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在福建广东大力推广“普通话”缘何失败?

来源:天津网 日期:2016-11-24

尽管在最后,中央仍然警告闽粤两省士子“倘嗣后仍延乡音教书之师,不肯学习官音,则三年之后,师生皆停考试,以示明罚”。但仅仅一年后,朝廷又下达新的决议,在这次新的决议里,不仅再一次承认官话运动徒劳无功,“通晓官话者寥寥无几”,更下令将原先从邻省派送教习官话的教职全部撤回。甚至连最终期限也被彻底取消了,按照官方的说法是“不必勒定年限,以俟从容之化”。

到1777年乾隆皇帝接见陈汝捷时,昔日轰轰烈烈的官话运动已经成为了一场遥远的记忆,那些少数仍然试图收拾这场失败运动残片、打算重整旗鼓的人,也在皇帝严厉的命令下被迫罢手。就在皇帝为陈汝捷糟糕的官话忧虑的两年前,一位叫汪新的福建学政上奏皇帝,希望恢复官话运动时每年对福建士子的官话考核,但皇帝在他奏折上的批示只是冷冷的“所奏毋庸议”。

而在民间,学说官话则成为了一个笑话,在乾隆年间流行甚广的笑话书《笑林广记》里,专门收录了一则官话的笑话,兄弟二人学了一二官话后,便在父亲面前故意炫耀,当父亲问弟弟哥哥去哪儿时,弟弟用官话回答说:“撒屎”,而这句话在土语里听起来像是“杀死”,结果让父亲大为悲恸,直到其兄回来,方才转悲为怒,小儿子分辩自己是“我自打官话耳”。父亲则骂道:“这样官话,只好吓你亲爷罢了!”

官话运动留下的记忆大都只剩下笑声,而官方则试图忘记这场失败的运动。直到20世纪初,新的“国语运动”兴起,才让人多少想起曾经有过这样一场失败运动。但这场国语运动和之前由皇帝的一条旨意引发的官话运动完全不同,它并非由中央通过层层行政命令自上而下地推广,而是由民间兴起自下而上地逐渐扩散。这场运动的发起者所思考的也不再是如何让皇帝能听懂臣民的语言,以便朝廷更好地统治;而是如何能像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一样,通过统一的语言,让全国民众意识到自己是同一个国家的国民。

1912年,进入新的共和国的国民,拿起新的第四册国文课本的第一课看到的是:

“中华,我国之国名也。自我远祖以来,居于是,衣于是,食于是。世世相传,以及于我。我为中华之人,岂可不爱我国哉?”(摘自《凤凰周刊》)

    A+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