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普组合”三大悬念待解 西方该看谁的脸色?

来源: 2008年03月08日 来源:国际在线-世界新闻报 日期:2009-03-29

梅德韦杰夫(右)称自己将和普京保持“同志般的伙伴关系”

在赢得俄罗斯总统大选胜利后的第一天,现任总统普京与继任者、第一副总理梅德韦杰夫在克里姆林宫举行会晤。其间,一个小细节颇值得玩味:普京原来称呼梅德韦杰夫用的是后者小名“季马”,现在却变成了名字加父称的德米特里・阿纳托利耶维奇,以示尊敬。

由于普京此前已经答应将在梅德韦杰夫政府中出任总理一职,在称呼上改口显然表示,普京已开始进入自己即将扮演的新角色。那么,在俄罗斯官员口中独一无二的“梅普配”,是否真的没有悬念呢?

双首长制如何运作?

普京在为梅德韦杰夫助选时,就曾多次强调未来不会重新划分总统和总理的权限,也不赞成改变总统议会制。在外界怀疑的眼光中,普京迈出了实践诺言的明显一步:本月3日与梅德韦杰夫会晤时,他请后者负责筹备和召开国务委员会主席团会议──而这个权限是属于总统的。也就是说,普京实际上启动了交权进程。

但是,真正可以衡量未来总统决策自由度的“试金石”,首当其冲的是内阁和总统办公厅班子的组建。而背景简单的梅德韦杰夫并没有属于自己的盘根错节的团队──就连他的总统竞选班子负责人索比亚宁,也是普京提拔的克里姆林宫办公厅主任。如果将来看到一个充斥着“旧臣”的新内阁和总统办公厅成员名单,很难想象梅德韦杰夫将如何放开手脚。美联社援引一些分析人士的意见称,“普京将成为能左右政策的总统高级顾问”。

有分析人士提到,普京当年并未沦为让其掌权的叶利钦的影子,但以此与“梅普配”相提并论也不太恰当。对于执政后期心力不足的叶利钦来说,交权与其说主动,不如说顺水推舟。而稳坐权力顶峰的普京即便交出了手中的权杖,也仍然将保留巨大的政治影响力和行政资源,以强势总理的姿态出现。

由于类似双首长执政的做法在俄罗斯从未有成功经验可循,因此目前很难想象强势总统配强势总理会是什么样。

强力集团何去何从?

另一大悬念围绕以特工为代表的强力集团展开。

莫斯科杰出人物研究中心主任克雷施塔诺夫斯卡娅,曾对普京政权的1016名重要人物进行调查,发现其中26%在克格勃或接替克格勃的单位工作过。如果算上其他履历可能与此相关的,普京当局有78%的人可视为前克格勃的人。

此外,强力集团成员还深入到经济、交通、自然资源、电信和文化等各个领域。安全部门官员由于肩负特殊使命,在执行人员逮捕和财产没收等方面,有些做法可能并非无懈可击。而对于这些做法,被视作自由派代表的梅德韦杰夫是不会苟同的。早在霍多尔科夫斯基东窗事发时,时任总统办公厅主任的梅德韦杰夫就对总检察院没收尤科斯公司财产公开表示担忧。

因此,当梅德韦杰夫成为国家一把手后,是否能够或者敢于采取行动,削弱强力集团在俄罗斯社会,首先是经济领域的影响力?如果他真的这么做了,出身克格勃情报官且当初正是依靠强力部门逐渐掌权的普京会否答应?

此外,失去总统权力的普京,是否还有正式渠道来影响和维持强力集团运作?未来作为总理的普京,按惯例将进入由数量有限的高层精英组成的国家安全委员会,而在那里他将和未来的联邦安全局长等人坐在一起。由于具有这个平台,因此在梅普组合中,强力集团实际将听命于谁,还不得而知。

西方该看谁的脸色?

梅普组合的第三个值得期待的谜底,是俄罗斯对外政策,特别是对西方政策的走向。

梅德韦杰夫在外交上并非新手:曾在瑞典学习社会民主体系,曾以列宁格勒官员身份访问欧洲,也曾在总统办公厅从事外交事务。与普京不同的是,梅德韦杰夫从未在公开场合严词批评西方。因而,他被视为“纯粹的、具有西方经理气质的欧洲人”。德国的俄罗斯问题专家拉尔预测,梅德韦杰夫在推动俄罗斯入世,以及合作解决生态问题等领域,“可能和西方,特别是欧洲,走得很近”。

梅德韦杰夫在1月22日发表竞选演说时,已经透露出有意推行“透明外交”,缓和与西方关系。他说,俄罗斯应当“坦诚、明确地解释自己在经济、社会、政治领域的行动和计划”,“保持开放,同国际社会展开对话与合作”。

而在2月闪电式访问塞尔维亚时,梅德韦杰夫对于美国推动科索沃独立,也只用法学家的口吻进行了并不激烈的表态。这与惯以反击者面目出现在西方,首先是美国视野中的普京迥然不同。

因此,对西方来说,未来和俄罗斯打交道时可能要面临“做选择题”:究竟是分析梅德韦杰夫总统的表态,还是看看普京总理的脸色再说?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即俄罗斯与西方在诸如对民主的理解、战略空间的布局,以及能源供求关系等领域的看法不尽相同将长期存在。(驻俄罗斯特约记者 赵汉臣)

    A+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