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战略要地,丢得如此脆生,俄军下一步咋办?

来源:山巅上的加图 日期:2022-10-03

  虽然我们在过十一长假,但我估计最近这几天俄军总参部的参谋们应该一直在加班,因为他们需要预判下一步乌军的主攻方向是哪里,并调配军队填补越来越捉襟见肘的防线。

  从以上角度而论,我相信俄军放弃(或者被围歼)在红利曼,应该是极不情愿的。因为这个地方对眼下的俄乌战局太重要了,说是俄乌战场上斯大林格勒,似乎也并不为过。

  另一个信息也能佐证俄军高层对红利曼有多么舍不得——此前的消息说,被围困在红利曼的俄军部队虽然至多不过五千人,但成分却异常只复杂。是一个大杂烩——已经确证的番号就分别有卢甘斯克第2军,哥萨克志愿兵团,俄摩步第144师,俄坦克第90师和俄第201师,甚至包括不少俄内卫部队。

  普及一个军事常识是:一般来说,如果防守方进行的是一次“有序撤退”“胜利转进”的话,那么留下殿后,甚至陷入被围困风险的阻击部队应该建制上比较单一。

  因为殿后这种事,最怕的就是“龙多了旱,媳妇多了婆婆做饭”,在各部队之间的互相协调谁先撤、谁后撤,防区怎么交接,怎样交替掩护是一个灾难性的任务。一旦一支部队“不讲武德”,提前抛下友军先撤,那就是淝水之战前秦军队的翻版。

  所以精明的指挥者在决定主动放弃某个重镇时,一般只会留下一两只最坚强或最炮灰的部队执行坚决的阻击任务,把坚守的命令只交给一支成建制的部队去专责执行,或两支部队交替掩护,这样就能最有效的避免由撤退变为溃败。

  

  反之,如果防守方是在士气或战线崩溃后发生溃败,那么在不能丢的要地上被命令强行驻守的军队,则极有可能出现“人少牌子杂”的特点。

  因为这个时候建制、补给乃至士气已经全乱了,指挥者在手忙脚乱之中只能把所有还指挥得动的番号全部填充到这个不能丢的要点上去,光看番号可能有十几个师,但实际上阵的没多少人,彼此协同、互相配合更是一团乱麻——这一点,如果你读解放战争史,看国民党军后期打的那些仗,全是这个德行。

  所以,从俄军在红利曼番号多这一个简单的信息中,我们其实就能窥见俄乌战场上俄军目前可能存在的真实状态。

  四个字形容——辙乱旗靡。

  

  当然,你如果硬要说“这是俄军在“卖破绽”,是故意用辙乱旗靡引诱乌军深入追击,等后方动员的百万大军一道,就能聚而歼之!”

  ……行吧,反正咱都是纸上谈兵,怎么想都随你。

  

  至于俄军新动员的部队什么时候能到达战场救场,这是个简中舆论圈近期最被热议的问题。我们也很简单说说。

  我在之前的稿子中曾经讲过,现代战争与一战二战已经很不同了,指望动员兵们被征召后直接上前线,发一杆步枪喊声“乌拉”就网上冲,除了浪费人命和弹药没有任何价值。

  高新武器、新战法如此日新月异。即便招收曾经受军事训练的预备役士兵,也需要一个训练过程,让他们适应,训练才能上阵填线。

  那么训练过程需要多久?从乌克兰战初就发布动员令,在北约的帮助下现在初步形成战力来看,这过程可能需要半年左右。

  

  我们算俄军动员效率惊人,打个对折,那也得三个月,这就要到年底了。而我不太相信俄军会违反军事常识,在12月东欧草原的冰天雪地里搞什么大反攻,到时能让他们稳住战线就不错了。

  就像之前说的,俄军高层如果精明的话,应该会采用“田忌赛马”的方式,让动员兵去替换国内的驻防部队,然后把原本现役的驻防本土的部队调来填线。

  但这个打法也有一个问题——这些驻防部队当初留在俄国内是有原因的,除了战力较参战部队不能打之外,另一个原因是很多俄边防军都是志愿兵,而普京在开战时曾承诺不会派志愿兵参与这次“特殊军事行动”。如果调这些部队上阵,会给家属们留下“说话不算话”的印象——实际上,这种情况已经在发生了,被俘的很多俄军老的老、小的小。

    A+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