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罗夫]瓦伦丁・亚历山大罗维奇・谢洛夫(B.A.CepoB,1865-1911) 俄国画家。音乐家亚・尼・谢罗夫之子。
曾师从列宾、契斯恰科夫,后成为巡回展览画派的成员之一。
1874年, 画家列宾正在巴黎旅行,一位忧伤的俄国妇女把她9岁的孩子托付给列宾。她是侨居巴黎的俄国音乐家亚力山大・尼古拉耶维奇・赛洛夫的遗孀,音乐家3年前去逝的时候,他们的儿子瓦伦丁・亚历山德罗维奇・赛洛夫才6岁。虽然生长在这样一个音乐的环境里,但幼年的瓦伦丁似乎更喜欢绘画,他常常独自在小房间里用颜料涂画着人物和花朵。于是母亲带着他到国外去旅行,让他参观古代大师的珍品。1874年的冬天,从慕尼黑来到巴黎。这时,9岁的瓦伦丁性格似乎更加孤癖,由于长期在国外生活,他连俄语也讲不好,
苍白的脸色、瘦弱的身体,只有一双蓝色的大眼睛闪闪发光,表现出蕴藏在这孩子心灵中的智慧和感情。列宾收下了这个学生,让他在画室的一角画一组简单的静物,而自。己,则沉迷于《萨德阔》一面的创作。从这时开始,赛洛夫成为列宾的学生,回国后又跟随列宾到顿河流域去画扎波罗什人的速写p他在大师的言行举止中体会到艺术探索的艰辛,他年轻的心灵中种下了献身艺术的种子。
1881年,列宾决定送赛洛夫人彼得堡皇家美术学院学习。虽然这里的气氛是僵死和陈腐的,但著名的美术教育家巴维尔・彼得洛维奇・契斯恰科夫以他严格的科学体系,培养了整整一代俄罗斯现实主义艺术家,没有这样严格的训练,成为一个伟大匠师便只能是空想。契斯恰科夫体系,犹如这具陈腐机体中的新芽,给俄罗斯美术带来生机。赛洛夫进入素描教室的遭遇并不顺心。他以为在列宾的身边已经学到不少东西,对契斯
恰科夫布置的初级课题不以为然。契斯恰科夫把一张废纸捏成一团,随手扔在地板上,然后命令赛洛夫去画这个废纸团的素描。这使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万分窘迫,以致画出的素描连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他严厉地教训赛洛夫:在艺术的王国里,没有,也绝不会有什么容易做到的事。一切都是困难的,但也是重要的、有趣的,艺术家终生都被它吸引着。就这样,赛洛夫在跟随列宾学习6年之后,又在美术学院学习了5年,使他成为熟练而且成熟的画家。
1888年,他的《少女与桃子》以具有印象派的外光色彩而在莫斯科的展览会上一举成名。画中穿粉红色上衣的少女,是马蒙托夫家族的一位小姐。这个家族当时正从事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修筑,是俄国资本主义时代的天之骄子。因而,有许多进步的艺术家,像丹钦科、瓦斯涅佐夫、科罗文等,都聚集在他的周围,赛洛夫在这个圈子里为不少著名人物画过精采的肖像。
处于1905年革命风暴到来之前的残酷时代,赛洛夫没有从事主题性的巨幅创作,而把精力主要放在肖像画领域。他为高尔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李姆斯基一科萨柯夫等进步艺术家画过肖像;也留下了诸如教会检察长巴别达诺斯切夫、金钱大王格尔叶马、国家杜马主席穆拉姆采夫、工业巨头马拉卓夫……等等俄国革命前整整一代“当代英雄”们的肖像。留下了那个时代的生动的写照。
作品色彩绚丽响亮,用笔简练,自成一格。一生画了许多进步文化活动家和妇女、儿童的肖像,如《高尔基肖像》、《拿桃子的姑娘》和《阳光照耀下的少女》等。也作历史画、风格画和书籍插图。
《少女与桃子》1887谢洛夫 画布油画 91×85厘米
谢洛夫(1865-1911)俄国杰出的肖像画家,又是俄国现实主义绘画的重要代表。画家运用传统的艺术语言,在构图与用色上都予以创新。室内的阳光被明净的色彩所渲染,空间感与人物十分调和。人物的精神状态把握得十分准确。室内陈设典雅,画家以寥寥几笔,把环境处理得窗明几净,阳光明媚。少女肖像充满着一种青春的活力。
《科罗温肖像》
《吉尔斯曼娜肖像》
《克拉西尔希科娃肖像》
《在河边的科罗温》
《莫洛卓夫肖像》
《克里米亚的鞑靼乡村》
《尹达.鲁宾斯坦》
《波兹特尼亚柯夫肖像》
《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