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客》的文章让丘先生声名扫地。为了辩解,互联网上出现了据说是文章里说了丘先生坏话的两位数学家回复给丘成桐先生的“澄清”。假设“澄清”是真的,那么是丘先生给那些指责他的数学家发信置疑,其中有两位回复做出辩解。再假设丘先生公布的私人信件是完全而真实的,那又能怎样呢?丘先生的支持者或是做出的翻译即另有误导之嫌。如据称Stroock给丘成桐的“道歉信”中说:
“In particular, I told her that, at least to my ears, Yau weakens his case and lays himself open to his enemies by sounding too self-promoting.”
这份所谓“道歉”比较客观的翻译应当是:
“我特别对她指出,至少从我听到的情况来说,丘由于给人一种一意要推销自己的成就的感觉,从而削弱了他自己的意见的说服力并且为对手提供了反击的方便。”(“Self-promoting”又怎能说是“特立独行”呢?)
换言之,两位向丘成桐这位在美国名震当代的数学家“道歉”的教授其实并没有否认自己说过的话,反而印证了《美丽心灵》作者绝无捏造,其他几位“不道歉”的同样是名震当代的大师讲过的东西就更无可辩驳了。(这个“澄清”事件同时也说明了,西人数学家尚须“道歉”,在美国工作的华人数学家又有谁敢挺身而出,直面丘成桐这位擎天巨擘呢?)
再退一万步讲,假设《纽约客》文章的作者是出于民族偏见而诽谤侮辱丘成桐,则丘成桐何不诉之于法律,令我等一快!遗憾的是,屡次强调自己“心中坦荡荡”的丘先生没有这样做。其实,即便《纽约时报》的文章有失偏颇,个别的地方可能存在有选择地使用资料地情况,却也很难找出哪里不符合实际情况。如果说“立场决定观点”,那么丘先生的偏颇观点是否就应归咎于自己的政治斗争立场呢?有人转而说这是北大为了转移公众注意力而推动的“妖魔化”丘成桐的运动。作为旁观者,我不相信北大有这个能量。《纽约客》是素称凛然不惧总统的美东左派知识分子的堡垒,即便才雄势大的布什家族也对它束手无策。冷眼旁观,丘成桐指责北大,批判教育制度的目的倒恰恰是想金蝉脱壳。(按:丘先生在新华网最新文章“丘成桐再批中国学界垄断:学术不应“搞权术””中指出“不少人为拿取博士学位,愿意付出一百万元,这利益可不少呢!他们早已把学术研究看成一门生意。”这样耸人听闻的论断无疑可使大众立时无暇再关注两个月前的“封顶说”。)
如今,丘成桐先生似乎抱着“攘外必先安内”的信念试图以学术地位影响政治,再以政治领导学术。朱熹平、曹怀东协助验证庞加莱猜想这样一个本应是积极的,再简单不过的事件,竟被丘先生通过媒体运作成贻笑四海的丑闻,既给海外科学家抹黑,又破坏国内外学界的精诚团结,实在值得我辈深思。
正如数学大师Gromov对佩雷尔曼的评价:“做伟大的工作,需要纯净的头脑。你只能思考数学。想任何别的事都是人性的弱点。”学术大师固然令人敬仰,但若想在既有的基础上继续做出超越自我的成就,就不能故步自封,更不能因为“人性的弱点”走上从治学者向政治家转型的不归路。
布衣赤子:万俟歆
零六年八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