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音乐起源于民间,民间的口传诗篇的创作在远古时代就有了萌芽,民间音乐的发展也与这些创作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10世纪产生并发展了专业的音乐文化,随着基督教的传入又出现了新的教会音乐,到11世纪时产生了乐谱的雏形。16世纪后半期和17世纪教会音乐掌握了多音旋律,教会音乐曲调后来部分地溶入了世俗音乐之中。在教会音乐和世俗音乐中都表现出民族风格的特征。17~18世纪时,在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流行一种多声部的歌曲曲调,叫做坎特歌,由重唱团或合唱团无伴奏演唱,最早是一种教会歌曲。一些教会音乐团体后来逐渐转变成世俗音乐团体。1479年在莫斯科创建了宫廷唱诗班,1703年改为宫廷合唱团,并开始演唱世俗歌曲,它是十月革命后列宁格勒格林卡模范合唱团的前身。
彼得大帝实行全面西欧化后,俄罗斯开始学习与欣赏西欧音乐,非宗教音乐18世纪开始流行,并引发了对民间歌曲的收集与改编,对后来俄国音乐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18世纪70年代舞台上已出现利用民间音乐成分的反映城乡生活的歌剧。整个说来18世纪的俄罗斯的音乐还处于初级的模仿西欧的阶段。
19世纪上半叶,俄罗斯的音乐进入成熟阶段,西欧的音乐风格与俄罗斯的民族传统的完美结合形成了独特而新颖的俄罗斯音乐流派。格林卡(1804~1857)是俄罗斯歌剧和交响乐的奠基人,也是俄罗斯声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其主要作品有歌剧《伊凡.苏萨宁》、《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幻想曲《卡玛林斯卡雅》和一首幻想圆舞曲;两首西班牙序曲《阿拉贡荷达》和《马德里之夜》;数十首钢琴作品和80余首抒情独唱曲等。作曲家把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芬兰、波兰、格鲁吉亚、西班牙等曲调都成功地溶合在自己的作品中,作品一经问世,立即使他跻身于世界名作曲家之列。
继格林卡之后的俄罗斯的著名作曲家是亚.谢.捷尔戈梅斯基(1813~1869)。他创作了许多声乐作品,最著名的是《石客》和《水仙女》。《水仙女》的旋律脱胎于俄罗斯的民歌,后来成为俄国民间最为流行的歌剧之一。 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的音乐进入繁荣时期。60~70年代被称为俄国音乐的“狂飙突进”时代,其标志是出现了一个作曲家集体──“强力集团”。该集团以格林卡的学生米.阿.巴拉基列夫(1836~1910)为首,主要成员有穆索尔斯基、鲍罗廷、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和居伊,他们的活动得到著名的艺术理论家和评论家弗.瓦.斯塔索夫(1824~1906)的支持和肯定。“强力集团”以倡导现实主义,促进俄罗斯的民间音乐为宗旨,创作多取材于俄国历史、人民生活、民间传说和文学名著。他们注意吸取和运用民间曲调,在艺术形式和创作手法上进行革新。莫.彼.穆索尔斯基(1839~1881)的作品以性格描写和心理刻画见长,力图使音乐语言体现俄罗斯语言和俄罗斯民歌的特点。其代表作有取材于普希金的同名诗剧的歌剧《鲍里斯.戈都诺夫》、喜歌剧《索罗庆采市集》(未完成,由居伊续完)、管弦乐《荒山之夜》、钢琴组曲《展览会中的图画》,还有大量独唱曲。讽刺沙皇反动统治的《跳蚤之歌》等成为世界男中、低音歌唱家经常演唱的歌曲。亚.彼.鲍罗廷(1833~1887)的代表作是根据俄罗斯的史诗《伊戈尔远征纪》创作的歌剧《伊戈尔公》(由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和格拉祖诺夫续完),歌剧场面壮阔,成功地利用了俄罗斯和东方的民间歌曲和舞蹈。其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意境辽阔,东方色彩浓厚,犹如一幅油画。尼.安.里姆斯基-科萨科夫(1844~1908)作品题材丰富,写过15部歌剧,还有交响乐、浪漫曲和其他体裁的音乐作品。影响较深远的有歌剧《沙皇的未婚妻》、以叙事诗和童话为题材创作的幻想歌剧和神话歌剧《萨特阔》、《五月之夜》、《白雪公主》等。
