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团圆的节日,因为一些原因不能回家,给亲友打个电话问候一下,也很贴心。但如果你恰好在海上或者在野外等一些没有手机信号的地方,又急需与外界联系,该怎么办?现在,借助天上的通信卫星,一些手机也可以直接拨打卫星电话
嫦娥六号任务进展顺利 计划2024年前后发射
央视网消息:据中国的航天公众号消息,目前,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正按计划开展研制工作,计划于2024年前后实施发射。嫦娥六号任务开展月球背面采样返回。迄今为止人类已进行的10次月球采样返回均位于月球正面,月球背面整体相
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正式建成
新华社北京9月27日电(记者张泉)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9月27日通过工艺测试,该望远镜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子午工程二期)的标志性设备之一,将为我国太阳物理和空间天气
58种猿猴,你了解多少种?
近日,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以下简称长隆)超级猿猴节正式启动。长隆现繁育有58种猿猴,它们形态迥异,各有独特之处。
长鼻猴一家亮相 
当天,新生猿猴宝宝首次公开亮相,萌翻众人。6月14日出生的新生长鼻猴幼崽是Dewa家族
研究认为沙漠等旱区具有碳汇潜力
新华社北京9月27日电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不仅要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还需要捕获和储存已经排放的过量碳。细胞出版社旗下学术期刊《植物科学趋势》近日发表的一篇论文认为,沙漠等干旱地区具有碳汇潜力。 沙特阿拉伯阿
人类的大脑是怎么“丢”的?
长久以来,发育形成更大的脑容量一直被视为人类增强智力并得以统治地球的标志。人类进化最后200万年来,人类大脑的容量曾增加到原来的近4倍。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上一个冰川期结束后的某个时候,人脑变小了。
美国达特
无人驾驶!国内首条空轨开通
9月26日上午10时,随着光谷光子号空轨驶出站台,我国首条空中悬挂式列车——光谷空轨旅游线正式开通运营。
即日起,游客可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途径购票,并通过手机刷码或刷脸进站上车,乘坐空中列车,尽情体验人在空
我科学家实现全被动量子密钥分发
本报合肥9月26日电(记者丁一鸣 通讯员王敏)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密钥分发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韩正甫、王双、银振强、陈巍与合作者提出了一种无须主动调制的新型量子密钥分发实现方案,
【科技前沿】我科学家创造“无盐分析出的太阳能海水淡化速率”新纪录
本报沈阳9月25日电(记者刘勇 通讯员李青坡)完全依靠自然光,一平方米大小的蒸发器每天能从海水中收集多少淡水——答案是23升,可满足十余名成年人一天饮用所需。记者25日从东北大学获悉,该校和中国科
探秘神秘冰海 中国北冰洋科学考察在茫茫大海中仔细寻找着……
央视网消息:关注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目前,雪龙2号科考破冰船已在返航途中。在加克洋中脊,考察队员们开展了一系列和地球物理相关的实验。总台央视记者 王楠:这里是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的艉甲板,在这一航段,队员们
木卫二表面二氧化碳来自其海洋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美国两个科研团队分别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撰文指出,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提供的数据显示,在木卫二(欧罗巴)上检测到的二氧化碳来自其冰冷外壳下的海洋,这让人们对其海洋中可能潜伏着
多款国产机器人亮相工博会 焊接机器人核心零配国产化率提升
央视网消息:9月23日,第23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闭幕。在本届工博会上,机器人、工业自动化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展区,合计规模超13万平方米,成为展会的一大亮点,一系列代表智能制造的机器人亮相。 在2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用高科技手段完美表达中国美学
◎本报记者 何 亮 江 耘 9月23日晚,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结束后,开幕式主创团队集体亮相新闻发布会,介绍开幕式演出的整体情况。包括开幕式总导演、总制作人沙晓岚,副总导演崔巍等在内的多位导演和制作人均认为,
杭州临平亚运场馆里的“黑科技”,这可是“鸟巢”同款!
9月21日晚,浙江杭州临平区开始下雨,临平体育中心体育场的自动雨水收集系统也随之启动运行。9月22日上午5时,临平体育中心场馆群场馆设施运维领域固定设施主管何东奇来到体育场,打着手电查看草皮。草皮没有积水,何东奇心里
我国具备航天员180天太空驻留失重防护保障能力
新华社北京9月21日电(李国利、占康)记者从21日在北京开幕的第一届航天医学前沿论坛上获悉,我国已具备航天员180天太空驻留失重防护保障能力,航天医学研究领域取得的成果对于地面大众心血管、骨肌系统、神经退行性病变
一堂既有深度更有高度的太空科普课
图为地面课堂的学生观看航天员演示奇妙乒乓球科学实验。 本报记者 洪星摄 ◎本报记者 付毅飞 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在哪里吗?就在我头顶。屏幕上,航天员桂海潮指着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内的超冷
全球最大射电天文望远镜阵列首台中频天线完成吊装
央视网消息:昨天(9月20日),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研制的全球最大射电天文望远镜的首台中频天线完成吊装,并进入测试验证阶段,计划在今年10月发往南非进行安装。此次完成吊装的天线用于国际大科学工程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项
数千年间,脑容量下降了约10% 人类的大脑是怎么“丢”的?
大多数人认为脑部进化以线性方式发生:它不断增大,然后进入平台期,最后停止发育,但事实并非如此。对122个人群开展的测量显示,现代成年人的脑容量为900—2100毫升,全球范围内人类的脑容量平均为1349毫升,小于人类石
科技赋能 活力无限——“智能亚运”观察
智能技术与竞技体育交相辉映,数字经济和城市建设有机融合,自主创新与时代发展携手共进…… 杭州亚运会,既是一次体育盛会,也是一场科技盛宴。 透过智能亚运,展现的是华夏大地风起云涌的创新热潮、中
直接在水中写写画画能行吗?
人类书写和绘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至少3万年前,但在液体中写字却一直是个难题。据最新发表在纳米材料领域旗舰期刊《Small》杂志上的论文,一个由德国物理学家领导的国际团队找到了一种在水和其他液体基质中写字的独特方法
地球第二份“综合体检报告”出炉 9个指标中6个超标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7日报道,来自8个国家的29位科学家对地球开展了一项综合体检,分析了9个相互关联的地球边界。结果表明,人类活动已经突破了其中6个边界的安全水平,正在将地球推向包括人类在内的大
黑洞也有“吃撑”的时候 中外科学家揭示黑洞周围磁囚禁盘形成过程
游贝(中)和团队成员合影。本文图片均由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游贝团队提供 成果中文海报 黑洞可以自由、随意地吞噬物质吗?9月1日,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天文学系副教授游贝团队及其合作者在国际学术
墨子巡天望远镜正式投入观测并发布仙女座星系照片
今天(9月17日),北半球光学时域巡天能力最强的墨子巡天望远镜在青海冷湖天文观测基地正式投入观测,这将使我国时域天文研究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由这架望远镜试观测阶段拍摄的一张仙女座星系照片同日公布,这也是目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文加强科学普及工作
新华社北京9月15日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近日印发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新时代加强科学普及工作的意见》,对全面加强新时代科学基金科普工作作出统筹部署。 此次印发的意见强调,科学基金科普工作要
抗脑癌的首个“量子疗法”找到
科技日报北京9月14日电 (记者张佳欣)英国诺丁汉大学领导的一个多学科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种新方法,可使用带电分子触发癌细胞自我毁灭,从而靶向并杀死难以治疗的脑瘤中的癌细胞。这种方法未来有望发展成手术中使用的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