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攻占南京后为何保留了一支国民党部队

来源:人民网 日期:2016-05-26

1929年6月1日,孙中山灵柩抵达中山陵资料图

  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王贞勤,原题:中山陵背后鲜为人知的往事

  1949年春,国共北平和谈正式破裂,中国人民解放军迅即发起渡江战役,并于4月23日攻克了南京。众所周知,南京城的东郊紫金山上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陵寝——中山陵所在地。南京刚刚解放,城内外秩序混乱,中山陵能否和平交接,中国人民解放军能否保护好中山陵,意义重大。中共中央和总前委对此非常重视,部署了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一定要严密保护好中山陵。

  和平接管中山陵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平逝世,他留下遗嘱:“吾死之后,可葬于(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为临时政府所在地,所以不忘辛亥革命也。”遵照孙先生遗愿,灵柩暂厝于北平香山碧云寺内,在南京紫金山(也叫钟山)修建陵墓。

  中山陵于1926年春动工,至1929年夏建成,面积达8余万平方米。主要建筑如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等,均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从空中俯视,中山陵像一座平卧在绿绒毯上的“自由钟”。附近建有音乐台、光化亭、流徽榭、仰止亭、藏经楼、行健亭、永丰社、中山书院等附属纪念性建筑,众星捧月般环绕在陵墓周围。各建筑都为名家杰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中山陵因此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陵”,寄托了海内外中华儿女对孙中山先生的崇高敬意和缅怀之情。

  1929年6月1日,南京国民政府为孙中山先生举行了隆重的奉安大典,孙中山从此长眠在紫金山上。为了保护中山陵的安全,国民政府专门成立了中山陵拱卫大队,拱卫大队的所有队员们忠诚地“陪伴”在孙中山先生周围,关键时刻甚至不惜舍命相护。

  1937年12月,侵华日军兵临南京城下,曾用大炮轰击中山陵。中山陵第六层平台西侧一尊铜鼎的外壁上,现今仍遗留一体写下决心书,“与中山陵共存亡”,并在孙中山陵寝旁举手宣誓。日军攻破南京城后,共有26名拱卫队员为中山陵英勇捐躯。

  1945年南京光复后,国民政府重新修缮了中山陵,成立了新的中山陵拱卫大队。

  1949年初,随着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的结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队伍直逼长江南岸,国民党的统治已经摇摇欲坠。为了延缓解放军渡江,以便进一步巩固所谓的长江防线,国民党玩起了假意和谈的把戏。4月20日,并无多少和谈诚意的国民党南京政府拒绝在和谈协议上签字,国共和谈正式破裂。

  当晚,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向人民解放军下达了正式发起渡江战役的命令。于是,人民解放军的百万雄师以雷霆万钧之势,从江西湖口至江苏江阴的千里江面上,开始连夜强渡长江天堑,一举突破了国民党苦心经营良久的长江防线。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统治中国长达22年之久的国民党政权宣告覆亡。

  4月24日凌晨,人民解放军35军105师315团前卫营2营在该团副政委刘志诚和石副团长的率领下,奉命在南京追歼南逃的敌人。他们进挹江门,过鼓楼,当行至新街口时,刘志诚隐约看到了街中心矗立的孙中山先生的铜像,不由地肃然起敬。他14岁在陕西当学徒,18岁到延安参加革命,在延安学习了很多知识,对孙中山了解颇深,充满崇敬。他们从新街口转向东,沿中山东路行至中央医院(今南京军区总医院)门口时,已走了10余公里。这时天已大亮,部队停下来休息。刚坐下不久,侦察员报告说发现中山陵门外还有一部分国民党部队残余。

    A+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