彼.伊.柴科夫斯基(1840~1893)是俄罗斯最伟大的音乐家,其音乐创作开始于60年代,70~90年代初是其创作的全盛时期。他与“强力集团”有友好往来,但更多地受到俄国贵族教育和西欧文化的影响,作品也更多地表现当时知识分子渴望自由的苦恼心情,其作品以深刻的民主精神和鲜明的民族特色见长。他一生中共创作了11部歌剧,最著名的是根据普希金作品改编的抒情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黑桃皇后》,三部芭蕾舞曲《天鹅湖》、《睡美人》和《胡桃夹子》在艺术上突破了传统的程式,大大提高了音乐在舞剧中的地位;他的六部交响曲中最为著名的是第六(悲怆)交响曲。他的交响幻想曲《罗米欧与朱丽叶》以曲调优美著称。柴科夫斯基的创作是俄罗斯音乐艺术的高峰,为俄国交响乐赢得了世界声誉。
安.鲁宾斯坦(1826~1894)是俄国卓越的作曲家和世界一流的钢琴家,也是一位杰出的音乐教育家,柴科夫斯基曾受教于他并受益匪浅。他创作有歌剧《恶魔》、声乐曲集《波斯恋歌》以及《第四钢琴协奏曲》等。他的演奏音色富丽,气势磅礴,被认为是当时唯一可与匈牙利钢琴大师李斯特媲美的人。1862年他创办了俄国第一所音乐学院,自任教授兼院长,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音乐家。他的弟弟尼.鲁宾斯坦也是一位杰出的作曲家兼钢琴家,而且继其兄之后于1866年创办了莫斯科音乐学院。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欧现代主义音乐渗入俄国,但坚持俄罗斯音乐传统的也大有人在。在彼得堡主要继承了“强力集团”的传统,主要代表人物有里亚朵夫(1855~1914)和格拉祖诺夫(1865~1936)。里亚朵夫的作品主要有交响音画《女妖》、《巫婆》等,多取材于俄罗斯童话。他还收集和改编了大量民歌。格拉祖诺夫创作了八部交响曲,五部器乐协奏曲,舞剧《雷蒙达》和《侍女》,音诗《斯金卡.拉辛》等。他在十月革命前后曾担任过列宁格勒音乐学院院长,1922年获“共和国人民艺术家”称号。莫斯科的艺术家们则主要继承了柴科夫斯基的传统,主要代表人物是塔涅耶夫(1856~1915)和拉赫玛尼诺夫(1873~1943)。作曲家、钢琴家塔涅耶夫音乐思想深刻,复调技巧高超,曾任莫斯科音乐学院院长,作有歌剧《奥雷斯泰亚》,康塔塔《约翰.大马士金》、《读圣诗有感》及交响曲、钢琴三重奏、五重奏等。作曲家、钢琴家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旋律流畅、感情深沉,根据勃克林同名画作的交响诗《死岛》和根据爱伦.坡诗篇所作的合唱曲《钟声》等作品充满忧郁感伤的情调。他一生着有歌剧三部(其中有根据普希金长诗《茨冈》创作的《阿乐哥》),钢琴前奏曲24部,四部钢琴协奏曲和钢琴与乐队合奏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许多独唱、合唱曲等。十月革命后移居美国,主要在欧美各国从事演出活动,是世界上最出色的钢琴演奏家之一。
作曲家、钢琴家斯克里亚宾(1871~1971)在革新音乐固有程式方面很有贡献,他以独特的音乐手法表现了十月革命前年代里的复杂的思想和形象,主要作品有《神圣之诗》、《第三交响曲》、《狂喜之诗》、《普罗米修斯》等。1922年在莫斯科建立了斯克里亚宾博物馆。作曲家兼指挥家斯特拉文斯基(1882-1971)的创作经历了复杂的变化,早期的舞剧《彼得鲁什卡》、《春之祭》在俄罗斯民间音乐的基础上采用了一些印象主义与表现主义的手法;中期的创作转向新古典主义,崇尚抽象化的绝对音乐,但仍采用古老的形式。代表作是歌剧-清唱剧《俄狄浦斯王》和合唱-乐队曲《诗篇交响曲》;后期作品杂用12音体系、序列音乐和点描音乐等各种现代派手法,代表作为《黑色协奏曲》(单簧管和管弦乐队)、歌剧《浪子的历程》。