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君主究不欲高官要职合而为一,为免威柄之下移,常使高官无事可作,有同虚寄,故当职务重要之卑官地位增高而渐成高官之日,亦即其失职闲散渐成虚衔之时,前举尚书令侍中书令之属,由卑官而高官,由高官而虚衔,如出一辙。太师太傅太保在殷周初非最高之官,大学士在清世宗设军机房(即后之军机处)之后,虽未悉成虚衔,而重要事务移归军机,即在阁之大学士亦固已投闲置散。均可以此例通之。此前举高官变为虚衔之由来也。
政治制度虽常在变动之中,究不若实际政治变动之速,每有若干新的事务发生为旧官职守所无,而此新的事务最初每为临时的,又不值增设新官,故每于旧官之中遣人兼理。厥后所兼理之事务渐成为经常的,则势必于旧官之外命人专任,虽仍带旧官名义,实已为额外之官,其所带官名不过虚衔而已。终期以法律承认事实,以差遣为实官,于是旧官之外,复增新官。如前举总督巡抚总兵道员及出使大臣等之变为实官,均循此例。巡抚之名起于明太祖时懿文太子巡抚陕西,成祖永乐十九年复遣尚书骞义等廿六人巡行天下安抚军民,以后不拘尚书侍郎都?史少卿等官,事毕复命,是巡抚尚为临时差遣,任此差者其本官亦尚非虚衔。更后巡抚成常差,例以都?史或佥都?史充之,事实上都察院中并无如是多之员缺,任抚差者,罢差之后,鲜能返院,是其差遣不啻即其本官矣。总督之设始于明景泰初,本亦非常差旋设旋罢,任此差者,或为尚书侍郎或为都御史,要皆各有本官,厥后督差经常设置,任差者之本官亦遂成虚衔,胥属因任差而加,罢差即连带失去,非任差之前即为此官,罢差之后犹为此官也。明初总兵官亦非常设,有事始遣人充之,事已则罢。稍后例设总兵官镇守各地,遂成常差,其所带本官之成为虚衔与总督巡抚同,总兵官下之副总兵等亦同其例,清代之改总督巡抚总兵等为实官,即系以法律承认事实也。清廷之遣驻使,非出本愿,故其始但命他官充之,未设专官。庚子乱后,依辛丑和约之规定,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设尚书侍郎以下各官,前此之大臣章京等悉罢,而驻外各使仍为差遣,延至七年后始改为实官,其无诚意与各国交亲,于此可见,而终不能不改,事实使之然也。其宋代知府知州知县之制较为不同,本有府尹刺史县令诸官,乃遣他官代治其事,使此诸官成为虚设,此实以他官夺此官之职,非因有新的事务而差人理之也。厥后出知者所带本官,事实上皆为虚衔,则此诸差势非变为实官不可。明代遥承宋制而不仍其差遣之旧,知府知州知县均为实官,可谓善于因袭矣。此前举差遣变为实官之由来也。
实官变为虚衔之由来,前于举例时已略述及,兹请更略论君主以他官干预此官之事而使此官变为虚衔之用心。盖居其官而无其职,则事权不属,居其职而非其官,则名义不正。或事权不属,或名义不正,则均不足以犯上而作乱。此宋初君主所以宁使官制凌乱而不加以改正也。神宗锐意改制,似不明其祖宗之微旨,然其时宋室政权已极巩固,亦不必惟事消极防范矣。至前举高官变为虚衔,本可包于实官变为虚衔之内,惟高官之变为虚衔,主因由于官高故另释于前,兹不再赘述。
佐官变为正官,正官变为虚衔,性质与卑官变为高官,高官变为虚衔相同。正官之地位较高,君主不欲其位高而职重,故使佐官行正官之事。佐官行正官之事,事实上为正官,终则名义上亦为正官。正官无事可作,其成为虚衔,又乃必然之势,前举之例均可如是解释。元常以太子兼中书令,是并较崇之虚衔亦罕予臣下矣。
中朝官变为外朝官,由中朝官干预外朝之事,中央官变为地方官,由中央官干预地方之事。君主欲集权于个人,故使中朝官干预外朝之事,欲集权于中央,故使中央官干预地方之事。干预既久,则事实上取外朝官或地方官之地位而代之,终则名义上亦成为外朝官或地方官。君主集权于中央,亦即集权于个人,要皆为其一己之私。而使朝廷大臣屈服于宫廷私人之下,地方大吏屈服于中央特派员之下,徒损朝政之尊严,加地方以压力,公正大臣,贤明有司,均不克行其志而展其才,此于国于民均不利也。故西汉自武帝以侍中或大将军预外廷之事,丞相御使大夫即鲜以贤能著称者,有之若王嘉萧望之则均不得其死。东汉三公,职既不若尚书之要,复受大将军之压迫,袁君山之流涕,非徒然矣。明初循吏辈出,而自抚按之遣成为常制,即循良日少,彼为地方官者谨事抚按之不暇,尚何能为小民造福?及干预地方事务之中央官变为地方官,地方官之阶层亦随而增多,此更有弊而无利。盖地方官阶层既多,不仅小民疾苦难以上达天听,即阶层较卑之官欲向君主提供其意见亦殆不可能。明代知府尚得直接言事,至清代督抚之权日重,则即布按两司亦仅能例请圣安,君主所听取者惟督抚之意见,使阖省官吏胥仰督抚之鼻息,阿附钻营,无微不至,地方政治欲不坏其可得乎?私心之为害若此,诚可慨也。
长官本位变为机关本位亦由于君主之私心,盖变为机关本位,则为长官者因机关而存在,非机关因彼而存在,其崇隆实较杀,此亦于君主为有利。如汉曾有左右丞相,而汉之丞相因丞相而有丞相府,元则因有中书省而有丞相,丞相之名虽同,地位实有高下之别。为君主者究何所择,可从而知矣,惟由长官本位至机关本位,究为由人治而法治之表现,利于君亦利于国。以君主之私心致之,又不啻意外之收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