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中国劳工:法军总司令赞"能成最好士兵"

来源:海南日报 日期:2016-07-14

照张相片邮寄给国内的亲人

扛着炮弹的中国劳工

  “一战”期间,尽管中国已经对德宣战,但没有派遣一兵一卒、一枪一械前往欧洲战场;而另一方面,有超过14万的中国劳工以非战斗人员的身份出现在法国。值此战火纷飞的年代,这些来自中国的劳工在异国战场上付出了辛勤的汗水甚至生命,而这也为后来中国成为战胜国增加了些许筹码。“一战”百年之后,这段尘封已久的历史再度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招募:华工奔赴异国

  某种程度上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其实就是“欧战”。激战数年后,欧洲各主要大国都尽显疲态,陷入了兵员锐减、劳力奇缺的窘境。为此,协约国集团的英法两国将目光投向了遥远而贫穷的中国,他们企图借用这个远东大国充足而廉价的劳动力来从事各种战争后勤工作,以便让更多的本国青壮年走上战场,搏取战争的最后胜利。

  收到这一信号后,当时的北洋政府也是左右为难,其担心不参战的话,将来和会上无一席之地;参而不战的话,势必又受到协约国集团的责难。几经思虑后,“交通系”首领、原袁世凯总统府秘书长梁士诒制定了一个妙计,那就是“明示中立、暗示参加”,途径是“以工代兵,赴欧参战”。这样的话,如协约国战胜,则功在北洋政府;如协约国战败,则罪在商人。

  在此方针指导下,中国外交部和法国政府于1916年5月创建了一个名为“劳工海外输出公司”(即惠民公司)的招聘机构,其中法方招工团由其军方指定的退役少校陶履德负责,中国方面则以梁士诒、叶恭绰为正副首领,对外以交通银行经理梁汝成为全权总代表。

  随后,一场大规模的劳工招募运动在中国大地上悄然拉开。据事后统计,从1916年8月到1918年11月,中国共派出超过14万人的劳工前往欧洲,其中英方管理下的中国劳工约10万人,法方管理下的约4万人(除此外,俄国也招募了约5万华工)。这些华工,主要来自北方(尤以山东人为主),此外也有来自湖北、江苏、湖南、安徽、上海甚至香港的。

  由于报名人数众多,外方对华工的选拔非常严格,凡患有肺结核、眼病、性病及牙病等疾病的申请者均被拒绝。之后,被选中的华工与英法当局签订一份3年到5年的合同,合同注明大致的工作范围及报酬(劳工领一半,另一半发给国内家人)。就待遇而言,赴欧劳工比晚清时前往美洲修建铁路而饱受压榨的同胞似乎要好得多,他们在上船前,先要经过消毒洗澡,之后发放统一制服,其中包括印有编号的外衣、裤子、腰带及内衣、草帽及鞋袜等。此外,每人还发放一个装有毛毯、铺盖、水杯和铁饭碗的工具包,一切都是标准化的。

  离开中国前,入选的华工被集中在威海等地进行简单的军事训练,等待海轮来接。由于当时地中海受到德国潜水艇的威胁,首批华工约800人从青岛出发,乘坐法轮从好望角绕道前往欧洲,其间历时三个月才到达法国马赛。之后,鉴于德国“无限制潜水艇战”范围的不断扩大,赴欧路线改为经太平洋到加拿大温哥华,之后乘火车穿越北美大陆,再横渡大西洋前往英国,最后转往法国。在战争的阴影下,华工们在离开祖国那一刻起即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他们的运输船在接近英法作战海域后,随时都可能受到水雷或德国潜水艇的威胁。其间,德国潜艇在1917年2月24日击中其中一艘邮轮,船上543名华工全部葬身大海。

    A+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