他常用连续的不谐和弦、不完整的旋律音调和无调性功能的技法,从而成了俄国和西方现代主义音乐的重要代表人物。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乐坛上还出现了一批杰出的歌唱家和其他乐器的演奏家。男低音歌唱家夏里亚宾(1873~1938)曾被誉为世界低音歌王,主演过苏萨宁、伊凡雷帝、鲍里斯.戈都诺夫、唐.吉诃德等人物,擅唱《伏尔加船夫曲》、《波斯恋歌》、《两个掷弹兵》等歌曲。他同时还是歌剧导演和画家。十月革命后移居国外。基普尼斯也是俄国杰出的男低音歌唱家,主要在国外演出,1939年应聘为美国大都会歌剧院主要演员。世界著名小提琴家巴利斯特、埃尔曼、米尔斯坦都是俄罗斯人,在俄国受音乐教育并崭露头角,十月革命后移居美国。
十月革命后的俄罗斯音乐重视传统的音乐形式,反对汲取西方现代主义因素,重视音乐教育。老作曲家莱.莫.格里埃尔(1875~1956)除芭蕾舞剧《红罂粟》和《青铜骑士》外,吸收民间曲调写成的一些歌剧艺术价值也很高。他的学生谢.谢.普罗科菲耶夫(1891~1953)创作题材广泛多样,音乐语言清新生动,富于独创性,在世界上很有影响。他写了著名的芭蕾舞剧《罗米欧与朱丽叶》、《灰姑娘》、《宝石花》和大型歌剧《战争与和平》、康塔塔《亚历山大.涅夫斯基》、清唱剧《保卫和平》等。他的第五、第七交响曲、交响童话《彼得与狼》流传很广。尤.亚.沙皮林(1887~1966)常以俄国诗人的歌词为基础谱写抒情曲。他的代表作是历史题材的交响乐大合唱《在库利科沃田野上》和歌剧《十二月党人》。尼.亚.米亚斯科夫斯基(1881~1950)是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并专事交响乐作曲,一生写过27部交响曲,最后一部最为有名。
杜那耶夫斯基(1900~1955)是苏联轻歌剧的创始人之一,创作了《金谷》、《自由的风》、《丑角之子》等12部轻歌剧,并为许多电影配乐,创作的歌曲有《祖国进行曲》、《快乐的风》、《红莓花儿开》等。作曲家索洛维约夫.谢多伊(1907~1979)的作品有舞剧、轻歌剧、歌曲等各种体裁,他的歌曲有《海港之夜》、《夜莺》、《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阿.瓦.亚历山德罗夫(1883~1946)是著名的苏军歌舞团的创建者和艺术指导,曾为苏联国歌谱曲,并作有《神圣的战争》、《神圣的列宁旗帜》等歌曲。
肖斯塔科维奇(1906~1975)是世界公认的卓越作曲家之一,作品有交响曲15部,钢琴、小提琴、大提琴协奏曲各两部,为电影《攻克柏林》、《青年近卫军》、《伟大的公民》、戏剧《哈姆雷特》、《李尔王》等数十部电影和戏剧配乐,还为歌剧《黄金时代》、舞剧《鼻子》等谱曲,他的音乐题材广泛,大型作品占多数,音乐语言复杂而大胆,既充满哲理又富于感情,力求表现尖锐的冲突和人类复杂的内心世界。他的最著名的作品是《第七交响曲》,又称《列宁格勒交响曲》,这是一部史诗性的、反映苏联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作品。
60~80年代新的音乐舞台趋势获得广泛的发展。60年代初进入俄罗斯的摇滚乐到70年代中期已经过了摹仿阶段,出现了用俄语作词演唱的团体。在1980年第比利斯艺术节上摇滚乐运动被分成职业的与业余的,70年代出现了摇滚歌剧。80年代青年人中时兴的是流行摇滚并伴之以“弹唱摇滚”。
新的大众文化现象将音乐截然分为“严肃”音乐与“轻”音乐,出现了填补大众音乐与学院音乐空白的必要,70~80年代的趋向是将“严肃”音乐的技术手法与商业运作结合起来。
90年代的俄罗斯文化经历了巨大变化。包揽一切的领导方式和与之相关的国家对文化的资助已成过去。市场关系对音乐艺术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资深的音乐家在国外居住与工作,非商业性的音乐发展计划受到阻碍。
(载潘德礼主编:俄罗斯[列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