的《守夜人》是俄罗斯电影历史上首部纯本土投资、完全好莱坞式运作、最终创造出商业奇迹的大片。《守夜人》让全世界影迷见识到俄罗斯新电影“文艺复兴”的威力。令人欣慰的是它并非昙花一现,如今以19世纪巴尔干战争为题材的俄罗斯古装大片《土耳其开局》再次创造奇迹,开映6周内创下1900万美元票房,破了《守夜人》1600万美元的纪录。

《守夜人》

 《土耳其开局》

    A+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