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西欧狩猎“魔女” 资料图
本文摘自:澎湃新闻网,作者:陈梓晗,原题:西欧猎巫运动:打击异端还是迫害女性
真实的“魔女狩猎”是怎样的?
如今在人们的印象中,猎巫运动已经是一个带有神秘色彩的词汇。基于这一点,与其相关的文艺作品不在少数,但虽如此,大多数人对这一运动的具体情况却并不十分了解,有人认为它是一场由基督教会支配的狂热社会运动,也有人认为它是中世纪末一次针对女性的大规模迫害,出现了诸如“魔女狩猎”一类的形容词。虽然比较形象,但并不是特别准确,那么真实的猎巫运动究竟是怎样的呢?
事实上,并不是每一位生活在这个时期的女性都处在一种朝不保夕的境地中,女巫的“选定”还是颇有规律的。就当时遗留的审判案例数据来看,独居、年老的妇女更容易成为迫害对象。而且她们的经济水平一般比较低下,贫困是“女巫”的一个深层次特征,她们往往既是社会的救济对象,也是被控告的主要对象。具有这些特征的女性无疑是当时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因而当自然灾害或瘟疫发生时,这些女性就成了社会不满的发泄渠道。
虽然底层女性是猎巫运动的主要迫害对象,不过在这种大背景下仍然有一些个案存在。例如一些富裕的女性也会被指认为女巫,同时也应当注意到,在占去绝大部分比例的女性目标之外,仍然有一部分目标是男性,甚至在一些地区,被迫害的男性比例要远远超过女性。例如在冰岛,被控告的群体中有90%是男性,爱沙尼亚则为60%。
延续数百年的悲剧何以发生?
猎巫运动无疑是西欧近代历史的一场悲剧,由于猎巫运动这一事件明显涉及到宗教本身,因此或多或少的与发生于同一时期的宗教改革都存在关系。具体来说,由于宗教改革时期天主教和新教在各地激烈的教派斗争,使得宗教之间的隔阂与对立愈发严重,互相指责对方为“巫术”。
无论是天主教还是新教,都曾发起过猎巫运动,并将之作为打击对方、清除自己所控制区域中的信仰不同者的武器,而新教思想中禁欲思想的改变又使得基督教中较极端的道德受虐狂的瓦解,因此更多的人将道德自责转化为了对魔鬼的厌恶,进一步推动了这种情况的出现,所以猎巫运动迅速发展的地区往往也是宗教改革斗争激烈的地区,这一点并非偶然。所以说,代表新教的路德等人不仅致力于和教皇战斗,这些人烧起女巫来也是毫不手软的。
西欧当时普遍流行的神学观念与巫魔体系是推动这一运动的重要力量,在《圣经》中的相关记载并不止这一处,《旧约?出埃及记》中记载“行邪术的女人,不可容她存活”,也是一处猎巫思想的来源反映。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基督教由二元体系的转变,使得这一理论得到了完善,直接影响到了猎巫运动时对巫觋的裁定,以及驱魔的相关过程。
除去教会方面的推动之外,当时的一些人文主义者也对这一现象起到了推动作用,例如16世纪的思想家让?博丹(JeanBodin)就大力宣扬对巫觋的惩治,甚至认为即使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也应当对其处以死刑,这种情况其实也并不罕见,例如布克哈特就指出过人文主义者特别容易“感受怪异和预兆”,因而确实会相信一些流传自中世纪的古怪传说,这样来说在当时影响广泛的巫魔理论也自然会或多或多少的影响到人文主义者本身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